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散记(二)
文/刘学东
鲁朗小镇
(原创家在山河间2025—7—25山西)
这是一颗遗落在318国道旁、群山环抱中的明珠,静谧地散发着独特光芒。踏入此地,仿佛步入一个诗意盎然的童话梦境,令人心醉神迷,流连忘返。得益于广东省的倾力援建,小镇基础设施完善,新建的镇政府大楼兼具浓郁的藏式风情与现代建筑的恢弘气魄。
我们所在的扎西岗村,便坐落在鲁朗镇风景如画的贡措湖畔,被雪山和林海温柔环抱。村中楼阁错落,林木葱郁,溪水潺潺,经幡飞舞……这个曾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因地处古老的茶马古道而积淀了历史。相传唐朝文成公主途经此地,为其仙境般的风光所倾倒,欣然赐名“吉祥坡”,藏语便是“扎西岗”。随着318国道的贯通,它已成为沿线著名景点,而正在修建的川藏铁路将在此设站,未来的繁荣更令人期待。
这里,湛蓝的天空如宝石般澄澈,洁白的云朵似轻柔蚕丝。不远处的雪山巍峨壮丽,阳光为其披上耀眼的金辉。茂密的森林如同无垠的绿海,阳光穿过枝叶缝隙,洒下满地跳跃的金斑,宛如天珠落玉盘。成群的牦牛悠闲啃食着青草,憨态可掬的身影为静谧的森林注入了盎然生机。草甸上,缤纷的野花竞相绽放,宛若仙女织就的绚烂地毯。条条雪山融水汇成的小溪,唱着欢快的歌,跳着灵动的舞,潺潺流淌,清澈见底,最终汇入奔腾的雅鲁藏布江,远赴印度洋。
鲁朗的建筑风格别具一格。古朴的木屋与现代的小楼错落有致地分列小河两岸,质朴的木栅栏环绕着房屋,与周遭的自然环境浑然一体。这里既有浓郁的藏族风情,又透露出几分欧美田园的浪漫气质,宛如一处罕见的世外桃源,无愧“东方瑞士”的美誉。
我们下榻的桑吉民居,坐落于扎西岗村尽头,是一栋占地一亩多的独立三层拐角小楼。女主人桑吉,一位美丽干练的藏族姑娘,年方三十,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全家六口人,拥有四十多亩林地和五十多头牦牛。公婆负责看护山林、放牧牦牛和采挖药材,她和丈夫则专心经营着这家颇受欢迎的民居酒店,收入丰厚。我与柴总办理入住后,来到三楼兼具会客功能的餐厅。恰逢一对来自深圳的中年夫妇在唱歌跳舞,他们已是第三次造访鲁朗,每次都要在桑吉家住上几天,品尝山珍野味,畅饮清冽泉水,饱览雪山牧场,沉浸于高原之美。他们由衷感叹:“这里真是人间仙境,唯有大自然的美,才是人生的至爱。”
同样让人沉醉的还有当地的珍馐美味。藏餐以糌粑、青稞酒、牦牛肉、酸奶为主,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得益于邻近墨脱的地理优势,源自喜马拉雅山的珍贵皂石锅几乎家家必备。用这种石锅慢炖出的藏香猪、牦牛肉、野菌汤,香气四溢,鲜美无比。在三楼餐厅,目睹来自北京和上海的客人合点一大锅牦牛肉,就着甘醇的青稞酒,伴着桑吉助兴的嘹亮藏歌,那份生活的惬意与享受,当真令人感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第三日清晨六点,我们早早起身在村中漫步。此刻的小镇宛如出浴的仙子:朝霞染红天际,雪山缓缓“睁”开惺忪睡眼,松林仿佛在招手致意,格桑花含笑向我们“走”来,清澈的冰川融水哗哗流淌,藏家小院飘出祈福的桑烟袅袅。啊,美丽的鲁朗,神奇的藏乡!老伴难抑兴奋,翩然起舞,我连忙用手机捕捉下这动人的画卷。后来她将视频编成抖音分享,收获了不少点赞与好评。
出发的时刻到了。我们匆匆上车,来到扎塘鲁措湖湖畔(当地人亦称“鲁朗湖”)。这是援藏的广东省为美化环境,在鲁朗河上筑坝形成的人工湖。湖心佛塔静谧祥和,祈福的五彩经幡在风中哗哗作响。穿过景区大门,一座名为“妥顶”的铁索桥映入眼帘,桥上七彩风车随风轻旋,美不胜收。湖面虽不算辽阔,却异常宁静。清风掠过,泛起粼粼波光,蓝天、白云、雪峰的倒影在水中轻轻摇曳,构成一幅美轮美奂的水墨丹青。大家欢声笑语,踏上索桥,漫步湖边,载歌载舞,拍照留影,短暂而尽情地享受着这藏乡高原馈赠的天然之美。
再见了,美丽的鲁朗!不,若川藏铁路如期通车,我们定要计划一次川藏铁路之旅,再来感受鲁朗的绝美,再住一次桑吉温馨的家!那悠扬的汽笛声,必将再次唤醒这片静谧山谷的无限生机。

作者简介:刘学东,中共党员,平陆县计王村人。曾在平陆县委.县政府.县人大机关和乡镇任公务员。退休后受聘于一食品加工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