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雨巷文学社

草原上....
莎茹拉和她的羊
作者:郭小娟(加拿大温哥华)

我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那年,锡林格勒发生了布鲁氏菌病疫情,造成大量牛羊感染。单位领导对我说,年轻人,搞传染病防治要去乡下锻炼。于是,我打好行装,奔赴锡盟。
在蓝旗下了长途汽车,风正强劲地刮。我眯着眼睛四处张望,一个高个的小伙子来到面前,“你是郭医生?我是锡盟防疫站的司机小伊,是来接你的。”我上了他的吉普车。
草原是我向往的地方。头一次来到草原深处,我迫不及待地把头转向窗外。
“一路都很美。”小伊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扬了扬头。
果真像他所说,遥远高天的碧蓝,温暖灿烂之阳,悠悠漂浮的云朵。一条蜿蜒的河流仿佛是镶嵌在草原上随意飘落的丝带,纠缠于蓝天白云间,古老,清澈。
“再过些日子,各种花会开,变成一副绝美的画卷。”小伊说着,眼睛看着前方。
车开进了盟防疫站的院子,巴特尔站在楼前。他个头不高,有张典型蒙古汉子的脸,看上去有点疲惫。衣服的一个袖口边缘有污渍,一粒扣子也掉了。我跳下车,他迎了上来。一见我,就小声嘟囔了一句,“怎么派来这么年轻的姑娘。”然后又赶紧露出笑脸,一种同事般的友好,问:“你好,你是兽医?”
“不,我刚从医学院毕业。”
他显得有些无奈,想了想说:“你先休息,明天跟我去草原,一早出发。”
吉普车向阿巴嘎旗的方向飞奔。乍暖还寒的初春,草原上静得出奇,小草满身的露水,就像珍珠撒落在草丛,在阳光下闪着亮光。羊儿散落在草场上,啃着刚刚出土的草芽。又是一次四季轮回的起始,羊群是马背民族的食粮。
“接羔如同田地播种,是牧民一年中的头等大事。”巴特尔转过脸看着我,“我们这次的工作是给羊群进行布病疫苗灌服,并采集血样。”
我点点头,窗外延绵起伏的草原,南边的云层映照着霞光,显出白、金、红的色彩层次。想着将要开始的工作,我内心兴奋得脸都通红。
巴特尔的吉普车开了两个多小时,远远望见袅袅升起的炊烟。车在一座蒙古包前停下,一只黑色牧羊犬立刻摇着尾巴,围着吉普车狂吠不停,声音在空旷的原野上传得很远。
我随着巴特尔走进蒙古包,太阳已经转过来。沐浴在晨光的毡包有了明亮的色彩。棕褐色的毡毯,杏黄色靠垫旁边的干花罐,琥珀珠链,暗红的珊瑚耳环,几个雕花的匣子。这是莎茹拉的毡房。
莎茹拉正在熬奶茶。见我们进来,微微欠身问了声好,像老朋友似的。她穿着蓝色蒙古袍,低着优雅的脖子,样子美得惊人。盛上奶茶后,又切了少许羊肉放入碗中,端给客人。
母羊怀胎六月,在四月或五月分娩。前一年接下的羊羔,由于仅仅吃过一个夏天的青草,骨头还未坚硬,头上卷曲的绒毛里,露出细小的犄角。
莎茹拉叫它们羔子。风雪天把它们放进蒙古包,搂在怀里暖和。拥有云朵一样的羊群,是每个牧民的梦想。而一场瘟疫,让母羊流产、公羊失去种用功能。一年的产出付诸东流。
我喝着热茶,抬起眼睛看她美丽的脸。她忧郁的眼神,就像愁云,飘在天高地广的草原上……
巴特尔带着我进了畜栏,莎茹拉跟着我们。草原还透着凉意,我不由得裹紧了身上的衣服,大口呼吸着带着青草味的空气。羊群卧在畜栏里沉默不语。
莎茹拉伫立片刻,充满爱意地审视着怀孕的母羊,寻找朝阳的地方准备接羔。她戴上手套,跪下来,轻轻托出一只羔,再把母羊脱落的子宫轻柔地送回腹腔。我低头看时,那只新生的羔子死了。软软的头搭在莎茹拉的胳膊上,还睁着眼睛。我和巴特尔对视了一眼,我们都久久没有说话。
莎茹拉站起来,将羔子放在一个角落,用稻草盖住,嘴里默念着道别。哦,长生天,收下它吧,你的羊羔……然后转过身,用深远的语调对母羊喃喃细语,是我听不懂的语言。这声音回响环绕,哀婉之中,似苍穹附以和声。我看到,母羊挣扎着站起来,挺着胸膛,眼里是温润的泪。这时,另一只小羊走过来,跪下来吸允母羊的乳汁。
巴特尔对我点点头,示意我穿戴好上防护服,开始现场消杀。接着,他向我示范如何给羊群做疫苗灌服。莎茹拉站在后面,水盆的边沿卡在她的腰间,一言不发。天地空旷而寂静。那只小羊靠过来,在阳光中显得丰美而平静。莎茹拉碰碰它的嘴,它的耳朵抖了抖,软软地舔她的手腕,眼睛乌亮。我看着她和羊之间的眼神交流,莫名地生出感动。那小羊稳稳站立,似乎在爱意中力量已积蓄在弱小的身体。
巴特尔开始采血了,羊都伫立不动。采过几只后,他把针头递给我。羊都回头盯着我看。我从小就怕各种动物,也从未接触过羊,不敢贸然前进。我站立着和它们对望了一会儿,巴特尔看出我的窘迫,走上前选了那只小羊,侧身抱住前腿,另一只手抱住羊脖子,使羊头略前伸偏向对侧,然后对我点点头。
我走上前,手哆嗦着,刚要将针头扎入羊的颈静脉,突然,一只手伸过来,莎茹拉拦住了我。我惊奇地抬头望她。她沉默着,撸起蒙古袍的袖子,攥起拳头。手臂上的静脉凸起来。她用另一只胳膊将小羊揽过来,紧紧地搂在怀里,低着头看它,不看我……
草原上牧民的毡房,散落在各个角落,最远的牧民家距离有80多公里。我们挨家挨户地忙完,已是近黄昏。远远眺望,草地上有团团白云在蠕动,那是白生生的羊群,咩咩叫着走出盘卧的地方。西边的天变成了蓝紫色。巴特尔喃喃自语道:“这该是牧民向往的生活。”
路过莎茹拉的毡房时,听到马蹄声。我闻声望去,只见一位穿着蓝色蒙古袍的女牧民,骑着枣红马奔驰而来。
“是莎茹拉!”我惊喜地叫起来。
她迎着落日,暗红的珊瑚耳环闪着光,长发飘起,宛如一面战旗。在她的身后,一碧万顷的草色宛如绿绸绒毯,珍珠般的羊群,在上面滚滚流动,好似朵朵疏淡飘逸的云,在层澜叠涌的绿浪里绵延。“咩”一只长着漂亮长角的羊拉着长调,神气地对着天长叫了一声,其他的羊也纷纷叫了起来,连小羊们也奶声奶气地叫着。远处觅食的鸟儿“扑棱棱”地拍着翅膀,飞上云霄。
我们停下车,她跳下来,牵着马向我们挥手。那只黑狗在汽车扬起的尘土中奔跑,身上还粘着草,渐渐地落到后面。我盯着后车镜,突然睁大了眼睛。那只母羊,身边依偎着小羊,仰着头,站在草场边缘望着我们。草原的风,吹动它们雪白的绒毛,仿佛变成蒙古包前怒放的花。
夜晚的草地上,空气中充满了青草的味道,还有淡淡的花香。
(注:此文曾获得“草原鑫河”杯文学作品二等奖)

作者简介:
郭小娟:在日本获得流行病学博士。在中国曾任医科大学教授及预防医学系主任,为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及世界卫生组织指定机构特聘专家,为国家医科大学教材《预防医学》编委。现为加拿大女作家协会理事,北美海外文轩作家协会理事,中国青年文学家南通理事,加华笔会终身会员,加拿大话剧团编剧/签约演员。出版合集四部,获优秀文学作品奖10次,短篇小说被收集《世界海外华人作家最佳短篇小说年选2025》。撰写的中篇悬疑小说《风中摇曳的洋紫荆》获得科发图书奖及影视文学奖,以及三次电影节奖,并改编为话剧在温哥华上演,获得广泛赞誉。本人主演《浮萍》《浮世》《挪威森林》《无言》等短片;参演电影《一场没有必要的春晚》及话剧《我们这个院》《夏洛特烦恼》等。

投稿须知:
1.本刊为公益平台,欢迎公益投稿。
2.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首发作品。
4.本平台刊发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文学评论,书法、绘画等。
5.投稿作品一经刊登,本刊以及中国雨巷文学所属机构均有使用、出版之权利。
6.投稿作品7日后未刊登,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须提供:
1.文本、2.作者简介、照片
3.朗诵者简介、照片,4.诵读音频、视频
投稿联系热线:13306500910
中国雨巷文学社
首席顾问:黄健 、特别顾问:周绍志
顾问:毛建一、 邓国安、徐勤
海外顾问:鄧瑛(德国)、王静(英国)
社长:陈继业
副社长:孙建胜(兼秘书长)
副社长:刘虹、王木清、李君
雨巷文学编辑部
总编:陈继业(兼)
主编:韩菜菜、朱双碧
本期编辑:陈继业
(2025年 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