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绍钟讲讲伏天
十几年来我逢节气必讲,近些日子好友们常问我伏天到了,并网上常传2025年的三伏日期,可详情不知,让我讲讲,那我就不客气把我自学节气的有关知识讲讲供好友们参考。
我们首先应了解一下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个伏,这三伏天是在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起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首日。庚日的“庚”字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第七个庚字,庚日是在每十天重复一次。 伏天的起讫时间每年都不尽相同,大致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具体是怎样计算的呢?我国流行的“干支纪日法”用天干与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今年初伏:7月20日-7月29日(10天)。
中伏:7月30日-8月8日(10天)。
末伏:8月9日-8月18日(10天)。
出伏:8月19日。
借此机会再多讲几句,关于三伏期请不要喝冰镇一类的水饮和食物,会使寒气入侵不能排出,冬天之所以怕冷、脚凉都是三伏天不注意导致,要想使体内的寒气排出,坚持在伏天喝热水,姜枣茶等,按时睡觉,泡热水脚,经络按摩等养生方法。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人容易生病,要注意养生。一般来说,头伏又有“歇伏”、“洗百病"、“贴伏膘”的说法。以前人们生活条件差,苦夏胃口不好,入伏时正好收完麦子,吃饺子就改善生活了,二伏吃热汤面,使身上发汗,可去除体内潮气和暑气,三伏已是秋天了,吃饼和鸡蛋可补营养,另方面是要送走伏天,所以代代相传“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等。另在这40天里是一年气温波动最频繁的时候。“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极易导致血压波动心血管疾病爆发。为此绍钟虽越讲越多不愿收笔,但最终目的,望好友们了解大自然季气规律,尊重科学,爱护自己。
另再补说一下民间经验俗话,在古时候把奇数、单数、单日子喻为阳,为雄性的代表;把偶数、双数、双日子誉为阴为雌性的代表。当然,这就是阴阳结合,才产生了宇宙,才使得生命繁衍,才使得万物平衡,才称之为好。
今天2025年7月20日【农历六月廿六】今年是母伏还是公伏?单数为阳,双数为阴。如果入伏这天的农历尾数是双数,则为“母伏”;反之如果入伏这天的农历尾数为单数,则为“公伏”。今年的入伏时间为7月20日,对应的农历为六甘六,廿六为双数,看农历为准,所以今年是“母伏”。那么为什么要分“母伏”和“公伏”呢?这是因为可以根据这天的天气情况,来预测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天气。俗话说“雨淋母伏头,炕头起蘑菇”,说的就是如果入伏这天是母伏,这天下雨的话,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雨水就会比较多,过于潮湿天气使炕头都长出了蘑菇。俗话说“雨淋公伏头,晒破狗舌头”,这句话意思也很好理解,说的就是如果入伏这天属于“公伏”,这天下雨就意味着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异常炎热,连狗舌头都晒破了。我们的祖先们根据入伏的公母,来预测接下来的天气,这是老祖宗的经验总结。今年是母伏,那么雨水会比较多,天气不会像公伏那么炎热。
好了,停笔了。望各地朋友安康幸福快乐!要活好当下。再随笔写几句,对好友们祝福:
伏天节气已来到
阳光炎热在普照
向友问候祝福绕
做好防晒要记牢
烦闷不快把丢抛
心态平和很重要
暑热渐渐也消掉
快乐紧紧来拥抱
祝友伏天身体好
愿友自在又逍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