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山忠魂》
作者:李占青
1937年秋,集宁老虎山的岩石被鲜血染成赫红色,马鞍型的山脊上,29岁的民兵队长张铁栓用刺刀在青石上刻下最后一道划痕-那是他们阻击日军笫七联队的笫三天,弹药耗尽后,战士们用这道划痕记录敌人冲锋的次数。
<一>峭壁上的生死阻击
10月14日凌晨,日军两个中队借着浓雾偷袭老虎山隘口,驻守的二连战士将绑腿布结成绳索,从30米高的悬崖坠下奇袭。炊事员老王背着铁锅匍匐穿越火力网,用锅底反光向主峰传递信号时,子弹打的铁锅闷闷响,成了幸存者记忆里最刺耳的丧钟。
<二>青石上的无名史诗
在二连阵地遗址,至今能找到嵌着弹片的岩缝,当年19岁的司号员小李,把牺牲战友的遗物埋进这些石缝,半截铅笔,绣着并蒂莲的荷包,印着《满江红》的识字山本。
2017年暴雨冲垮部分山体,露出锈蚀的军号残片上,仍能辨认"誓与山河共存亡"的刻痕。
<三>现代视角下的血色丰碑
如今,老虎山工地施工的00后技术员们,常在施工间隙擦试着纪念碑,他们用现代技术还原当年战场地形时发现,当年战士们选择的阻击点,竟与现代军事地形学中的最佳火力覆盖点完全吻合,那些没念过军校的农民战士,用生命丈量出了最精确的防御坐标。
山脚下的集宁战役纪念馆里,陈列着从悬崔缝隙中发现的12枚铜钮扣,它们排列成的北斗七星图案,正对着当年二连战士家乡的方向,这些钮扣的主人或许从未想过,八十年后的今天,会有这么多人蹲在玻璃展柜前,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聆听他们留下的最后家书…
2025.7.
作者:李占青,笔名:农民大叔。曾在集宁205师服役。对老虎山有深厚的感情,曾在山上裁过树,留下汗水。一个白天打工,晚上凭着爱好,对文学有浓厚的兴趣,在报刊,网络平台发表过百余篇作品。作品语言朴实,是一个草根作者。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永胜杯”参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175596.html&
参赛详情请点击以下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053488.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