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我儿子六岁的生日。我们收到了许多亲朋好友的祝福,在这里,我由衷地感谢大家对我们一家的关注与真挚祝福。很多亲人、朋友,这些年一直见证着我和孩子的成长,那些一路走来的点滴变化,不是只凭空出现的,而是我用实际行动,记录的生活片段。这些记录,并不是随意而发的“朋友圈动态”,它们背后都有那一刻我想表达的思考与感悟。
我不确定这些内容是否能带给谁真正的启发,也从不强求他人认可我写下的每一个字。但如果有人认为这些是“炫耀”,我只能说,对不起,你对我的认知停留得太浅了。我的生活记录从来不是为了对谁炫耀,因为坦白讲,如今的我从来不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更不需要透过你来审视我存在的意义。我分享的每一句话、每一段生活,不是为了取悦谁,也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为了真实地表达我的思考、我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旅程,以及那一个个值得铭记的瞬间。
如果你因为我的记录产生了不适,甚至感到嫉妒,那你有两个选择:要么屏蔽我,要么直接删除我。我一点也不会介意,因为你的情绪不是我的负担。我的存在若不能带给你积极的启发,只带来负面情绪,那这段社交关系对你、对我都没有任何意义。生活中我也是如此,遇到那些让我不舒服、经常转发垃圾信息、被极端洗脑甚至攻击他人的人,我从不犹豫,果断屏蔽或删除,因为我不想让这些“负能量”浪费我的时间,污染我的思维空间。
事实上,只有那些内心匮乏的人,才会对别人的幸福投以“炫耀”两个字。你缺什么,就最容易对什么敏感。而我不是在炫耀,我也没必要炫耀。如果说我记录的都是“光鲜”的部分,那我也想告诉你,我从未避讳过分享自己面对的困难和真实的挣扎。我不会只晒高光时刻,也会晒低谷;我不会只记录幸福微笑,也会记下愤怒和反思。我写下这些,既是给自己留下成长的足迹,也是希望哪怕只有一个人从中得到一丝启发,也就足够。
我做这件事的初心非常简单:记录,分享,成长。今天的我们也许不完美,但当我们回头看时,会发现:原来那些看似普通的日子,才最值得被记住。而如果这些记录最终能成为我孩子长大后的一份礼物,那更是我所希望的。
我一直坚信,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才是万里挑一。我愿意成为一个有趣的爸爸,一个让孩子愿意靠近的爸爸。我努力做一个真正负责任、有担当的父亲,一个懂得爱、也懂得规则的父亲。我从不回避自己的缺点,我愿意承认自己在教育上的错误,更愿意不断调整方式,成为孩子真正需要的榜样。
我对孩子的爱,不只是口头的“我爱你”,而是体现在每一次陪伴、每一次倾听、每一次我努力控制情绪、反思自我、及时调整教育方式的行动里。我学会尊重孩子、平等对待孩子,既当他的守护者,也当他的朋友、玩伴。这种爱是温柔的、是坚定的,是会进化、会成长的。
这份爱里有责任、有尊严、有纪律,也有无条件的包容;有温暖、有边界、有趣味,还有成长。这是我给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方式。我不苛求完美的孩子,我也不会用别人的标准去评判我和孩子的关系。这个世界对父母的标准太多太苛刻,然而没人能取代我们真正了解孩子、陪伴孩子的那份亲密。我愿意一直学习,哪怕跌跌撞撞,也要成为他们生命中那个既温暖又强大的人。
说到这,我想起一个让我哭笑不得的现象:你有没有发现,现在不少人已经习惯了对幸福投以敌意的眼光。只要有人分享亲子幸福,马上有人说你“做作”;你说你带孩子旅行,他们就说“炫富”;你晒孩子成长,他们会冷笑一句“你这是显摆”。好像所有正面的东西,到了他们眼里,都变成了一种罪。但他们从不想想:是不是你自己缺什么,才总觉得别人在炫耀什么?
更可悲的是,当你真正不再发声,真正闭口不言、不再表达、不再记录,也不再干涉,他们也不会因此尊重你,反而说你“冷漠”、“躲避责任”、“不敢表达”。这个社会有时候真的很讽刺:表达了说你装,沉默了说你怂;努力了说你卷,躺平了说你废。最后你才明白,只有内心笃定的人才不在意这些声音,继续走自己的路。
所以我告诉我自己,也告诉每一个愿意聆听的人:别活在别人的标准里,别活在别人的情绪中,更别为了一些声音而停下你原本想做、该做、正在做的事。你的人生不是别人的舞台,你的孩子也不是别人眼光下的投影。做一个真实的父母,做一个愿意成长的灵魂,无需取悦世界,更无需解释自己。
最后,我也想留下一段带有一点讽刺却又很现实的话:有的人,自己不幸福,就希望别人也别幸福;自己没成长,就嘲笑别人成长;自己带不好孩子,就看不得别人和孩子亲密。可他们不知道,真正成熟的人,从不会在别人的幸福中感到痛苦,也不会在别人的努力中觉得羞耻。真正的父母,不是天天抱怨世界的不公,而是默默努力,把自己的小世界经营好。毕竟,世界再乱,孩子需要一个方向;人心再杂,家庭也该有一盏灯。你不点亮这盏灯,没人会替你照亮你的家。
所以,我选择记录,我选择表达,我选择爱,并且坚持这样走下去。这就是我,一个父亲的姿态,一个灵魂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