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由心生:面善的人好运
王庆元
一个人的面目与生俱来,面相是后天形成的,它既是内心的外显,也是生活的投射。一个人的性格品德,心态气质,往往在面相上一眼就见了底。
相由心生。
人的面目有美丑之分,有凶善之别。心不一样,面相不一样。恶人有恶相,善人有福相,小人有刁相,贵人有贵相。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美丑,所有的一切都有迹可循,一个人的面相,其实就是内心的样子,心是什么样,脸就是什么样。面相是心相的集合,是内心生活的写照。一个人的脸,就是一个人价值的外观。它不仅藏着你的生活,更藏着你正在追求着的人生。所谓岁月,不过就是生活把你经历的一切、你内心的存在悄悄地刻在你的脸上,你的长相反映出你内心的模样。面相不单纯是长相,更能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素养以及为人处世的原则。一个人,慈眉舒展,眼神干净,总是与人为善,一团和气,嘴角含笑,给人的感觉就是如沐春风,这就是面善。宽厚的人多半一脸福相,性情柔和的人,面相柔和美丽。好看的面相,不是五官肤浅的精致,而是剥离外表之后的素养,是灵魂的模样。如果心中有阳光善良,长相就会变得让人舒心喜爱。反之,若心生丑陋邪恶,长相也会变得惹人反感和厌恶。一般来说,尖嘴猴腮的面相,给人的感觉会是算计精明。跟这样的人待在一起,要谨慎一些。品行不端行为狡诈的人,鼻子和眼睛会让人一看就有不舒服的感觉。工于心计,爱弄是非的
人,一脸刻薄相。咄咄逼人,一脸阴气的人,就是凶相。心怀鬼胎,损人利己,自私狡猾的人,肯定很不耐看,甚至丑陋。即便侥幸生得一副姣好的容貌,也会在脸上逐渐显现出令人生厌的地方。一颗阴暗的心,托不起一张灿烂的脸。一个人的面相外表是他内心的图画,表达并揭示了他的整个命运特征。
面善的人会有好运。
摄影师荒木经惟说:“脸是最赤裸裸的,我拍摄过成千上万张脸,我一看脸就能知道,那个人是怎么生活过来的。”此话确有道理。面相,最能暴露一个人的生活状况。开朗的人,喜欢以笑待人,放松眉头,嘴角上扬。幸福秘方正是他脸上的微笑。心情洒满阳光,才会面容和蔼、眼睛明亮。笑口常开代表着豁达阳光,代表着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在他们身上,散发着温暖与正能量,给人感觉励志与上进,和善与亲近,让人心生欢喜。他的微笑,无论在任何时空,都是直抵心灵的。面带微笑是他的不卑不亢,是他的文明教养,是自信,是亲善,是平易近人,是灵魂的高贵。这样的人甭管遇见什么事,都能往好的一面看。对待这个世界足够积极,这个世界也自然会对他足够善待。爱笑的人,命运都不会差,生活中有福的人,过得好的人,一定不会愁眉苦脸。好心情才会接福迎祥,感召到好运。看一个人若是慈眉善目,脸上总是挂着微笑,甭问,他一定是悄悄地在心里修篱种菊,而那些獐头鼠目和整日愁眉紧锁的人,无论怎样,总好不到哪里去。
面善的人更成功。
面相就是门面,面相给人什么感觉,很大程度上决定以后的发展。很多时候,我们都说不要以貌取人,但生活中,却一再证明以貌取人是有道理的。林肯当美国总统时,有人举荐一个人担任政府教育官员,他的资历和学识都不错,身边的人也觉得此人不错。林肯要求见见他。见面后,林肯当即认为他不能被录用。举荐者十分奇怪,只不过是见了一面,怎么就说不可录用呢?于是他和好奇的人便去询问原因,林肯给了他们这样一个答案:“我不喜欢他的长相。”这时他身边的人也惊呆了,问道:“一个人长得不好看,也是他的错吗?”林肯说:“他满脸愁容,头发乱糟糟的,没有打理,衬衫也皱巴巴的,可想而知他对外表并不看重。一个人40岁以前的脸是父母决定的,但40岁以后的脸却是他自己决定的。他要为自己40岁以后的长相负责。”推荐者依然不解,林肯说:“一个人的素养、品德、气质都会刻在脸上,而他的脸让我感到非常不舒服。”林肯的看法是对的。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很多时候,美丽善良与否,是从看到人以后心里才生出来的。内心善良,慈眉善目的人,呈现的是福相,他们举止大方,有修养,与这样人相处,如沐春风。莎士比亚说:“外在的相貌是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一个真实坦荡的人必然气质也是端庄美丽的,眼神都会放光。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总是清清楚楚地写在脸上。一张阳光的脸,总会打动很多人。心存善良,对人温和,待人宽厚,哪怕外表普通,看起来也会赏心悦目。内心邪恶,善于算计的人,呈现的是一副凶相,他们工于心计,自私自利,与这样的人相处,如坐针毡。一张脸的美丑,我们无法选择,但是一张脸是否阳光,却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实现的。
面善的人有贵人缘。
《论语•里仁篇》说:“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做伴。清代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故事:李鸿章曾带三人求见曾国藩,请他提拔。曾国藩只看一眼,便做出了判断。他说:“左边的那位忠厚可靠,可派他供应军中粮草;中间的人阳奉阴违,勉强能做些无足轻重的事;右边那位是个将才,好好培养可堪当大任。”李鸿章很惊奇,问:“老师您是怎么判断的呢?”曾国藩说:“三人见我从从门前经过,左边那个始终眉目低垂,态度恭顺,可见是个老实人;中间的人表面恭敬,可等我一走便左顾右盼,可见是个阳奉阴违的人;右边那位眉目清正,可见气度不凡,将来成就不在你我之下。”曾国藩因善于识人而闻名天下。他曾写下《冰鉴》一书,其中总结“相人”的经验: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所谓眉目清正,就是我们常讲的五官端正,眼神清澈,能看出此人本性正直善良。这位因为“面善”脱颖而出的将才,便是日后的台W巡抚刘铭传。看人先看脸,通过一个人的面相,可以看出他是善是恶,透过他的五官,特别是那双干净的眼睛、清澈的目光。什么样的人目光清澈?如孩童般没心机的人,眼神里没算计的人,热心帮人待人厚道的人,他的眼神总是温和的,让人分外亲切踏实。从人的一双眼睛里,能让人看到其根植于内心的善良流溢出内心的光彩。善良人的面孔总是慈祥的温和的。从他的脸上很难看到怒气凶相,这是因为他与人与事大都无嗔。一个人能做到无嗔,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境界。面上无嗔是修养,口内无嗔是妙语,心内无嗔是净土,意内无嗔是道场。从一个人的脸上也能看出其是豁达乐观,还是狭隘忧郁。心胸似海之人,脸上常带笑容,眼中常见风景,胸中常存美好,心里常漾幸福。心胸狭窄之人,脸上常见阴郁,眼中常见忧愁,胸中常有怨气,心里常积烦恼。心胸狭小,祸之根也,胸怀宽广,如福之门也。就像《西游记》里的唐僧,是一位慈眉善目、心地善良的高僧,不论是人,是神,还是妖,见到他都愿意靠近、喜欢他。显得和善秀美的人,一定品性单纯善良,这是长期心与行为的修炼在脸上的投影。
面善的人自有光芒。
罗素说:“一个人的脸,就是一个人价值的外观。它不仅藏着你的生活,还藏着你正在追求着的人生。”内心慈悲善良,有悲悯情怀的人,总是以一张平静、和善、温暖的面孔出现在你的面前。这种人,往往让人一见如故,留下好感。他让人越看越顺眼,并喜欢与其接触,有亲和力、吸引力、感召力。倘若一个人内心丑恶,性格乖张,脸色阴沉,再貌美如花,也会令人反感不适。一个人长得好看和看起来舒服是两码事。前者,是从娘胎里生而带来的外表;后者,则是这个人的心性品行、精神状态的内在综合素质的体现。只有美好的品行、道德、修养,才能塑造美好的形象。一个让善良成为开在心上不败之花的人,他们做过的好事、善事,动人之处都会存在心里,心若美好,自有光芒。这种光芒,带着一份恬静,带着一份信任,带着一份温暖,带着一份力量。正如《礼记》中所说:“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而自私自利、狡猾、爱算计的人。即便乔装打扮,粉墨登场,给人乍看一眼似乎有点漂亮,但经不住细看,再多看一眼,不由就会对其产生“妖气”之厌。一切美好,都植根于内心福田。有的人相貌平平,却深受人喜欢;有的人脸蛋漂亮,却招人厌弃。一个人慈祥的外貌面相实际是他内心做人的品相,更是他的处世态度与修为。一个不爱笑的阴人,笑起来一定十分勉强,让人觉得别扭。一个表里不一的人,眼神时常闪烁不定,因为心是虚的。一个阴险狡诈的人,脸上布满了阴气,即便是笑,也是冷笑。一个情绪稳定的人,眉头必定是舒展的,任凭世事再烦琐,也扰乱不了他们平和的样子。一个内心充满阳光的人,嘴角上总是挂着微笑,面如春光,温暖可近,坦荡自若,脸上积淀着光泽和自信。
面善的人家庭和睦。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中讲:“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人生在世,修为的深浅,德行的高低,都可以从面相上看出来。有智慧,德行高的人,总是面容和善,面带微笑,为人随和,即使是遇到烦心的琐事也总能一笑了之。一个人内心善良,懂得包容他人,体谅他人,不责怪,不抱怨,自然会仪表端庄,眉眼舒展,常带微笑。他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一种友善温暖的磁场。这样的人,总是让人忍不住亲近,不容易产生矛盾和纠结,家庭必然和睦。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农户,过年的时候妻子拿出攒了很久的钱,让丈夫上街买肉。赶集途中,钱不小心丢了。回家的路上,丈夫依旧哼着歌,没有丝毫担心的样子。邻居不解地问道:“钱丢了,没买到肉,不怕你妻子抱怨吗?”丈夫笑笑说:“我的妻子面容和蔼,从不会乱发脾气。”果真,妻子听后,只是笑他不小心,便不再计较。正是因为妻子面相厚道,做事不计较,遇事心态好,才会夫妻和睦,儿女孝顺。后来,他们家越来越兴旺,成为当地子孙兴旺、家业兴隆,家庭和睦且最富裕的人家。
面善的人通透。
一个自带贵相的人,必定是经历过生活的大苦大难,从中汲取了人生经验教训,在一次次委屈中撑大了格局。那些布满沧桑甚至艰辛的慈善面孔,是由于在他们生命之中积淀了更多的信息,蕴含了更为丰富的人生故事。那面孔上的每一处起伏,每一道褶皱,无不来自风雨的雕琢、命运的塑造,向我们诉说着种种拼搏中的胜利和失败,逆境中的无奈和坚忍,乃至历尽沧桑而归于平淡的通透与释然。艰辛而面善的人,从来不因鸡毛蒜皮而生气;从来不因他人缺点而较真;从来不因人心凉薄而改变。纵然容颜缓缓老去,但眼神依旧温暖而明朗,日子越过越好。他们的人生是“笑中有泪,泪中有笑”的,到了晚年,他们会笑着讲述出自己的人生故事。
面善,反映了一个人的善心和修炼的精神气质。叔本华说:“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因为嘴巴说出来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的是思想的本质。”一个内心善良慈眉善目的人,呈现出的必是福相。而一个刻薄的人,绝不会有宽厚菩萨的样子。一个奸诈的人,目光怎么也不会清澈。一个心胸狭隘的人,双眉之间不会像河流那么开阔。一个心地邪恶凶险的人,他的面相绝没有委婉,脸上也绝不会有温和的慈祥。说一个人“耐看”,这个“耐”字也是忍耐的耐,经受得起,承受得住,从内到外,散发出的气场和光阴对垒着,纵使年华老去,皱纹里也会望得见笑意盈盈而给人舒服得体的印象。一个人给人“耐看”的感觉,是说你虽然生得不漂亮,没关系,这“耐看”给了你温暖的庇护,它让你聪慧、善良、勤劳、朴实、和气……所有美好的词语都会奔向你。
从古至今,千百年来人类证明了这样一条真理:面善永远都来自于心相,好的心相永远都来自品德的修行。一个人无论什么年龄,只要始终善良,即使平凡的相貌,亦能在岁月中被打磨得闪闪发光,再普通的面容,也会因为满脸善意而变得美丽。我们大多数是最普通最平凡的人,不贪婪幸运的好看,不奢求拥有更多的好看,唯愿踏踏实实修炼自己,耐看一点,再耐看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