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快讯(通讯员:杨良平)7月20日上午,绵阳富乐诗联书画院梓潼研习会组织院内会员近20人赴马迎(寺)村开展“追寻革命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主题采风活动。通过实地探访马迎革命烈士陵园,让红色精神在平仄律韵中焕发新的生命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精神力量。在翠柏掩映的马迎革命烈士陵园内,镌刻着红军烈士:李照川、刘广茂的纪念碑巍然矗立,1935年4月红军建立马迎乡苏维埃政府,李发忠任主席,张近成任副主席,李尧忠任游击队队长。红军在发动群众“打土豪、分浮财”时,组织施工队在马迎近内山涯、石碑、石壁上雕刻革命标语。其中在烈士陵园内的大石碑上面就有红军刻字“苏维埃区域是反帝国主义的根据地!苏维埃要严厉镇压反对穷人翻身、破坏穷人利益的反革命分子!苏维埃给工农穷人以自由,苏维埃反对拉夫抽丁等字样!随后采风团会员们在王亚明院长的带领下向烈士碑肃立默哀,会员们驻足碑林,凝视墓碑上的名字,仿佛回到烽火岁月,两位烈士在剿匪战斗中英勇牺牲,给后人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引发了诗人们对革命精神的深刻思考,现场有感而发的诗句脱口而出:“风中烈帜花间火,都是当年血与魂”
后采风团去参加了马迎地铭誌碑的揭碑仪式!
会上:王亚明院长、赵恒缘教授、楊良平会长、陈启光老师都作了重要讲话,对马迎的未来寄语了很高的希望,并赠送了字画及书籍!原马迎乡辖区,东接王河四根树,南邻宝石小茅寺,西至马鸣老龙场,北至碗泉(九曲山),蜀地依山傍水,不仅是革命老区!这里幅原辽阔、物产丰富、商旅发达。由于国家行政规划(撤乡并镇)把原马迎乡改为马迎村!乡人为了记住乡愁,由马迎村书记黄映江、黄枝友、杨良平、杨恒修、华厚德、苏星武、刘水明等组织刋石立碑,西南财经大学书法专职教授:赵恒缘老师上书(马迎)二字,梓潼籍诗人陈启光老师赋歌一曲。这块石碑,或许没有华丽的雕琢,却承载着沉甸甸的意义——它是对脚下这片土地的铭记,是对世代耕耘于此的先辈的致敬,更是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深情告白。
这片土地,曾见证过筚路蓝缕的开拓,也曾记录下春华秋实的喜悦;它听过清晨的鸡鸣犬吠,也见过落日下归人的剪影。我们马迎人祖祖辈辈在这里播种希望、收获幸福,用汗水浇灌出生活的模样,用坚守沉淀出独特的乡土记忆。地铭志碑的矗立,正是要把这些故事刻进时光,让后人知晓:我们从何处来,根在何处,魂系何方。
它不仅是一块碑,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我们与未来。愿它提醒我们,无论走多远,都别忘了这片土地的馈赠;愿它激励我们,像先辈一样,用心守护家园,让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继续焕发活力。
会后会员们用诗词抒写红色故事
,书画家老师们满怀热忱,以笔为媒、以墨寄情,共同抒写红色故事!活动现场墨香氤氲。会员们精神矍铄,铺展宣纸,饱蘸浓墨,围绕“不忘初心,铭记历史”等主题挥毫创作。
“红心向党”“永远跟党走”
引得村民们驻足欣赏、啧啧赞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