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幼苗,共筑食品安全防线:警钟长鸣,责任如山
编者按: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社会的未来。校园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血铅异常事件却暴露出这一领域的严重问题,令人痛心不已。此事件再次敲响警钟,食品安全无小事,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给孩子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我们有责任深入剖析该事件,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从中汲取教训,全面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完善监管体系,提高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本文将详细解读事件始末、问责情况以及应对措施,旨在引起全国范围内对校园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共同守护孩子们的美好明天。
守护幼苗,共筑食品安全防线:警钟长鸣,责任如山
张庆明
近期,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血铅异常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牵动着无数家长和民众的心。这起事件不仅严重危害幼儿健康,更暴露出食品安全管理漏洞,令人揪心。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促使我们深刻反思并完善校园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现在,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这一事件的严肃处理过程,并从中汲取教训,为全国校园食品安全筑牢防线。
一、案件侦办:深入彻查,严惩不贷
经公安机关查明,褐石培心幼儿园厨师贺某霞竟先后两次网购大量黄色、红色、绿色颜料,尽管这些颜料外包装明确标识“不可食用”,但厨师牛某元、文某芳仍将其掺入面粉用于制作儿童食品,长期提供给幼儿和教职员工食用。这令人发指的行为直接导致幼儿血铅超标。案发后,厨师贺某霞、安某玲为逃避责任,藏匿剩余颜料,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公安机关最终查获了这些颜料,并经权威鉴定,确认其铅含量严重超标。更令人愤怒的是,园长朱某琳为提升招生吸引力,在投资人李某芳同意下,授意购买颜料制作“卖相好”的食品,还拍摄宣传视频吸引家长。朱某琳等 6 人因涉嫌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被依法批捕。
这起案件的侦办过程警示全国所有教育机构和食品从业者:任何漠视食品安全、以儿童健康为代价追逐利益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食品卫生安全不是儿戏,每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演变成危害儿童健康的严重后果。我们为司法机关的迅速行动和公正执法点赞,他们的工作彰显了法律的力量,也让公众看到了对食品安全犯罪“零容忍”的态度。
二、追责问责:全面深入,不留死角
甘肃省纪委监委针对此事件背后的失职失责问题展开了全面调查。调查发现,麦积区教育局对幼儿园未取得办学许可证就公开招生的行为视若无睹,长期未对民办幼儿园食品安全进行有效监管,个别干部甚至涉嫌接受利益输送;麦积区市场监管局的日常检查流于形式,监管人员违规接受宴请并收受购物卡,放弃职守;甘肃省疾控中心在接受重大紧急任务时组织管理不力,检测人员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导致检测数据失真;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内部管理混乱,检验科违规修改血铅检验数据,相关人员严重失职渎职。
最终,17 人被立案审查调查,10 人被立案问责,涉及多个层级和部门。这彰显了政府对食品安全事件的高度重视和严肃问责的决心,无论是基层监管人员还是上级领导,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卫生疾控机构,只要在食品安全监管链条上失职失责,都将受到相应的惩处。这一问责机制为全国监管部门敲响了警钟,提醒每一位公职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守护好公众的健康安全。
三、强化责任意识,守护孩子健康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肩负着保障孩子身心健康的重任。然而,褐石培心幼儿园却发生了如此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园方为了追求食品的色泽和美观,竟然在食品中添加了非食用颜料,导致幼儿血铅超标,这一行为严重违反了食品卫生安全的基本准则,也严重危害了孩子们的健康。这警示全国所有教育机构,必须时刻强化责任意识,将孩子的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不仅是一份职业责任,更是对无数家庭的承诺和对未来的担当。要时刻保持警醒,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规和操作规范,确保每一餐食品的安全与卫生,让孩子们在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幼儿园应定期组织食品安全培训,邀请专业人员为教职工讲解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同时,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流程,加强对食品采购、加工、储存等环节的管理,确保食品来源可追溯、加工过程规范、储存条件达标。此外,幼儿园还应主动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定期向家长公开食品采购信息、加工过程和检测结果,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
四、严格监管执法,堵塞管理漏洞
该事件也暴露出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中存在的不足。无论是教育部门对幼儿园办学资质和日常运营的监管,还是市场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的检查,都存在流于形式、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违规行为的问题。个别监管人员甚至存在违规接受利益输送的情况,严重失职渎职。这提醒全国各监管部门必须从严从实履行职责,加强日常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要加大对校园及周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频次,严格执法,严厉打击各类食品违法违规行为,做到“零容忍”。同时,要建立健全监管长效机制,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堵塞管理漏洞,确保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无死角、无盲区。
监管部门应建立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清单,明确各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同时,要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对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幼儿园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依法严厉处罚,直至吊销相关证照;对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此外,监管部门还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机制,鼓励社会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对举报属实的给予奖励,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食品安全意识的淡薄是导致此次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幼儿园工作人员对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缺乏,以及监管部门和相关机构对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的不足,使得违规行为未能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纠正。这促使我们反思,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要通过多种渠道,如开展食品安全培训、举办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加强对教育机构从业人员、食品生产经营者以及广大家长和学生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要让食品安全知识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良好氛围。
学校应将食品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教学内容,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活动、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向学生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培养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要加强对家长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家长传播食品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素养,引导他们正确选择食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饮食环境。此外,媒体也应发挥积极作用,加大对食品安全的宣传报道力度,曝光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宣传食品安全先进典型,提高社会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监督意识。
六、建立应急机制,提升处置能力
在事件发生后,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和甘肃省疾控中心在血铅检验检测过程中出现的数据问题,严重影响了对患儿病情的准确判断和及时治疗。这凸显了建立完善高效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机制的紧迫性。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以此为鉴,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同时,要加强对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检验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学校和幼儿园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分工,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设备,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后,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报告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救治患病学生,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同时,要加强对食品安全事件的信息管理,及时、准确、客观地发布信息,回应社会关切,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七、敲响全国警钟:警醒思想,落实行动
此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全国范围内的校园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任何一次疏忽和违规操作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我们必须警醒思想,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全方位保障校园食品安全。校园食品安全关乎孩子的身心健康,关乎家庭的幸福安宁,关乎社会的稳定和谐。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孩子的健康成长关乎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未来。让我们以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血铅异常事件为警示,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齐心协力,共同守护校园食品安全。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茁壮成长,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
食安警钟为童鸣
幼苗茁壮望苗圃,食安保障筑根本。
颜料入食铅超标,事件震惊痛人心。
司法如雷惩不贷,问责警钟彻云霄。
校园食安重泰山,责任担当莫等闲。
监管利剑斩隐患,教育宣传固防线。
应急处置强保障,共护幼苗向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