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卷二之夫妇(下)
【原文】鲍宣之妻,提瓮出汲,雅得顺从之道;齐御之妻,窥御激夫,可称内助之贤。
【注释】鲍宣之妻:汉代人鲍宣的老师将女儿桓少君嫁给他,鲍宣说,我很贫贱,不敢当。桓少君就穿上粗布衣服,出门去提水。
鲍宣之妻:东汉鲍宣清苦好学,他的老师把女儿许配给他,妆奁甚盛。鲍宣对妻子说:“吾实贫贱,不敢当札。”他的妻子就换上粗布衣裳,跟他一起推车回家。回家拜见公婆后,他的妻子就提着瓦罐出去打水。
瓮:瓦罐。
汲:打水。
齐御之妻:齐国丞相晏子的车夫的妻子,一次见到丈夫为晏子驾车,洋洋自得,就对他说:“晏子不过六尺高,就做了齐国丞相,你身高八尺,做驾车的奴仆,是安于贫贱罢了。”于是车夫注意修身,谦虚向学,后来晏子推荐他做了大夫。
另一联略异:鲍宣之妻,提瓮出汲,内助斯贤;陶潜之妇,同志耕锄,隐德最著。
【译文】鲍宣的妻子出身富家,仍亲自提瓮汲水,这样顺从的内助自可称贤。齐国丞相晏子的车夫的妻子激励他虚心向学,可称得上是贤内助。
【原文】可怪者买臣之妻,因贫求去,不思覆水难收;可丑者相如之妻,夤夜私奔,但识丝桐有意。
【注释】覆水难收:汉会稽太守朱买臣,未入仕时穷困不堪,靠卖柴度日。相传他的妻子嫌他穷困离他而去,在买臣为官之后,以前的妻子又来找他,希望重归于好。朱买臣说:“覆水难收”。买臣以泼出去的水不可能再收回来为由拒绝了她。
丝桐有意:西汉时临邛大户卓王孙邀请临邛令、司马相如等宴饮。当时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新寡在家,司马相如佯装应临邛令之请,用丝桐做的琴弹奏《凤求凰》以暗示卓文君。文君听后动情,就连夜与司马私奔,去了成都。
夤夜:深夜。夤音寅。
丝桐:指琴。
另一联略异:可怪者,买臣之妻,家贫求去,不思覆水难收;可丑者,相如之妇,夤夜私奔,但识丝桐有意。
【译文】朱买臣的妻子当受责备,贫困时求去,富贵后又要回来,却不想想泼出去的水是很难再收回来的;司马相如的妻子真丢人,听见琴声挑逗,竟在半夜里私奔而去,因为听到的琴音很是有意。
【原文】要知身修而后家齐,必也夫义自然妇顺。
【注释】身修:即修身,是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
【译文】
要知道提高自身品德的修养,而后才能治理好家庭;丈夫对待妻子有礼仪情谊,妻子自然会顺从谦恭。
【原文】诗称偕老;易著家人。
【注释】诗称偕老:《诗经》里有“君子偕老”诗篇,诗中“君子”指卫宣公。偕老意为夫妻相亲相爱、白头到老。
易著家人:《易经》第三十七卦“家人”。家人:利女贞。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译文】《诗经》里称颂了“君子偕老”;《易经》里有“家人”一卦。
【原文】或穿墉以窥宾,或断机而勖学。
【注释】墉:城墙。
窥: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
勖:古同勉励。勖,音旭。
【译文】有的人,比如晋朝山涛的妻子韩氏,在墙上穿个小洞,窥看丈夫和朋友嵇康、阮籍相处在一起的情况;有的人,比如羊乐子的妻子,见乐羊子在外求学,学业未成就回了家,她便把机头上的布剪断,劝勉乐羊子重去求学。
【原文】贾大夫之射雉,未足欢娱;百里奚之烹雌,何嫌寂寞。
【注释】雉:鸟,雄的羽毛很美,尾长;雌的淡黄褐色,尾较短。善走,不能久飞。肉可食,羽毛可做装饰品。通称“野鸡”。
【译文】贾国的大夫面貌丑陋,娶了一个十分美丽的妻子,三年中,妻子不苟言笑,一天,他和妻子一同驾车到原野里去游玩,贾大夫射得了几只雉,妻子看到丈夫有才有艺,这才开始了言和笑。所以只能使妻子欢娱,是万万不够的;百里奚做了秦国的宰相,在大堂上作乐,堂下那个花钱雇用的洗衣婆自称略懂音乐,百里奚忙唤她操琴奏乐来助兴,洗衣婆抚弦而歌:“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百里奚,百里奚,母已死,葬南溪。坟以瓦,覆以柴、春黄藜,搤e4伏鸡。西入秦,五羖皮,今日富贵捐我为。”百里奚下堂询问,原来是他的妻子。洗衣妇千里寻夫,难道只是嫌弃贫困和寂寞吗?
【原文】仍求故剑,宣帝不忘许后于多年;忽着新衣,桓冲顿化成心于一旦。
【注释】汉宣帝:刘询,本名病已,字次卿,武帝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他出身数月遭逢戾太子巫蛊之祸,被关押于狱中,因建尉监邴吉的保护,得免于难,流落民间。元平元年,霍光等废昌邑王,迎立他为帝。那时他虽已十八岁,仍委政于霍光,地节二年霍光死后始亲政。
桓冲:字幼子,桓彝子,东晋将领。随兄桓温征伐有功,迁督荆、雍、扬三州七郡军事、宁朔将军。又随桓温破姚襄,升振威将军、江州刺史、封公。桓温死,代兄为扬、豫二州刺史、中军将军。时苻秦强盛,将南下灭晋。自解扬州刺史,出为荆州刺史,监江荆益宁交广七州军事,车骑将军、侍中。太元八年,与谢安合作,共同击败苻秦八十万大军的进攻,东晋偏安王朝又得以延长数十年。太元九年死,谥宣穆。
【译文】汉宣帝最初聘许广汉的女儿为妻,当了皇帝以后,派人四处访求旧时的一把宝剑,大臣知道他的用意,是表示不忘许后多年的情义,乃立许氏为皇后;桓冲不喜欢穿新衣服,浴后,他妻子故意让人给他送去一件新衣,桓冲大怒,命令仆伇赶快拿走,妻子传话说:“新衣服不穿,怎么能变成旧衣服呢?”桓冲大笑,立即穿上了新衣,他的固执成见立即烟消云散了。
【原文】吴隐之得淑女,奚惜负薪;司马懿有贤妻,何辞执爨。
【注释】薪:柴火。
爨:音篡。烧火做饭。
【译文】吴隐之做晋陵太守的时候,他的妻子常常自己背柴,冬天没有棉衣御寒,去河边洗衣时,就披上破烂的棉絮,勤苦得如同一般的百姓;司马懿在晋朝刚要建立时,辞官不做,推说有风湿病不能自如行动。一日,晾晒藏书时遇雨,司马懿急忙跑去收书,恰巧被家中唯一的女婢看见。妻张氏怕称病不出的机密泄露,就杀了女婢,亲自烧火做饭,料理家务。
【原文】募死士以拒敌,谁同杨氏之坚持;提数骑以拔围,孰比邵姬之勇往。
【注释】李杨保城:唐朝李侃的妻子杨氏。很懂得大义。他的丈夫李侃在项城地方做了县官。那时候、反贼李希烈去攻打他。李侃以为城里面的兵士既少。钱财又缺乏。就想弃了城逃走。杨氏说。假使你把这座城放弃了不守。那末这个地方。就是贼子的地方了。库房谷仓。也都是贼子的积蓄了。百姓们也就是贼子的军队了。我的意思你还是出了重赏。去征募不怕死的人来。或者还有挽救的余地。李侃听了他妻子的话。觉得很不错。于是就出去对着他的下属。和一般百姓们说。我做县官的。虽然好像是这座城里的主人翁。但是年限一满。就去的。你们生在这个地方。祖上的坟墓也在这个地方。应当死守了这座城才好。于是大家都流着眼泪答应了。李侃就下了一个命令。说、凡是用了瓦石击着了强盗的人。就赏一千个大钱。用了刀或者用了箭把强盗杀死的人。就赏他一万个钱。于是募到了几百个人。终于保全了城池。打退了贼人。
邵姬:《奇女子传》:刘遐妻邵氏,续之女,骁果有父风,遐为石季伦所围,邵单将数骑拔围,出遐于万人之中。
【译文】李侃做项城令,被敌重围,李侃想弃城逃跑,妻子杨氏说:“城丢了,就会落入贼手,仓库会成为敌人的积蓄,百姓也会成为贼众,请赶快召募敢死之士守城。”抵抗敌兵,不畏牺牲,谁能像杨氏一样坚持到底?刘遐妻是邵续的女儿,骁勇果敢有父帅之风,刘遐被石季伦包围,妻子率领数骑,杀入重围,救夫君于万人之中,临危不惧,骁勇善战,谁能和邵姬相比?
【原文】李益设防妻之计,常撒冷灰;志坚摛送妇之词,任撩新髪。
【注释】李益撒灰:有成语“散灰扃户”。即在地上撒灰,将门户关锁。旧时因以“散灰扃户”讥讽防嫌妻妾之病态心理与可笑行为。《旧唐书》:“然少有痴病,而多猜忌,防嫌妻妾,过为苛酷,而有散灰扃户之谈闻于时。故时谓妒痴为‘李益疾’”。
杨志坚:江西临川人。唐代著名诗人。“临川八大家”之一。 其家境贫寒,勤奋好读,善诗。“遍览九经,篇咏之间,风骚可摭zhi2(拾取)”。与同邑邓通、陈周毛、黄发起、危全讽、危仔昌、张顶、元德昭并称“临川八大家”。和张顶则首开了临川文学创作的先河。因家境贫穷,其妻见杨久不能仕,便向杨索书离婚。杨志坚无奈,赋诗一首《送妻》,以质朴、真切的语言表述了自己坚持学业的志向和终能学成的信念,内含无奈同意离婚的之意。诗曰:“平生志业在琴诗,头上如今有二丝。渔父尚知溪谷暗,山妻不信出身迟。荆钗任意撩新发,明镜从他画别眉。今日便同行路客,相逢即是下山时。”而妻子不理解,仍要弃他而去。
【译文】李益素有嫉妒毛病,防妻很严,常用冷灰撒在门外地下,防妻夜晚出行;杨志坚的妻子,因家贫,便向丈夫索要休书,要求另谋出路,志坚写诗送之:“金钗任意撩新发”。
【原文】苟内则之无忝,自中馈之称能。
【注释】无忝:不玷辱;不羞愧。
【译文】若能对于《内则》上的规定问心无愧,自然是主妇中的佼佼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