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花池
樊卫东
在家乡的村中央有座莲花池,高低错落的山石,星罗棋布地分布在池子里。山石形态各异,与我村“九道山岭九道沟”的村庄地貌高度相似。夏秋季节,来自村庄各个街道的雨水,将莲花池灌得满满的。倘若,雨水充沛,村庄街道的水会通过莲花池的溢流孔继续东流。在东阁的汇集处,再次流入东池。如果雨水源源不断地灌满东池,东池的水再经过溢流孔,流入东池沟泄洪道。自古以来,村庄的排水系统都是这样。因为全村的雨水,经过街道各处,汇集到一处——东池。所以,全村人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如今,随着村庄的不断扩大,再加上修房盖屋的影响,村里的雨水不再汇集一处。故而现在的人心,也没有过去那样团结了……
冬去春来,莲花池里的一汪春水喂养着村庄。栽瓜点豆、修房盖屋,无不从莲花池取水。尽管此时池水不足,莲花池也像母亲一样,用干瘪的乳头,哺育着村庄。虽然说奶水不足,也舍不得饿坏自己的娇儿……
随着夏天的到来,莲花池迎来水量最充沛的季节。就像攒足了奶水的母亲,开心地哺乳着自己的儿女。当第一缕阳光照亮莲花池时,三三两两的村姑,擓着盛满衣物的篮子,来到池边。在槌板“梆、梆”的声音之中,洗涤了衣物的脏物。在家长里短、插诨打俏的嬉笑声中,迎来一天的好心情。
时近当午,酷暑难耐。心急的男孩早已脱光衣服,一个猛子扎进池里。瞬间浪花飞溅,扑通扑通的游泳声填满整个池塘。酣畅淋漓玩水之后,趴在突出的池石上,静静地喘息一下,更是一种惬意的享受。
夕阳西下,归来的牛羊踱进池塘,如饥似渴地吸吮着池水,就像在宴席上痛饮美酒那样酣畅。

皎洁的月光洒满池塘,劳累了一天的汉子,也会在这里,洗净身上的泥垢。脱掉身上的汗衫,洗上一把。然后光着膀子,吸上几口旱烟,尽情享受着一天的美好时光。
夜深人静之时,也会有几个胆大的女人,三五成群,相互照告。跳入池塘,大胆地享受着戏水的快乐……
女人离开池塘之后,莲花池就像困得睁不开眼似的,在此起彼伏的哇声中渐渐进入梦乡。将白天的污垢,沉淀吸纳,以崭新的姿态去迎接明天的到来。
秋高气爽,瓜果飘香。人们将收获的籽麻捆在一起,就像竹排一样,漂在莲花池里。这时候她便有了灰土土的名字“沤麻池”“臭水池”。
冰封大地的时候,莲花池就像一个旱冰场。儿时的我们,在上面打三角、推䈰箍、抽陀螺、滑旱冰,成了我们童年的游乐场。
近日听老支书石春华讲,有年冬天,莲花池的冰面上,开成了朵朵莲花,十分好看,引来周边人们前来欣赏。盛景历时月余,前来欣赏美景的人络绎不绝,摩肩接踵。“莲花池”从此美名远扬……
莲花池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早以前,一个夏天的夜晚,一位老奶奶坐在房顶上乘凉,半夜里听到老池里有人在唱:“我在这里已等了三年了,明天中午有人来替我,我就要转生了。”结果第二天中午天气十分炎热,一外地男人要到老池里洗澡,老奶奶连拖带拽地硬是不让他到老池里洗澡,那男人很恨老奶奶,指责老奶奶多管闲事,不讲道理。到了第二天夜里,老奶奶又在房顶上听到了老池里的哭声:“没有人来替我了,我还得在这里再等三年。”那男人后来听说此事,还特意提着白面馍来感谢老奶奶的救命之恩。莲花池旁的庙宇供奉的“莲花圣母”,就是为纪念这位老奶奶而立的。“莲花圣母”管理的池塘里的各路神灵,佑护着村民的一方平安……
就在莲花池旁,还有一座明朝嘉靖年间,奉旨修建的一座古朴庄重的贞节牌坊,“旌表已故儒童樊景星之继配趟氏節孝坊”。
据《涉县志》记载:西豆庄樊家牌坊,明嘉靖时(1522——1566年)建。雕工最为精湛,青石抛光,四柱三门,术脚各有狮子背对,柱两面各刻楹联,坊上透雕鸟兽图案。
我听族叔樊玉良讲诉:牌坊分上下两层。坐西朝东,“后街”从牌坊石拱孔下通过。牌坊的东面,又有一条叫“前街”的道路经过。与石拱孔下的“后街”在牌坊东侧交叉。牌坊以西称“上街”;以东称“东底”。
牌坊的一层,石拱东西两边各有石狮威镇。石狮神态逼真,形态各异,活灵活现。每个狮子口含石球,石球闻风就会在狮子口中转动。招来孩童常骑在狮子背上嬉耍,狮子被磨得精光。沿石阶而上,牌坊的二层有御赐的匾额和石刻圣旨内容,还有一石棺等。牌坊东西两面各有石刻对联,二层正中刻有“圣旨”,其中一副是“仰事椿萱堂上承欢婦代子;俯栽蘭桂庭前垂训母为师”。向世人说明了牌坊表彰的女主人赵氏夫人的贞操节守事迹。二楼勾檐、筒瓦、脊瓦全部是精心雕刻的石头。精工细做,甚是精美和威严。
村里至今流传习俗,除该股姓樊人家外。婚、丧队伍不从牌坊石拱孔下经过,免受石棺胯下穿过。全体队伍都走“前街”,绕过牌坊。暂不论烈女忠贞,是否合理;也不说封建礼制对人性的摧残。单就说这一建筑本身,构思巧妙,精雕细琢,足以显现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巧夺天工的技艺!也是留给子孙后代的一幅杰作。
行文至此,让我用村里一位文学小妹牛栓叶的文字“我爱奔腾不息的长江,我爱气势磅礴的黄河,我爱汹涌澎湃的大海,我更爱承载一年四季的村中老池”收尾吧……

作者简介:樊卫东,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邯郸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铁厂有限公司炼钢厂员工。痴迷文字,爱好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