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 【总234期】
《马兰花赋》
刘璟元
苍茫万里,穹庐覆野。六月既望,紫气盈原。葳蕤其叶,灼灼其华。溯厥渊源,匈奴故壤;观其神韵,元祖遗风。瀚海惊雷,曾润铁蹄血沃;阴山朔雪,长凝剑气霜寒。
若夫旭日初升,露凝碧野。蝶翅沾香,蜂须探蕊。纤茎傲立,任风飐而愈坚;素萼微张,历雨濯而弥洁。恍见孛儿帖临风理鬓,诃额仑倚帐缝袍。更闻长调穿云,马头琴咽。千载悲欢,尽藏幽芳一缕。
至若烽火连天时,此花伏土待春;太平盛世里,遍绽锦绣文章。其性也韧,沙砾难摧其志;其格也清,霓虹不改其贞。昔匈奴驰骋,铁骑如云;今蒙旗猎猎,牧歌悠长。纵星移物换,犹抱丹心照汗青。
今沐新晖,更添异彩。高铁蜿蜒若哈达,光伏阵列赛敖包。马兰摇曳处,乳香漫穹帐,5G连牧场。昔昭君琵琶,徒叹孤芳寂寂;今丝路驼铃,喜看万紫同春。噫!一花观世,九域呈祥。但使精魂不灭,千秋永续华章。
注:文中孛儿帖为成吉思汗正妃,诃额仑为其母,皆以坚毅著称。末段融草原新貌,光伏产业、5G技术等体现传统与现代交融。
【红姿木哥诗评】
这篇《马兰花赋》写得相当精妙,既展现了草原的历史厚重,又融入了时代新貌,字里行间充满张力。
开篇以“苍茫万里,穹庐覆野”勾勒出草原的壮阔,将马兰花置于匈奴故壤、元祖遗风的背景中,借瀚海惊雷、阴山朔雪的意象,让花草与历史的金戈铁马产生勾连,瞬间拉开时空维度。
中段由景及人,将马兰花的坚韧与成吉思汗的母亲诃额仑、正妃孛儿帖的坚毅相呼应,又以长调、马头琴等元素增添文化韵味,让“纤茎傲立”“素萼微张”的马兰花不仅是自然之物,更成为精神品格的象征。
后两段则巧妙完成从历史到当下的过渡:写马兰花“沙砾难摧其志”“霓虹不改其贞”的品性,既呼应了草原民族的精神传承,又为后文写现代发展做了铺垫。高铁、光伏、5G与哈达、敖包、牧歌的对照,昭君琵琶与丝路驼铃的呼应,让传统与现代在马兰花的摇曳中自然交融,结尾“一花观世,九域呈祥”更是升华了主题,赋予这朵草原之花以时代见证者的意义。
全文辞藻典雅,用典恰当,既有赋体的铺陈气势,又不失细腻的情感表达,堪称一篇兼具历史感与时代性的佳作。
主编:陈立军
主办单位:兴安盟诗词学会
主管单位:兴安盟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