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兵的军旅情怀
作者:宋连生
播音:玄子
在新兵连的一次教育课上,一位老首长告诉我们:“你们加入的,是一支两次战胜美国英雄军队;是一支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伟大壮举的光荣军队;是一支如钢铁长城一样坚不可摧的强大军队;是一支忠诚于祖国、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的人民军队;是一支英雄辈出的神奇军队。”老首长的话,感动得我们心潮澎湃,热泪盈眶;自豪得我们不断抚摸鲜红的帽徽和领章,兴奋得我们跃跃欲试、摩拳擦掌、箭在弦上。
二万五千里长征,我军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壮举,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间奇迹。世界为之震惊,苍天为之感叹,大地为之动容。这是一群什么样的人,竞有如此不可思议的顽强毅力?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种,竞生长出比钢铁还坚硬的血肉身躯?这是一群什么样的灵魂,竞敢用如此宏伟的气魄憾天动地?著名美国记者斯诺采访了这场伟大的壮举后,断言:这是一支任何力量都不可战胜的军队,中国的未来必然属于他们。中国人民解放军把长征精神写在了历史上,让世界上所有的军事神话都相形失色。长征的更深刻久远的意义是,它向全世界宣示了我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民族气质和英豪气概,这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撼动的软实力。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抗美援朝战争,我军结束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让趾高气扬的美国人低下了高昂的头;让八面威风的美国人威风扫地;让美国人哀叹:“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对象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让他们几十年后的今天,说起那场战争,仍然谈虎色变。此后,美国人又发动了无数次战争,但始终不敢和中国军队正面交锋,因为他们被吓破了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我军智慧、胆魄、精神和意志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冠盖古今的民族文化、民族品质和民族实力的生动诠释。
山,刺破晴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这就是我们的军队,她的冠盖古今、超越时空的史诗,让所有的溢美之词都苍白无力,让全世界的明哲都叹为观止。
我退休的那天,部队领导给我们摆了一桌丰盛的欢送宴。端起酒杯,我们感慨万千。那酒的醇烈更激起了我们对火热军营生活的留恋。
是啊,军旅生涯中,有太多太多的情境让我不能忘怀:
在学校的阶梯教室里,几百名学员齐刷刷地立正向我行注目礼,值班队长庄重地向我报告,请示上课。几百双眼睛恭敬地关注着我一个人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这种威严,这种享受,我难以忘怀。
在学校大礼堂的大舞台上,校长亲自把“全军教书育人优秀教员”的奖章和证书颁发给我,一千多名学员长时间地为我热烈鼓掌。这份庄严,这份荣耀,我难以忘怀。
在全军最高学府国防大学的理论研讨会上,我的发言受到来自全军一百多所院校的同行们的赞叹,受到国防大学副校长中将的点名表扬。这份激动,这份荣光,我难以忘怀......
军营为我架起了登高的阶梯;军营为我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军营为我度上了生命的闪光。
这些情境荣绕在我的心中,挥之不去,聚蕴不散,我真的不愿意接受这份突如其来的悠闲。
然而,逝去的光阴不会倒转,它就像那潺潺的河水一样,“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老去,是每个人都逃脱不了的,亘古不变的自然辩证。归于平淡,也是每个人都无法绕开的人生归宿。
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话来说,军旅生涯使我在回顾过去的时候,没有因为虚度年华而后悔:
鲜花无悔,凋落于风雨,
因为它曾给人间带来美丽。
江河无悔,向东流去,
因为它滋润、丰饶了大地。
白雪无悔,融化于泥土,
因为它是报春的天使。
光阴无悔,悄然流逝,
因为它承载了梦幻的记忆。
生命无悔,默然老去,
因为它划出了闪光的轨迹。
然而,即使在颐养天年的生活中,我们的胸中仍然保留着挥之不去的军人情志:
暮年壮士,望战旗之高飘而雀跃;
伏枥老骥,闻鼙鼓之雷鸣而长啸。
【作者简介】
宋连生 退休军人。退休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政治理论教员,大校军衔,曾被评为沈阳军区优秀教员,全军教书育人优秀教员。退休后开始写散文和诗,先后在各种媒体发表作品五十余篇。
【主播简介】
玄子,本名郑玄珮,辽宁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辽宁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专家委员会成员,大连市语言艺术学会主席团成员,世纪文化朗诵艺术团签约朗诵艺术家。
曾参加过市、区组织的各种大型朗诵演出,能够驾驭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年代的作品,有着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和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