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合君老师长篇小说《醒梦录》连载
第三回 小天使罹难脱险境 老木匠指树试灵童(下)
●张合君 著(山东)

第二天一大早,天气分明的晴朗,几片云被初升的太阳一照,像镶上了金边,好似一朵一朵美丽的鲜花。晓风吹来格外清爽。喜鹊在门前的树上欢快地叫。街上有村民议论,说是半夜后听到村东头十字路口似乎有小孩哭。天亮了,见一个中年人看到是一个小孩,就把他的小被子解开,扶着小孩,让他转悠了一圈,小孩往前走了几步,接着那个男人又把小孩抱过来,脱光他的衣服,浑身仔细看了一遍,然后又给小孩穿好衣服,似乎还问了小孩几句话,问的什么,没有听清楚,只听见小孩哭着喊妈妈。然后,那个男人就把小孩抱走了。方四端忙让家里人去打问,有人比划着小孩有多高,胖胖的,头上有个小壶盖,看样子有一岁光景。那男人临走时还说了一句,不让我们跟别人说。谁要说出去,他知道了回来找谁的事。方四端说,那不正是自己的孙子吗?一定是昨天打晕了针,醒过来后被人家拾去了。
方四端让儿子叫来方志立到夜里丢孩子的地方去看,小被子还在那里放着,里面裹的热鸡蛋也没少,只是小孩没了。就断定孩子一定是苏醒过来以后被人抱走了。如果是被狗吃掉,那也该有血迹啊,而这里一点血迹也没有,那熟鸡蛋也不该剩下啊。
方四端让一家人到各处再去打问,并发下话,谁把小孩送到家来,赏谁五十圆,愿意认亲戚,可以让孩子认他为干老。开始还有人给提供线索,过一天再去打问,都说不知道,是听别人说的。
最后,终于打问到被一家卖皮子的抱走了,打问到这家人家,这家人先是不承认有此事,后来再去,干脆找不到人了,更别说见到小孩。据附近的邻居悄悄地说是他们将孩子转移到外地去了,具体到哪里去了,谁也不知道。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转走了。
方四端看找孙子有了线索,无论怎样许愿,就是联系不上。无奈之下,只好找官府,让县太爷帮助办理。
到了官府,县太爷张嘴说是先交伍佰圆钱做办理费用。方四端心想,那可是我们爷儿俩一年的收入啊。方四端找孙子心切,哪还在意钱呢?只好把家里所有的积蓄拿出来,又向亲戚借了一部分,先把县太爷打理好。还好,不到半个月,方志成从城里听来消息,说是孩子在哪里藏着都清楚了,只是人家需要伍佰圆的抚养费才让抱孩子,不然,就把孩子卖了,反正他们是捡来的,不是偷的,横竖不犯法,再说,是你们把孩子当成死了后丢弃的。
方四端求亲告友,东借西凑,又凑足了伍佰圆,交上去,才把孩子抱了回来。还好,孩子比以前还胖了。
方四端一家从此由小康一下子跌到了低谷,靠举债过日子。
随着方正仁一天天长大懂事,尚贵贞常给儿子讲些故事,像天主造人啦,孔融让梨啦,曹冲称象啦等等。方正仁总是听得津津有味。有一次,尚贵贞给正仁说:上帝创造了人,让他们规规矩矩地过日子。可是,这些人受魔鬼的引诱,不守规矩,做了好些坏事,耶稣就教育他们,拯救他们。为了拯救世人,耶酥受尽了苦难,最后,被恶人钉在了十字架上。尚贵贞教育儿子长大以后,要像耶酥一样救世人。方正仁都牢牢地记在心里。
到了上学的年龄,方正仁也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走进了校园。教他的是一位张茂丽老师。张老师对学生很热情。同学们学习起来感到很轻松。方正仁学习很认真,开始学习汉语拼音,张老师教一两遍,他就能记得很牢固。汉语拼音掌握住以后,就进入看拼音识汉字的阶段,书本上的课文都是用两种文字印刷的,上面一行是汉语拼音,下面一行对应的是汉字。张老师只教了没几次,方正仁就能举一反三啦。一些新课文,张老师还没有教,方正仁就根据上面的拼音字母把下面的课文念出来了,同学们都很佩服。有一次,上课铃响过,张老师一进教室,说学习下一课,同学们都说:老师,这篇不用你教了,让方正仁教吧,他都会了。张老师想试一下方正仁,就说,那好,让方正仁读一读。结果,读得非常正确。张老师就让方正仁领读了几遍:方正仁大声地念:“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同学们也都跟着大声地读:“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这一次,同学们也都学习得很愉快。有时,还提出一些老师难于回答的问题,从此,老师也更喜欢方正仁了。有时,老师临时有事,就让方正仁去教。
课下,张老师将方正仁学习的情况告诉了方四端,方四端更是喜得合不拢嘴,逢人就夸自己的孙子聪明,长大一定有出息。
有时,也有调皮的孩子欺负他。有一次,班长检查学生的作业,谁没完成,就联合几个捣蛋鬼强迫谁喝尿,还不准向外说。方正仁看不下去了,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师,老师狠狠地批评了班长和那几个同学。那几个同学知道是方正仁告的,就在校外把方正仁打了一顿。回到家,方正仁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明天你照常上学去,给老师说,让老师去处理。别理他,记住他。他们欺负你,老天爷会惩罚他们的。”方志成也说:“一点半星的小事,别当回事。大事就给老师说。”虽然老师对此事处理得较好,却在方正仁的心中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
方正仁深得邻居的喜爱,人们常常逗他玩,有时候给他出个难题让他回答。有一次,旁门的伯父方志立对方正仁说:“正仁,我给你说个帐,你算算:“一个西瓜切三刀,七块西瓜八块皮,怎么切?”方正仁在地上画一个圆,比划了几下,略一思考,就说出了答案。方志立说:“一块西瓜应该一块皮啊,七块西瓜怎么会八块皮啊?”方正仁说:“当中的一块不是两面都有皮吗?”喜得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他的三爷爷方继端说:“正仁,我借给你五毛钱,你二伯借给你五毛钱,一共一块钱,你买玩具花了九毛七,还剩三分钱,你又还我一分,还你二伯一分,你手里还剩一分,这样,你还欠我四毛九,欠你二伯四毛九,四毛九加四毛九等于九毛八,加上你手里的一分,一共九毛九,那一分哪里去了?”方正仁思考了一会儿,说:“买玩具花了九毛七,加上我手里的一分,不正好是九毛八吗?一点也没少啊。”三爷爷伸出大拇指说:“中,这小孩中,从小看大,三岁至老,这小孩长大一定有出息。”方志立也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孩子长大必定不平凡。”
有一次,方志立问:“正仁,今天学的啥?”“学的智慧……”还没等方正仁说完,方志立就说:“老师交给你的智慧的‘慧’字,是啥意思?”方正仁说:“下面是一个心灵的心,上面加一个扫帚的帚反向清扫,谁能清扫自己的心灵,谁就能双丰收。”喜得方志立拍着大腿竖拇指。有时,方正仁也提出一些问题让大人回答。有一次,尚桂贞炒菜,锅里放上油之后,油热了,就把切好的葱段放入锅里,有的葱段就从油锅里蹦了起来。方正仁问:“妈妈,这葱怎么会蹦啊?”尚贵贞说:“它气的呗!”“葱也会生气吗?”“油锅那么热,它受不了,就蹦呗!”从此,小正仁就把这事牢牢地记在了心里。有时,看到妈妈把水饺放进锅里,一会儿,水饺就漂了起来,他就考虑,水饺漂起来也是气的吗?
随着方正仁一天天长大,方四端除了给孙子讲解做木工活的原理外,还经常带着孙子看树。孙子常提出一些问题,如:这树怎么长这么高这么粗?爷爷回答。一是长得时间长,二是土地肥沃,根系发达,三是朝着阳光,一直向上长。
方四端很想试试孙子的志向。这一天,太阳和暖,微风拂煦,桃花盛开,空气清新,十分宜人。方四端带着孙子一起来到村外。方正仁蹦蹦跳跳,有时掐朵路边的小花,问爷爷这叫什么花,又指着近处的树木问,这叫啥树?它有啥用?它结果子吗?爷爷总是耐心地跟孙子讲解。
祖孙两个来到一棵大树旁,孙子张开双臂去抱,足有两搂粗。方正仁问:“爷爷,这树怎么长这么粗啊?能做几张桌子啊?”方四端说:“它中不了多大用,一张桌子也做不成。”“为什么?”“你别看它外表光滑,内里已经快坏完了。”“你怎么知道的?”“这是杨树,长得快,木质就松。你看,它已经焦梢了,内里不坏不会焦梢。”“你怎么知道它焦梢?”“我站在远处看到的,离近了就看不清了。”孙子歪着头问:“离近了怎么看不清啊?”“离近了被下面的叶子挡住了,你怎么看到上面的树梢呢?”“那你怎么知道它里面坏了呢?”“这种树很容易生钻心虫,虫子钻到树里面,把木头咬了很多眼,成了窟窿,下雨时,水就顺着虫眼往里灌,时间长了,木头就烂了。里面一烂,树梢就焦了。”孙子歪着脑袋想,似乎明白了什么道理。
爷俩又向前走到一棵树旁,这树身上长了好多疙瘩,树干上裸露着木质,还旁生着一些枝权,孙子问:“这棵树能难看,除了烧锅,别的有啥用?”爷爷瞪了他一眼,说:“别看这种树外表难看,内里可实在,不会坑人,需要上百年才能长大。夏天再热,热不坏它;冬天再冷,冻不死它。一年四季都不落叶,绿油油的。木头含油,虫子不咬它,做棺材几百年不腐,如果刨平,打磨光,刻上边框,请秀才写上文字,那就是牌位。庙里的牌位就是用这种木头做的,年年都有很多人跪在它前面,烧香磕头。”方正仁高兴地说,“它真好。”
等了一会儿,方正仁突然问:“爷爷,杨树长得快,它为什么长得慢啊?”方四端说:“杨树木质松软,比不上柏树硬啊。这柏树耐阴耐寒还耐旱,你看,就是山后面的,也都长得很旺啊!”方正仁朝爷爷指的方向看了看,确实是的。爷爷接着说:“你用舌头舔舔,它的木头又苦又涩。凡是木质好的树,都长得慢。柏树不和别的树比谁长得快。你看,它绿油油的,人们称它长寿树,说它能永生。”方四端问:“你喜欢哪种树啊?”方正仁说:“我喜欢那种能做牌位的柏树。刨平,磨光,刻上边框,写上文字,让人们供奉。”
方四端说:“其实,人们供奉的不是那块木牌,是那木牌上的名字。”“那木牌上写的都是谁的名字呢?”方正仁睁大了眼睛问。“都是些有功劳的啊!”“什么功劳?”“你长大了,慢慢就懂了。”方正仁高兴地说:“我明年就长大了,你看我长多高!”说罢,耸了耸身子。方四端笑了,笑得那样甜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