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编】包乾书
【主编】卓主松
【责编】明鸽 姚良辉 陈颂水 魏耀飞 陈颖桔
一溪风月,满纸情长…一条蓝溪,串起了鹤塘的岁月,也牵起了此刻的笔墨情缘。
《魅力溪边》的落笔,原是因那段在鹤塘的八年时光——溪边的晨雾、街巷的烟火,早已刻进日常;又蒙诗友相嘱,才敢将这些熟悉的景致与记忆,浅浅铺陈于文字间。于我而言,这不过是一份带着温度的回望,却未想引来这般珍贵的回响。
卓主松师兄以七律相赠,字句间既有对溪边风物的呼应,更有对往昔的记挂与赞许;陈颂水、陈颖桔二位诗友又依韵唱和,笔墨里的肯定与鼓励,让我既觉温暖,又深怀感念。他们笔下的“仁策”“恩德”“宏景”,是抬爱,更是沉甸甸的期许。
这些诗与文,早已超出了对一篇拙作的回应——它是诗友间的相知,是岁月里的回响,更是让我往后继续前行的力量。
谨以这些文字,连同这份心意,辑成此篇。感谢每一份懂得与鼓励,也愿这溪畔的故事,能在笔墨间,继续流转生香。
——明鸽 语于北京
魅力溪边
文/陈景明(北京)
蓝溪如绸
蜿蜒成历史的飘带
朱熹讲学的余韵
在笔架山下回响
书院的青瓦
驮着岁月的霜雪
思想的薪火
曾将长夜点燃
“一日教九斋”的传奇
化作千年不熄的月光
洒在溪畔
文明的根系
深扎进这片沃土
诗词书画是这里不老的灵魂
清风拂过街巷
掀起古今的涟漪
传统与现代
在此交织成绚丽的锦缎
每一块砖瓦
每一缕炊烟
都诉说着永恒的故事
代代相传
新路似银蛇
舞动着希望
一头系着宁静的山村
一头连着远方
坚固的堤岸
是忠诚的卫士
守护着晨昏的安宁
溪水如镜
倒映着村庄的蜕变
勾勒出时代变迁的生动画卷
晨雾为茶园披上薄纱
香菇撑开褐色的小伞
俏皮可爱
酒坊飘出醇厚的芬芳
醉了时光
村民眼角的笑纹里
盛满丰收的喜悦
汗水与耕耘
酿成甜蜜的诗行
日子在希望的田野上
熠熠闪光
古韵与新生深情相拥
清澈的溪水
唱着不老的歌谣奔涌向前
溪边 以独特的风姿
在闽东的山水间
续写着魅力传奇
永不停歇
七律 读陈景明师弟《魅力溪边》有感
文/卓主松(福建)
清澈溪流漾碧漪,莺歌岸柳唱繁枝。
曾经主政九衢耀,犹忆颂声千里驰。
众誉留传仁策日,庶言咏叹德藩时。
当年逐梦情鸿远,化作萦怀无愧辞。
依韵卓主松兄 《读陈景明师弟〈魅力溪边〉有感》
文/陈颂水(北京)
蓝溪似带动涟漪,凤岭梧高多好枝。
执政共夸仁政布,造田已是福田施。
曾经思远描宏景,此日吟成颂盛时。
留犊而今力耕作,悬鱼久矣有新诗。
依韵敬和卓主松老师《读陈景明师弟〈魅力溪边〉有感》
文/陈颖桔(福建)
二十年间忆旧时,总因恩德感怀思。
春风霖雨政声著,宏景蓝图规划宜。
继往开来筹善策,披荆斩棘举红旗。
倾情更是献余热,魅力溪边送好诗。

七律 依韵卓主松老师《读陈景明师弟〈魅力溪边〉有感》
文/包乾书(福建)
美丽溪边景物奇,垂杨犹记旧风仪。
曾经惠政融春水,不忘仁心化露滋。
九陌笙歌萦画栋,千家稻浪颂丰碑。
而今村寨重吟处,满目晴光尽是诗。
七律 溪边村礼赞
文/包乾书(福建古田)
美丽溪边村绕堤,粉墙黛瓦映蓝溪。
千寻驿道商夫过,万载廊桥学子挤。
酒曲香飘犹染野,果瓜甜沁亦融泥。
驰名最是诗书画,惹得九州游客迷。
读陈景明先生《魅力溪边》有感
文/陈家积(福建)
澹澹清流泛碧漪,蓝桥古渡有雄姿。
村涵晓色柳飞絮,燕舞晴空花满枝。
稻浪万重仓廪实,街衢十里画廊奇。
多情最是春溪水,日夜吟哦载雅诗。
扫码关注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