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大暑节气,骄阳似火。在武汉市东西湖区碧海社区一间朴素居室内,96岁的抗战老兵艾奇老人眼中漾起暖意。“刘天顺老兵志愿服务团”团长刘天顺带着志愿者身影甫一出现,老人便展露笑容,用苍劲的手与众人一一相握——这温馨一幕揭开了碧海社区与天顺老兵志愿服务团“八个一”庆八一活动的感人篇章。
此次登门,志愿者不仅带来慰问品,更有一份特殊的关怀:为艾奇老人理发。由于长期卧床,老人抬头困难。理发全程,古稀之年的刘天顺团长俯身趴在护理床边,如守护珍宝般稳稳托护着老人的颈椎与头部;常务副团长甘新跃则凝神屏息,推剪轻缓,在细微的嗡鸣声中,银发温柔落下。一场日常理发,浸透了超越血缘的敬重与体贴。
理发间隙,艾奇老人精神矍铄,将峥嵘岁月娓娓道来,给志愿者们讲起了抗战故事:艾奇11岁在山东苏区加入儿童团成为“红小鬼”,13岁前投身革命,历经抗日战争烽火与解放战争硝烟。淮海战役的炮声、平津战役的冲锋、跟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艰险,以及19岁在二野军中参与的鲁西南战役……苦难与荣光在老人平静讲述中流淌,为现场志愿者铺开了一堂无声却雷霆万钧的爱国课。
更令人肃然起敬的是艾奇老人战功赫赫背后的低调人生。从其女儿口中得知,他对子女教育极为严格,从不允借父辈荣光。儿女们秉承自立精神服务社会,如今亦以亲力亲为的孝心守护父亲。凝视老人珍藏中国人民抗日战争70周年纪念章与政府颁发抗战70周年的证书,志愿者们再次被这份融入骨血的家国情怀与淡泊品格所震撼。
碧海社区以党建为引领,携手“刘天顺老兵志愿服务团”,正将“为老服务”的承诺化为艾奇老人窗前阳光般的暖意。当理发推子的嗡鸣成为尊崇的旋律,当年轻手臂稳稳托起历史见证者的尊严,一种双向的精神洗礼于此完成——它让奉献者更深理解了奉献,让英雄暮年真切触摸到时代的温情回响。
据了解,“刘天顺老兵志愿服务团”的“八个一”活动为:一次组织老兵的军训展演;一次庆祝“八一”的茶话会;一次对老兵的入户慰问;一次慰问老兵的文艺汇演;一次传统教育红色宣讲;一次组织老兵抱团养老实施的各项关爱服务;一次老兵与少年儿童(红小鬼)的托展演练;一次组织老兵外出的参观(抗战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
碧海社区居住了300多名退役老兵及10名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老兵。长期以来,“刘天顺老兵志愿服务团”将老兵们组织起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议事、自我服务,有计划、有方案、有措施,定时、定点、定项的为老兵们提供洗脚、修脚、按摩、康复、理发、打扫清洁、慰问、包饺子、暖心陪伴、文艺入户,与医院对结送医上门等暖心关爱服务,以老兵们满不满意,高不高兴,快不快乐为出发点,用心用情解决急难愁盼,使老兵们感恩党的温暖。
除此外,团队每月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每月9号为老服务日;每月15日是义务理发日;每月12号是优化环境安全巡查日;每月第一个星期的第一天和每周四下午为关爱日(关心下一代自闭症儿童培根护苗);每周五下午为巾帼服务部“我心向民,编织有爱”服务日;每周六上午为少年儿童朗诵班开班日。社区天天活动不断,有时甚至一天开展六场大型活动。
“刘天顺老兵志愿服务团”团队下属9个队,45个支分队,现有志愿者人数达到了1020人,始终禀持党建引领,坚持服务社区、服务老兵、服务居民的服务宗旨,把居民、群众、志愿者、老兵组织起来,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议事,从而达到融入社区,参与社区治理;情暖老兵,解决急难愁盼;厚植为民,居民抱团养老的目的。据不完全统计,团队累计提供各类志愿服务达326000多人次;服务时长达到1054000多小时;自愿者自费自掏腰包捐献帮扶金额达52万余元。
2025年初,团队被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选定为“戎耀家园,暖心邻里”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实施单位。(向平 李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