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边星河映霜雪
文/叶志权
第一章:豆蔻梢头
建安三年,正值春分时节。此时的洛阳城,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绝美画卷。洛阳城东的堤岸之上,杨柳依依,那细长的柳枝宛如少女的青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柳树上的柳絮已然成熟,千丝万缕的柳絮如同轻盈的精灵,乘风而起,在空中肆意飞舞,远远望去,恍若漫天飞雪般壮观。
在这如梦如幻的美景之中,一位十六岁的谢家女郎出现在众人的视野里。她身姿婀娜,手执一柄泥金纨扇,迈着轻盈的步伐款款过市。她所穿着的湘裙,乃是用上等的丝绸精心缝制而成,裙上以银线绣着精美的蝶恋花纹。随着她的步伐,那些花纹时隐时现,仿佛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在青石板上曳出三寸春光,为这古老的街道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
她的头上,鬓边插着一支累丝金步摇。那金步摇工艺精湛,造型精美,其上的流苏在她走动时轻轻颤晃。在午后那灿烂的艳阳照耀下,流苏反射出璀璨的光芒,碎成点点星河,美得让人移不开视线。
街道上的少年郎们,看到这位美丽动人的谢家女郎,顿时都为之倾倒。他们不再像寻常那样只是掷出瓜果表达心意,而是纷纷掷出系着红绳的羊脂玉连环。这羊脂玉连环温润细腻,散发着柔和的光泽,每一个都价值不菲。在当时,羊脂玉可是极为珍贵的物品,少年郎们此举,分明是《诗经》中“投我以木桃”的当世演绎,他们用这样贵重的礼物来表达对谢家女郎的倾慕之情。
而最让闺中姊妹们艳羡不已的,当属崔家公子的举动。崔家公子风度翩翩,才华横溢,一直对谢家女郎情有独钟。他每日都会遣小厮快马送来西府海棠。那西府海棠娇艳欲滴,带着清晨的露水,花瓣上还隐隐映着晨光中公子亲手采摘时留下的指痕。每一朵海棠都饱含着崔家公子深深的爱意,谢家女郎收到这些海棠时,心中也不禁泛起层层涟漪。
第二章:菱花暗换
她的闺房布置得典雅精致,其中有一个黄花梨梳妆匣,那是她最为珍视的物件之一。梳妆匣里珍藏着三样宝贝。第一件是波斯商队带来的青金石螺子黛。这种螺子黛产自遥远的波斯,色泽浓郁而纯正,是当时极为稀有的化妆品。它被放置在一个精美的盒子里,散发着神秘而高贵的气息。第二件是装在掐丝珐琅盒里的岭南胭脂虫。岭南胭脂虫所制成的胭脂颜色鲜艳,持久度高,是女子们化妆时的佳品。那掐丝珐琅盒工艺精湛,盒身镶嵌着各种精美的图案,与胭脂虫相得益彰。还有一面能照见鬓丝微毫的方丈镜,镜框上刻着“长相思”的篆文。经过岁月的摩挲,那篆文已磨得发亮,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漫长而深情的故事。
永和七年的重阳节,这原本是一个登高望远、赏菊祈福的节日。她像往常一样坐在梳妆台前,手中握着狼毫笔,正仔细地勾勒着时兴的涵烟眉。当她不经意间看向铜镜时,却发现了第一根白发。那根白发在乌黑的鬓发中显得格外刺眼,仿佛是岁月悄然留下的痕迹。一瞬间,时光仿佛倒流,铜镜忽然映出二十年前上巳节的曲江畔。那时的她青春年少,美丽动人,而那个蓝衫少年则风度翩翩,才情出众。少年手执毛笔,温柔地为她描着远山眉,两人的眼神交汇,充满了爱意与甜蜜。
如今,时光荏苒,二十多年过去了。鲛绡帐上金线绣的并蒂莲,曾经鲜艳夺目,如今却渐渐褪成月白色,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然而,枕函里那封写着“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的婚书,却依然保存完好。那松烟墨迹在岁月的沉淀下愈发温润,就像他们之间的感情,历经风雨,却愈发深厚。
第三章:红罗帐暖
会昌二年的冬夜,外面寒风呼啸,大雪纷飞。而屋内,地龙烧得太旺,使得整个房间温暖如春。连鎏金熏笼里的苏合香都格外馥郁,那浓郁的香气弥漫在整个房间里,让人感到无比惬意。
老侍郎坐在床边,将药碗搁在缠枝莲银托上。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关切,看着夫人布满寿斑的手,忽然轻轻地握住。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温柔,缓缓说道:“还记得平康坊的卖花声么?那时你总嫌茉莉太俗。”
夫人微微一愣,思绪瞬间回到了多年前。那时的他们年轻气盛,充满了活力。平康坊的街道上,卖花声此起彼伏,各种鲜花争奇斗艳。她总是对茉莉不屑一顾,觉得它太过俗气,而老侍郎则总是宠溺地看着她,陪着她挑选其他的花朵。
帐外,风雪怒号,仿佛一头凶猛的野兽在咆哮。那凛冽的寒风吹折了院里的老梅枝,发出“咔嚓”一声脆响。然而,帐中却温暖而宁静,仿佛回到了那个买尽长安花的午后。那时,老侍郎骑着五花马,英姿飒爽。她则抱着满怀的魏紫姚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些娇艳的花朵将马鞍都压得倾斜,他们在街道上缓缓前行,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她笑时露出缺了的门牙,模样有些可爱。而老侍郎眼角的皱纹里,还藏着当年那个偷掀轿帘的少年模样。夜半私语时,老两口还在争论四十年前究竟是谁先动的心。他们的声音轻柔而温暖,仿佛回到了年轻时的热恋时光。鸳鸯锦被下,他们的小指悄悄勾着,那轻轻的一勾,仿佛锁住了他们一生的承诺,倒比当年洞房里的合卺酒更甜三分。
作者简介:
叶志权,曾用笔名:寻梦今生、实心木。四川成都人,现居贵州省凯里市。中国铁路作家分会会员,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老年诗书画协会贵阳分会会员,名篇•金榜头条文学艺术网贵州省文学社社长,喜好文学,业余撰稿,钟情于诗词歌赋、散文随笔。喜欢岁月的回眸,细心体会生活的点滴,在流年的风景中记载心灵印记,享受每一个平凡瞬间。
赵文碧,四川省青神县河坝子人,三苏文学社社长、主编,擅长写散文与地方传说,代表作品有《火烧玉蟾寺》、《丞相敬师》等,作品常见于《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江山文学网、都市头条、金榜头条、美篇、百度等。
三苏文学将在每年年底评选当年三苏文学的优秀作者,按投稿量、浏览量、评论数、获精次数、上红榜各占25%,前三名将获得精美荣誉证书及至尊奖杯,并同时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都市头条、金榜头条、今日头条、百度等平台广泛颁布彰显荣耀,到时可以做现场颁奖活动。欢迎文学老师们踊跃参加、积极支持、互相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