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震撼 天马浴河
——新疆纪行(八)
葛国顺
走进新疆昭苏,是一个让人心驰神往的地方,犹如踏入一个人间仙境。无论是飞扬的马鬃、奔腾的马群,还是那片广袤的草原,都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意义与传承的魅力。对于任何一位热爱自然与历史的旅行者来说,来这里感受“天马浴河”震撼的壮丽奇观,它向你展示无与伦比的自然美景和马文化的深厚底蕴,绝对是一段不容错过的旅程。

乙巳蛇年 6月23日,是我们入疆旅行的第七天,按事先计划,观赏了空中草原那拉提后,便直奔昭苏河畔的看“天马浴河”的表演。山区天气特别怪。那天我们从宾馆出发时天气尚好,到了景区老天变脸,大雨没关盖脸地哗哗地下,我们只得临时置办了雨具和经过草地必穿的雨鞋。走出车外,迎面而来的就是微风拂过草地的温柔,还夹杂着清新的马粪味。站在昭苏河的岸边,远眺那一望无际的草原,视线穿过微微起伏的草浪,延伸到天边。不一会,天空突然转晴,真像小孩的脸。湛蓝的天空中,云朵如同雪白的棉花一样轻柔。当阳光洒在昭苏的土地上,草原如同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海洋,微风将草浪推起,形成一波波涌动的美景。在这里,时间仿佛慢了下来,每一瞥都能感受到生活的惬意与自然的和谐,这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无数追梦者的归属。
来到特克斯河畔,站台上顿时坐满了人,都在期待着目睹马群奔腾入水的壮观场面。 终于,牧人的号令声打破了草原的宁静。随着一道鞭子的响声,马群如潮水一般奔涌而出。它们那身姿矫健,鬃毛在风中飞扬,仿佛每一匹马都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就在这一刻,它们像是被释放的精灵,奔向特克斯河,那瞬间的画面极为震撼。一群骏马在河水中奔驰,背景是蓝天白云,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原。据说,表演的都是本土的5个伊犁马种,有12匹骏马。当那些粽黑色的马冲入河中的一刹那,马蹄重重落下,水花四溅,阳光透过水珠折射出五彩的光芒。正常表演要有四个来回。由于刚刚下雨,河水陡涨,骏马在河水中奔驰显得有点吃力,个别马想偷懒,站在水中观望。人们纷纷举起长枪短炮,快门声如雨点般落下,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瞬间被定格。我也拿起手机,捕捉到了骏马奔跑时那一跃而起的瞬间,也忙碌得脚步不停,仿佛时间都为它们停滞,此时此刻,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让人倍感珍贵。
随着马群渐渐远去,特克斯河再次恢复了宁静,宛如一位历经风霜的老人,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回想起刚才那气势磅礴的场景,我的内心依然难以平息。水花飞溅、马群奔腾的印象深深刻在我的心底,成为我旅程中最珍贵的回忆之一。游客纷纷赞叹,“天马浴河”这份壮丽的景观,完美还原了《西游记》里弼马温率领一群自由奔放的天马,沐浴天河的名场面,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也是千百年来游牧文明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体现,更是文化的沉淀。
“天马浴河”这些奔腾的骏马背后,还隐藏着一段悠久的历史故事。我查阅了一些史料,据《史记》记载:公元前的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为寻求能日行千里的宝马,派遣使者远赴西域。当时,乌孙国是秦末汉初时,新疆境内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乌孙、哈萨克等民族在此繁衍生息,他们的生活与马紧密相连。这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里拥有广袤无垠的草原,四季分明,水草丰美,是理想的天然牧场。形成了独特的马文化和马术传统。昭苏马以其体格健硕、耐力出众闻名遐迩,不仅是当地牧民生活中的重要伙伴,也是竞技场上骄傲的象征。乌孙国(今伊犁河谷一带)赠予了汗血宝马,即后来被赞誉为"天马"的良驹。这些马匹以其非凡的速度与耐力,成为了汉朝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天马浴河是自然与人文的交响曲奇观,也是现代牧民沿袭古老传统的生动展现。每年七八月,一望无垠的昭苏大草原满目葱绿,近百万亩油菜花、10万亩香紫苏竞相绽放,万匹骏马扬鬃奋蹄在广袤天地间,吸引着四方宾朋。一年一度的“中国新疆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如期而至,牧民们驱赶马群至河畔,让它们在清凉的水中自由嬉戏,既是对马匹的爱护,也是对自然的一种敬畏。这一习俗不仅展现了马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寻找到一份宁静与原始的美好,也热闹了这块翡翠般的山间盆地。
马背上的历史与未来 “天马浴河”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它更是一扇窗口,让我们窥见了一段跨越千年的历史长卷。在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上,每一匹马都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记忆,每一次蹄声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而今,随着时代的变迁,昭苏天马已不再仅仅属于草原,它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更多人得以了解和珍视这份来自遥远西部的文化遗产,聆听那些历史的回音,感受那份深植于中华民族血脉中的马背精神。
2025.7写于草页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