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和你去看看海
特约作者:饶晓辉
风从很远的地方来,带着咸涩的潮意,我站在窗前,忽然就想起你说过的话 ——“等春天的时候,我们去看海吧。”
那时的阳光正斜斜切过老槐树枝桠,你坐在我对面,奶茶杯上的热气模糊了镜片,你伸手去擦,指尖在玻璃上划出一道透明的痕,像极了海边退潮时留在沙滩上的浪线。我望着你睫毛上跳跃的光斑,轻轻应了声 “好”,声音轻得像落在纸页上的蝴蝶,却又重得像压了整个春天的期待。
海是我们共同的梦。你总说,城市的天空太窄,楼群像被刀切过的积木,而海的天空是倒过来的蓝,云朵是揉碎的棉絮,风里飘着星星的味道。我想象过无数次和你站在海边的场景:你会像孩子一样跑向浪花,裤脚被打湿也不在意;我会蹲在沙滩上捡贝壳,把最完整的那枚悄悄放进你口袋;夕阳西下时,我们的影子会被拉得很长,长到能缠住海浪的尾巴。
可春天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我们始终没去成海边。工作像藤蔓,缠住了脚步;生活像潮汐,涨落间淹没了约定。偶尔翻到手机里那张存了三年的海边攻略,地图上的标记都褪了色,你发来消息:“今年夏天,一定去。” 我望着窗外飘着柳絮的天空,回了个 “嗯”,喉咙却有些发紧 —— 我们已经多久没一起看过夕阳了?
某天下雨,我路过小区的池塘,水面上的涟漪突然让我想起海浪。雨滴砸在水面,溅起的小水花像极了海边礁石上的碎浪,我蹲在池边看了很久,直到有人过来问我是不是丢了东西。我摇头起身,裤脚沾了湿泥,突然很想给你打电话,说 “我们现在就去看海吧!”可最终只是把手机攥得更紧。
海还是要去的。哪怕要坐很久的车,哪怕要等很久的风,哪怕到了海边发现浪没有想象中蓝,沙没有想象中软。因为重要的从来不是海本身,而是和你一起看海的时光 —— 是你在我耳边说 “快看,那朵云像不像你上次做的蛋糕”,是我在你身后踩你的影子,是我们一起在沙滩上写下名字,又被海浪轻轻擦掉。
风又起了,带着更远的潮声。我收拾好背包,把那本旧攻略塞进夹层,给你发消息:“周末有空吗?我想和你去看看海。”
这次,我不想再等了。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