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兰,血染英雄花
血战老山二等功臣单国光
在被称为八十年代的“上甘岭”——老山,漫山遍野生长着一种兰花草,它没有浓郁的花香和娇艳的色泽,但对老山战士们来说,对它有着无限深情和依恋,并亲切的称它为老山兰。
这是为什么呢?这里面有个真实而壮丽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九八四年四月二十八日,收复老山失土的战斗打响了,首战老山主攻是四十师一一八团,一一九团打助攻。战斗打得十分惨烈,一批一批的战士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前面的倒下,后面的战士踏着血迹继续往前冲。战士们有的手脚被打断炸断,有的眼球被炸出,塞进眼眶,又继续战斗。有的腹部被炸裂,肠子都流了出来,往肚一塞,腰带一紧,又不顾一切的往前冲,与敌展开拼杀。经过五个多小时与越军拉锯式的激战,终于歼灭了盘踞在老山五年之久的越军,拿下了老山主峰阵地,把胜利的旗帜插上了老山主峰。
在清理战场时,除了已牺牲的烈士,受伤的战士陆续抬了下来。其中有一位小战士名叫陈定书,四川巴中人,1983年入伍,是位班用机枪手。负伤昏迷,军工战友把他放上担架抬下,抬到半山腰的时候,醒过来了。醒过来第一的话就说:"老兵我安全了,把我留在这里吧!赶紧上去接班长吧,我们班长的伤势大重了,要救班长呀”!军工战友对他说:“把你送到转运站我们就回去接班长”。他说:“不行,你们赶快去接班长,他伤的比我重,再不去他就没救了”。说完他自己从担架上滚下来坚持不走了。战友们傲不过他,只好给盖上他随身携带的雨衣,暂时把他留在路旁草从中,上去接班长去了。等把班长送到转运站后,返回来接他时,他却永远的闭上了双眼。其实他的伤势也很重,动脉血管已打断,战场救护时上了止血带,需要特护,可他一个人躺在路旁,伤口又胀又痛,昏迷中把止血带给弄开了,身上的鲜血全部流干,是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
军工战友们含着热泪,在他手里发现了一株紧紧握着的小草,这株小草是老山上的一种兰花,它的名字叫“墨兰”,它的生命力很强。可想而知他在牺牲前对生活该有多么的依恋和不舍呀!
在清理遗物时,在他的上衣口袋里还装着一封写给未婚妻的信。信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小玲:
明天就要进攻老山主峰髙地了,也许是我给你写的最后一封信,我庆幸能在茫茫人海与你相遇,有你的日子一切都是美好的,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或许经离开了这个世界,我的鲜血和生命将为祖国换来和平,我的牺牲是值得的。
看完这封信,所有的战友都痛哭流涕。后來这封信和这株兰花,作遗物一起邮寄给了他未婚妻小玲。
从此以后,这种生长在老山上的兰花,便被战友们亲切地叫做“老山兰”。
在老山的崇山峻岭之间,老山兰静静地潜伏在密林和草丛之中。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不惧暴风聚雨侵袭,无畏严寒酷暑的考验,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即便炸得支离破碎,只要有一丝湿润的泥土,它便能顽强地存活绽放。
无论是前沿坑道掩体,还是在后方便面指挥所,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前线战士们将它栽种在干粮桶,炮弹箱,罐头盒里与它一同度过了无数个难忘的日日夜夜。老山兰以其坚韧的品格在硝烟中散发着沁人的芬芳,成为了老山战士的精神象征。
后來,为了纪念老山勇士们,以大无畏自我牺牲精神,高尚品质的小战士陈定书,部队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首歌曲,歌名叫《我爱老山兰》,现在这首歌就刻在老山主峰的石碑上,永远屹立在老山主峰。
【作者简介】
单国光,中共党员,湖南衡东人,出生于1960年4月4日。1979年10月从衡东应征入伍,服役于原昆明军区14军40师118团,服役期间曾参加过中越自卫还击作战,荣立过二等战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