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兰花
文/杨春芳
“妩媚娇姿披绿纱,不求富贵亦荣华。梅花斗艳无关系,香染春天千万家。”这是我对兰花的赞美!
下了一整夜的雨,早晨终于停了。天还是阴沉沉的,一路上都是被雨水洗涮过的痕迹,整个世界面貌一新。虽然已是农历11月初的冬季,可眼前分明还是秋天的身影。雨后清晰的红黄绿等鲜艳的色彩,映忖着小桥流水,映忖着山上飘飞的小瀑布,映忖着若隐若现青砖黛瓦的小村庄。犹如一幅幅游走的中国画,美不胜收!可是,风景虽美,却也挡不住很不能马上见到兰花的渴望的心。一个小时后,四个轮子的步伐终于停留在新昌县横板桥村的兰花种植基地,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坡上。
望着眼前的情景,我不由在心里说,现代人竟然可以用大棚培植兰花了。只见许多个白色塑料薄膜大棚,如一条条白色巨龙横卧在小山坡上,与周围的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却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大棚一头封闭,一头有门口可以进出。兰花主人带领大家从大棚的门口进去,里面整齐地排列着几百个种着兰花苗的暗红色小花盆。据介绍,花盆里的兰花苗种类都不一样,各有名字,如:古月素、红素、白素、神荷素、灯笼荷、阳光荷等等,等等。并且花期也有长短早迟,花的颜色深浅也有各异。我暗自吃惊,只以为兰花就是一种花名,原来还有这许多奥秘?且看这些兰花苗在盆里自由自在地舒展着翠绿色的身姿,不是行内人士或花盆上不做着记号,谁能够分辨出众多芳名?细看,她们有个共同的特点,表面情意缠绵、娇嫩柔弱,却也透出一份清高、执着与坚韧的一面和不攀不倚,不仰视与人,顾自生长的个性。这很像一个人的性格,不趋炎附势,不图名利,内心坚强,笑度春秋!
“纤叶青枝谁说草?不攀不倚陪松老。深山居住隐无名,移步人间珍贵宝。”说起兰花,在几十年之前,就认识一种叫“九头兰”的,一直以为九头兰就是兰花,兰花就是九头兰。却不知道九头兰属于兰花品种的其中之一。早听说,兰花是长在山里背阳的地方。不知是在哪个朝代,樵夫上山砍柴发现的。后来有人认准商机,每年上山寻找采挖,然后拿到市集上去卖。兰花只因为清翠欲滴、素静整洁、疏密相宜、流畅飘逸,所以颇受人们青睐。
兰花是我国原产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总称中国兰,她象征着中华民族浩然正气与优秀品质。早在3000多年前,人们就把兰花当做礼仪用品和孝顺之物。古人云:“书之骚,草之兰,果之橄榄,可称三绝。”又“竹有节而蔷花,梅有花而蔷叶,松有叶而蔷香,惟兰独并有之。”被誉为“香祖”、“王者香”、“天下第一香”、“空谷佳人”等等。兰花的栽培历史十分悠久,最早文字记载有《广博物志》、《周易·系辞》、《礼记》、《离骚》等。汉代时,王室诸侯已大规模开垦养兰,唐代已将兰花发展到一般庭院,民间栽培已很普遍。宋代养兰赏兰更为兴盛,如赵时庆撰写的《金漳兰谱》,是我国最早一部研究兰花的专著;王学贵的《兰谱》共记载了30多个兰花品种栽培技术。明清两代,兰花栽培已是昌盛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兰花技艺亦进入更大的发展。80年代以来,更是一片欣欣向荣景象,人们研究兰花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也逐渐得到开发,各种兰花专著也相继问世,同时把研究兰花提高到现代科学技术新水平。
虽然我也爱兰花,也曾养过兰花,但对兰花却从未研究。大概是2006年的下半年,有一天,夫君从外面带回来两盆兰花苗,说是朋友送的,价格很贵。我的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愉悦,好像得到了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似的,小心翼翼地将兰花盆摆放在天井里与其它种类的花盆排在一起。以前在给十几个花盆浇完水之后,总要扫描一遍,感觉似乎缺了点什么,又说不出来。今天同样不经意的扫描,感觉心里头满满的都是舒畅!原来是这两盆兰花填补了心里头的空缺。
第一个春天里,一盆兰花开花了,周围香气馥郁,我高兴得端起花盆一边嗅嗅一边欣赏,只见同一根花茎上面挂着几朵桃形的绿色花蕾,花蕾下面有几颗红色花蕊、绿中带黄的花瓣儿正热烈地开放着,至今我还不知道这是什么品种的兰花。我仔细查看另一盆,没有发现要开花的迹象。就把开放的这盆捧进家里,放在案桌上,满室飘香,感觉家里特别温馨,特别让人感觉不同往日的留恋!每次上班之前总要注视几秒、深呼吸几次,生怕下班回来香气跑了。俗话说,花无百日红。最美的花也有凋谢的时候,即使是多么的美,多么的香,也要枯萎凋谢!
花季过后,不知什么时候又长出了几棵嫩绿的新苗,我只期盼着明年会开得更旺盛,开出的花朵会更多。可是,根本就不懂得新苗可以分出来种植。到了第二个春天,另一盆也开花了,竟然是我熟悉的九头兰。去年开过花的一盆,似乎在养精蓄锐。几年下来,两盆品种不一的兰花轮流着开放。我对这两盆兰花真是呵护有加,一有空就给它们浇水,然后注目交流,仿佛都能读懂对方心思。后来,我从老城区搬到新城居住,把这两盆兰花也一起搬来,准备买大一点的新花盆移种,就暂时养在楼道里,由于事忙花盆一直没有去买。几个月后,因住在老家的公公去世,等我办完丧事回来,发现两盆兰花不见了,连同其它的几盆花盆也不见了。听楼下邻居说,上级部门要来消防检查,物业与保安一起把所有在楼道里的杂物都清理了,我无言。也许我与兰花的缘分已尽,
“常翻古卷史书游,独喜兰花摆案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生知足乐无求!”一盆兰花养在案头,爽心悦目,当做知己,去愁去烦,与世无争,何不是人生一件美事?
虽然这次来的不是时候,还没有到春天兰花开放的季节,没有看到各种兰花开放的娇姿媚态,但是也得到了满满的收获!今天的天气虽然有点寒冷,可脚下跟着兰花主人这个大棚进,那个大棚出的参观和他热情洋溢的讲解,浑身也是热乎乎的!专业栽培兰花,既能怡心怡情,赏心乐事,又能得到经济效益,很有发展前途,猜他心里一定是美滋滋的。
回来的路上,我想象着,如果春天的时候,这几百种兰花竞相开放,又是何等的气派热闹啊!浓郁的香气缭绕在周围的山上、小径上、山下的村庄、以及站在家门口都能闻到这股怡人的清香,这又是何等的享受啊!
作者简介:
杨春芳,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浙江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发表多种报刊及收录多种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