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声
——来自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一线的反馈
【云蒙山人 报道】近日,新媒体宣传大使郭夏季、萧军实地探访了麻坪镇合兴村大学生暑期夏令营,对为期10天的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进行了回访。
正值志愿者们有序返回中,他们听到吴鑫宇同学和新媒体宣传大使的交流,纷纷加入到受访者队伍,岳帅、陈怡、刘湘媛、刘子钰、崔丽丽等志愿者参与了访谈。
就读于某职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大一的吴鑫宇是本镇学生,他较为全面的介绍了为期10天的志愿者夏令营活动开展情况。据他介绍,10名志愿者分三个小组参加活动。一组是支教小组,一组是助老小组,一组是文化小组。
吴鑫宇所在的助老小组主要了解老年人的生存现状、生活经验、生命阅历等,进行访谈和记录,整理完成后,由老人审阅,形成书面材料后筹印专门文集。
文化小组主要搜寻、探访农村的老物件的保存和使用现状以及相关故事,再征得主人同意的基础上,有序进行展品无偿征集,初步创办合兴村老物件陈列室。
来自汉中的志愿者刘湘媛参加的是支教小组。她们前期利用多半天的时间上门宣传大学生支教活动。由于开始稍晚,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参与了不同程度的集中学习。尽管如此,第二天还是来了10余名学生,且持续增加,学生最多的时候达到了37人。她们分中、小学两组开展活动,邢颖茹,孙锦璐她们负责给初中同学上课,刘湘媛和她们一起负责学生们的管理和学习指导。她们对孩子进行了理想教育、前途教育、国情教育以及小学初中学段的知识系统性展示和梳理。
问到吴鑫宇对这次活动的感受时,他显然是兴奋而激动的。他认为这样的活动确实困难重重,但仍然让志愿者们看到了暗夜里的微光,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看到了农村教育的希望。
志愿者刘湘媛坦言,洛南当地尤其是合兴村的现状和他们那里(也就是汉中)的差距是肉眼可见的。一方面,房子内部的破旧与外表有一定反差;另一方面,乡村的空心化比较明显,数量有限的中老年人人口都集中在田地中,整个村庄有时候这村庄有时候静的可怕。
但是,马永红和廉花睿老师让自己觉得充满了热血,尤其是马永红老师的学生时代,完全是“少年轻狂”的典范。她特别强调,“少年轻狂不是贬义词。”两人的师生恋和自然而然的恩爱与互助让人心生羡慕。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善有善报,福来福往。志愿者们一致觉得,为期10天的暑期夏令营志愿者服务经历,让他们增长了见识、磨练了意志、结交了朋友,是人生一次难得的经历,一笔宝贵的财富。
“如果可能,明年我还要再来。”志愿者吴鑫宇的真情流露,代表了全体大学生暑期夏令营志愿服务者的心声。

作者简介:萧军,祖居陕西商洛,自称云蒙山人。普通从业者,文学爱好者。有作品散见于纸媒和网刊。联系电话:13991446206(微信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