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5.语空
文/林水火(福建)
流水上的漂浮搁浅在酷夏河床
大鱼小鱼宿命的摆弄
深藏于眸光背后
填涂比划虚拟而真实的故事
赤裸的云朵擦肩而过
清晨的霞光携带着梦里的逆流
配合着天空耷拉的脸色
无声地播报最新受伤的结痂
摁住呻吟的呼吸
用翅膀抖动绿色的微笑
失聪的知了见底地掏心掏肺
不管是公地还是私下巷道
谢幕来自于海口的黑白修辞
冒泡新番站起来的记忆
落笔纸上刻骨铭心的草草了了
这首《语空》是一首充满隐喻张力与情感褶皱的现代诗,诗人以密集的意象编织出一片介于 “言说” 与 “空无” 之间的精神场域,字里行间藏着对存在、创伤与表达困境的隐秘叩问。
一、意象:在虚实之间搭建的情感迷宫
诗人对意象的选取极具私人化与通感特质,自然物与内心感受被揉碎后重新拼接,形成独特的视觉与情绪冲击:
第一节的 “停滞与疏离”:“流水上的漂浮搁浅在酷夏河床”,以 “漂浮物的搁浅” 喻指某种悬而未决的状态 —— 或许是未完成的心事,或许是被卡住的生活。“大鱼小鱼宿命的摆弄” 将自然现象人格化,暗合人在命运中的无力感;而 “眸光背后” 的 “虚拟而真实的故事”,则直接点出 “言说” 的矛盾性:我们试图用语言描摹的一切,本就是虚实交织的幻影。末句 “赤裸的云朵擦肩而过”,以 “赤裸” 消解云朵的轻盈,用 “擦肩而过” 强化疏离感,仿佛连天空的意象都带着某种不被触碰的孤独。
第二节的 “创伤与强韧”:“清晨的霞光携带着梦里的逆流”,将 “霞光” 的暖意与 “逆流” 的挣扎并置,暗示希望与痛苦的共生。“天空耷拉的脸色” 以拟人化的沉闷,为 “受伤的结痂” 铺垫情绪底色;“摁住呻吟的呼吸” 是对痛苦的压抑,而 “翅膀抖动绿色的微笑” 则是转折 ——“绿色” 象征生机,“翅膀” 暗含飞翔的渴望,这抹 “微笑” 带着隐忍的力量,像是在创伤之上强行绽放的生命力。
第三节的 “表达失效与记忆悖论”:“失聪的知了见底地掏心掏肺” 是全诗最尖锐的隐喻:知了本是盛夏的 “言说者”,却 “失聪”,其 “掏心掏肺” 便成了无人听见的呐喊,暗指语言在传播中的失效。“公地还是私下巷道” 拓宽了 “言说” 的场景,却更显呼喊的徒劳。“谢幕来自于海口的黑白修辞”,将 “谢幕” 与 “黑白修辞”(或许指非黑即白的评判、空洞的定论)关联,暗示被定义的终结;而 “冒泡新番站起来的记忆” 与 “落笔纸上刻骨铭心的草草了了” 形成强烈矛盾 —— 深刻到 “刻骨铭心” 的记忆,最终却只能 “草草了了” 地被书写,恰是 “语空” 的核心:语言永远无法穷尽记忆的重量,最终指向某种 “空”。
二、主题:“语空” 的双重叩问
诗题 “语空” 是全诗的灵魂,诗人始终在探索 “语言” 与 “空无” 的关系:
一方面,语言是 “填涂比划” 的工具,是 “掏心掏肺” 的渴望,是 “落笔纸上” 的尝试 —— 我们依赖语言记录、表达、联结;
另一方面,语言又是 “虚拟” 的、“失聪” 的、“草草了了” 的 —— 它永远无法抵达真实的内核,最终会在 “宿命”“创伤”“定论” 中走向 “空”。这种矛盾,让整首诗弥漫着一种清醒的无奈:明知言说终将落空,却依然忍不住 “掏心掏肺”。
三、不足:意象密度带来的阅读褶皱
或许是诗人情感浓度过高,部分意象的堆叠稍显密集,如 “冒泡新番站起来的记忆” 中,“冒泡新番” 的口语化与全诗偏内敛的基调略有割裂,可能会让读者在理解时产生短暂的滞涩。但这种 “滞涩” 也恰好呼应了 “语空” 的主题 —— 语言本就带着无法顺畅抵达的隔阂。
总体而言,《语空》是一首充满痛感与哲思的作品。诗人以敏锐的感知捕捉到生活中那些 “说不出” 与 “道不明” 的瞬间,用破碎而坚韧的意象,将 “语言的困境” 与 “存在的重量” 熔铸在一起,读罢如嚼橄榄,初觉晦涩,细品却有绵长的余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