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都会被看见
安万秦腔唱响农村生活,
直播带动乡村振兴
——题记
在西北的广袤大地上,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西北秦腔王”安万。他之所以赢得大众的认可与支持,不仅源于对传统文化艺术炽热而执着的热爱,更源自骨子里那份不向命运低头的倔强精神。正是这两股力量的交织,共同铸就了今天的安万。
黄土高坡上的生活充满艰辛。这里的人们出行靠双脚,吃饭靠天收。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农民们常常焚香祷告、三跪九叩,寄托对神灵的敬畏与希望。每年的祈雨庙会和年节唱大戏,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仪式。尽管关于神灵鬼魂的说法众说纷纭,但秦腔所演绎的忠孝节义故事,却深深影响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他们心怀敬畏,行善积德,始终坚守着为人处世的底线。
在这片古老而苍凉的土地上,唯有秦腔那雄浑悲壮的声腔,能与辽阔的山川梁峁相抗衡。它不仅是黄土地儿女对生活的呐喊,更是他们对未来的寄托与信仰。秦腔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在贫瘠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成为他们精神世界中不可替代的支柱。
安万出生于“苦甲天下”的甘肃会宁县老君坡乡。自幼脸上患有血管瘤,饱受冷眼与排斥,童年孤独而艰难。命运的转机出现在一次村中唱戏时——一位演员临时缺席,他毛遂自荐登台救场,竟意外赢得满堂喝彩。那一刻,他第一次感受到被认可的温暖,也从此与秦腔结下不解之缘。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12岁的安万毅然辍学,全身心投入戏曲学习。他虚心求教,刻苦钻研唱腔与表演,练就了宽厚激越的嗓音与扎实稳健的舞台功底。段兴华等老一辈艺术家评价他:“安万的秦腔大合唱,不仅是艺术的展现,更是情感的爆发与文化的传承,让古老的秦腔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皇天不负有心人。”安万的努力终得回报,被尊称为“西北秦腔王”。他深知,自己的使命不仅是传承秦腔艺术,更是让社会底层百姓的生活被看见,让困顿中的人们重燃希望与勇气。
成名之后,安万带着剧团走进陕西西安,开启了一场“朝圣之旅”。面对质疑与非议,他始终心怀敬畏,只为求得真知灼见,将秦腔艺术发扬光大。他坚持守正创新,让传统与时代接轨,使秦腔焕发出新的活力。
“文艺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展繁荣;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安万和他的团队用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男女老少纷纷爱上秦腔,传唱秦腔,成为新时代的文化风景。
“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谁曾想,那个曾经被嘲笑的花脸少年,如今竟成为秦腔界的领军人物。他顺应时代潮流,借助直播平台,让更多人看到黄土高坡上的真实生活,也点燃了乡村振兴的希望。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乡村振兴早已不只是口号,而是行动。越来越多像安万一样的“新农人”,借助网络平台,推广家乡的风土人情与特色农产品。传统与现代交融,文化与经济共振,黄土地上的绿色有机食材正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正如沂蒙二姐吕玉霞所说:“新农人带着技术,老农人赋能经验,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相结合,田间地头新文艺,平凡大众展风采。”未来,我们要让土地释放更大价值,让农民成为营销的行家里手,让农特产品搭上直播电商的“快车”,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
--------
安万的故事,是一曲奋斗与坚守的赞歌。从黄土高坡的贫瘠土地走出,他用秦腔传递情感、传承文化,更以坚韧不屈的精神赢得尊重与认可。他没有被命运击倒,而是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更难能可贵的是,安万没有止步于个人的成功,而是将目光投向广袤的农村大地。他借助直播平台,让秦腔艺术焕发新生,也让乡村生活走进更多人的视野。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文艺为人民而生”的真谛,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个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时代,安万不仅是一位艺术家,更是一位“新农人”。他以文化为纽带,以科技为桥梁,带动乡亲、传播价值,让古老的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都会被看见,每一份坚守与创新都将点亮希望的光芒。
——编辑简评/胡成智
【作者简介】魏碧霞,女,80后,笔名碧绾,甘肃会宁人,现居通渭。定西市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三区”人才,现任通渭县旅游服务中心职员。作品发表于《学习强国》《如意甘肃》《甘肃经济日报》《神州文艺》《黄土地》《中国甘肃网》《新定西》《祖厉文苑》《通渭文联》《新通渭》等多家报刊及网络平台。
风吹麦浪,一年过半。
接下来的日子,别让自己太闲,
好好努力,静待收获。
The wind blows the wheat, half of
the year. In the following days, don't let yourself too idle, hard work,
wait for the harvest.
芒种到了,仲夏夜之梦开始了,柔软的晚风,闪亮的星,雪白的栀子,金黄的杏儿,他们都在讲述着这个夏天该有的故事...
布谷远鸣叫,云雀高声唱,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今日芒种,忙有所获,不负耕耘。
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
在民间,一些地方流传着芒种日“送花神”的习俗。绚丽的夏花此时渐渐零落了,层层叠叠浓淡不一的绿色,成为芒种的主色调。人们依依不舍地饯送花神归位,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的相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