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碑的纯粹和硬朗
王安濮
喜欢魏碑的硬朗和简洁,我这好符合我至简的办事风格。
因陪着姑娘要公考,我也对申论和话题作文产生的深厚的兴趣,每天改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的内容, 给姑娘整理一些相关的文章,这种改法也从根本上提高我的写作水平。
改完了以后,我没有事就抄这些文章,变着用行书魏碑正楷隶书抄写,有时候一行行书,一行魏碑, 一行正楷,一行隶书,反正是打发时间,这样就将逻辑关系的训练的转变了书法快乐写,真是乐亦无穷。
作为庞中华老师的死粉,我对庞体魏碑是真爱。那个扁魏体,出锋斩黄龙,落笔砸个坑,钝挫如如裂帛断金,橫画铺得开,像老松橫枝压着霜,竖笔挺得直,似断岩孤峰刺着天。抄申论里的排比句时最是过瘾,“攻坚克难”四字用扁魏体写出来,每个折角都像磨尖的钢凿,往纸上一嵌就生猛得很。再用就是“进行到底”这个四字,那“进”字的捺画如开山斧劈出的堑壕,一撇似崩紧的钢缆,勒得纸面都微微发颤。“行”字两竖如华表柱扎入地心,横画交叠处像铸铁的榫卯,任风摧雨蚀都纹丝不动。“到”字未笔竖钩淬了寒芒,像矛尖穿透浓雾,直抵靶心时带起的破空声都凝在笔锋里。最见筋骨是“底” 字,宝盖头如铁盾压顶,下面的橫画铺得比磐石还沉,每一划都像夯土机碾过冻土,把“底”字深深嵌进纸的肌理里。四个字连起来看,像一队披甲的锐士列阵,每个折角都闪着寒光,仿佛能劈开犹豫与退缩,朝着尽头步步紧逼,墨色里都透着股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狠劲。
其实哪是打发时间,分明是让那些干巴巴的道理, 顺着笔尖的魏碑风骨活过来,每个笔画都成了看得见的精气神。
庞圈的洪强老师亦是魏庞迷。他给我讲,他在高中的时候就是用魏碑记笔记,还自创了魏碑式行楷。 我没有见到这种魏式行楷,但着实说明庞魏体的魅力。
弄一杯茶,那根根上扬的茶闲不正是魏碑精神的体现吗。茶叶在杯中舒展的模样,多像魏碑的撇捺在宣纸上扎下的根。滚烫的水冲下去,叶片猛地直立起来,边缘带着被沸水烫出的焦褐,倒像是刚从熔炉里拎出来的铁条,带着不肯弯折的倔劲。这哪是尚武精神,分明是把骨子里的硬气泡进了茶汤里。 姑娘说这字越写越有脾气了,我笑说这是庞体魏碑的魂附了体。那些藏在申论里的道理,早跟着笔尖的顿挫渗进了骨子里,就像这茶,初尝是苦涩的硬朗,回味却有回甘的绵长。原来魏碑的硬朗从不是生冷的硬,是带着温度的风骨,在笔墨间,在茶汤里,在过日子的每个细节里,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