作者简介:陈鑫宇,00后,在读大学生。
文字让瞬间情绪具像化,让每一个鲜活真实的自己,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中留下永恒印记。偶尔在文字中发呆,看青春与世界相撞,碎片里藏着我笨拙又热烈的生长。
“没有谁的生活会一直完美,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看着前方,满怀希望,就会所向披靡。”——《撒野》
北京时间凌晨四点二十一分,天将破晓时,我又梦到你了。
与上次见面时的歇斯底里不同,这次,你沉默地坐在院落里,而我站在马路的对面,沉默地看着你,好久不见了。你在想什么呢?你在等待谁吗?为什么安静地像一幅蒙着雾的画?
寂寞是一个奇怪又难耐的怪物,她无色无味,无声无息,会不动声色地潜入风息和感官之中,让人不自主地开始多想。我不确定你是否也被这寂寥裹挟——连从院落老墙边钻出的蝉鸣、自九天上炙烤大地的金乌,都一并卷入了这场无声的对峙之中。
其实,我应该知道答案的,这场沉默,分明是三年前的复刻。那时你妈妈刚住院,你和姐姐交完班,坐在院落里沉思。而更早几天,我还见过另一个你:因为填报志愿,和家人吵得不可开交,从家里流着泪跑开了。从那之后,我们便很少再见面,这成为一个转折点,像沟壑般横卧在中间,使我们分开了许多年。
扶摇呜咽着,裹挟着青苔的味道,在山野间肆虐——想必前几天定下过一场磅礴大雨,否则空气里不会残留这般化不开的沉重,既压在鼻端,也沉在心头。连风都拂不去你脸上的阴翳,阳光下你依旧乌云密布。
我半蹲在路边上,脚底粘着的青苔混着潮湿的霉味,蹭过地面发出沙沙清响,就像你那时没说出口的哽咽。空气闷得像团旧棉絮,顺着呼吸道一直蔓延进肺里,那淡淡的灼烧感使我有些站不住脚——或许,我们都逃避不了现实吧。
我挣扎起身,迈开沉重的步伐,坚定地跨过那条马路,奔向正在招手的你。拥进你怀里的时候,束缚我们的枷锁随之断裂,此刻阳光跳动在你我之间,照亮你稚嫩的脸庞,以及眼角残留的泪珠。你好,我的十四岁。“我不怪你了,爸妈吵架不是因为你,妈妈住院也不是你的错,如今的一切都是命运最好的安排。”你抬头,单薄的肩仍在颤抖,泪眼朦胧却依旧无声,而我明白你想问什么,“我不后悔了。”
直到我睁开眼,摸索着打开灯光、关掉风扇,梦里的阳光才随着你的脸庞一同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刺眼的白炽灯和眼前不太真实的水雾。在后来的故事里啊,你开始忙于家事和学业,不哭不闹,主动给妈妈当陪床,默默地将志愿改为“师范”,就像突然背起了成长的行囊。你亲手收敛了所有的任性,一边让所有人都放下心来,一边把自己的心悄悄藏匿起来,只有我知道,复查单下压着的志愿表才有是你真正想去的学校。
亲爱的十四岁,其实我特别想告诉你,你现在过得很好。妈妈的病虽然反反复复,但病情已经得到了控制;爸爸常年在外奔波,却挑起了家里的脊梁,电话里也常常传来他笨拙、不善言辞的叮嘱;你考上了一所很好的师范,正在成为想成为的大人……你知道吗,现在的你过得很好,曾经碎了的梦被拼凑成了如今新的模样,你知道吗,其实我有很多话想和你说,但眼泪不允许我再出声了。
回忆是一场连绵的思念,久治而不愈,历经流年几度,在过往的余温承载起未来的诗与远方。回忆这场病啊,终究会在每个有你的梦里,长出温柔的药引。所以曾经的种种,我不怪你了,在某个清晨或黄昏时,我依旧会想起你的故事,以及,我仍旧做着有你的梦。希望下次见面,你我都能骄傲坦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