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斩龙记
楹联/李含辛
题记
邻居越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政治体制改革,举世瞩目。反腐不断深入,既“打老虎”,更“斩蛟龙”,让人叹服。
上联:
铁腕挥戈,深水擒蛟龙,利剑破冰清浊浪;铜墙铸盾,重拳伏虎豹,雷霆扫雾净乾坤。
下联:
丹心映日,高台斩鬼魅,寒光淬火炼真金;正气凌霄,长缨缚贪狼,铁纪如山定江山。
附录:
斩龙者说:李含辛《越南斩龙记》楹联的辩证美学
李含辛先生为越南反腐而作的《越南斩龙记》楹联,以"斩龙"这一极具张力的意象为原点,构建起一个充满辩证张力的艺术世界。这副楹联不仅是政治现实的文学映射,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正邪相生"哲学观念的现代演绎。
上联以"铁腕挥戈"起势,将反腐行动比作军事征伐,但随即在"擒蛟龙"的意象中完成从暴力到智慧的升华。"深水"二字尤为精妙,既指反腐工作的艰巨性,又暗合《易经》"潜龙勿用"的典故,龙本应潜藏深渊,今被擒获,恰显法网恢恢。"利剑破冰"的比喻更是将冷兵器时代的决绝与现代法治精神奇妙融合,冰层之下既有浊浪,亦蕴清流,这种矛盾统一正是东方美学的精髓所在。
下联"丹心映日"的意象令人想起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但李含辛先生将个人气节转化为制度建设的"高台斩鬼魅",完成了个体道德向集体意志的飞跃。"寒光淬火炼真金"一句堪称炼字典范,"淬火"既是物理过程,又是精神淬炼,真金之喻既赞反腐成果,亦讽贪腐本质。"铁纪如山"的比喻看似寻常,却与上联"铜墙铸盾"形成金属意象的复调共鸣,构建起坚不可摧的制度防线。
这副楹联最令人称道之处在于其"以暴制暴"的辩证逻辑。上联"铁腕""利剑"与下联"寒光""铁纪"形成严丝合缝的暴力美学闭环,但这种暴力绝非无节制的宣泄,而是"清浊浪""净乾坤"的崇高目的使然。就像《水浒传》中武松杀嫂时的"快意恩仇",暴力在这里成为实现正义的必要手段,这种道德两难恰恰折射出转型期社会的复杂心态。
在形式层面,楹联严格遵守平仄对仗的格律要求,却又在"擒蛟龙/斩鬼魅"这样的现代语汇运用中展现创新勇气。金属意象群(铁、铜、寒光)与自然意象群(日、霄、山)的交替使用,形成刚柔相济的节奏变化,这种对立统一的艺术手法,正是中国古典美学"阴阳和合"思想的生动体现。
《越南斩龙记》楹联的深层价值,在于它超越了地域政治的局限,升华为人类对制度正义的永恒追求。当我们在"蛟龙"与"真金"的意象转换中,看到的不仅是某个国家的反腐实践,更是所有文明对权力异化的警惕与矫正。这种跨越文化隔阂的普世关怀,或许正是当代楹联艺术最珍贵的现代性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