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海南中考作文
题目:以“假如我是______”为题,补充横线内容(如历史人物、文学角色、自然万物等),发挥想象完成一篇作文。要求补全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大胆想象,内容具体充实,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少于600字。
假如我是一支钢笔(散文)
假如我是一支钢笔。笔帽被掀开的瞬间,阳光正透过窗棂,在练习本上投下菱形的光斑。我感到指尖的温度漫过笔杆,带着少年人特有的微颤——这是新的一天,笔胆里的蓝黑墨水正等待着与纸面相遇,就像种子等待着土壤。
假如我是一支钢笔。第一笔落下时,纸面泛起细微的褶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少年的笔尖在“崛起”二字上稍作停顿,墨痕便深了几分。我忽然想起周恩来总理在南开学校的书桌,那些泛黄的笔记里,每一笔都浸着家国的重量。墨水在纸上洇开的轨迹,多像他后来走过的路:从天津码头的风雨,到巴黎街头的求索,再到开国大典上那声震寰宇的宣告。原来笔尖的方向,早已藏着未来的模样。
假如我是一支钢笔。数学课的演算纸上,我的笔尖在函数图像里穿梭。当少年为一道难题皱起眉头时,我忽然触到他指腹的薄茧——那是无数次握笔留下的印记,像老树的年轮,记录着与知识的每一次交锋。这让我想起陈景润在煤油灯下演算的稿纸,据说那些堆积如山的纸张上,每一个数字都浸着凌晨的寒气。人们只看见他摘下“哥德巴赫猜想”皇冠时的荣光,却少有人知,那些写废的笔芯,早已在桌角堆成了小山。原来伟大的学问,从来都藏在一笔一画的坚持里。
假如我是一支钢笔。哲学课的笔记本上,少年正抄写苏格拉底的箴言。我的笔尖在“认识你自己”几个字上反复勾勒,墨色渐渐厚重。当少年在页边写下“何为真理”的问号时,我感到笔杆微微发烫——这多像两千多年前,那个在雅典街头追问不休的灵魂,用生命在历史的纸上,写下永不褪色的叩问。
总之,每一次提笔书写,都是在为未来刻画轮廓,那些藏在蓝黑墨痕里的专注与向往,让这段金色童年在纸页间沉淀,终将成为照亮前路的星光。
这篇作文的文体是散文,更具体地说是一篇充满想象的抒情散文,通过“钢笔”的视角展开叙述与抒情,兼具叙事性与情感性。
其特点主要有:
1、 视角独特:以“钢笔”这一物品为第一人称,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钢笔思想与情感,通过钢笔的所见所感串联起不同场景(课堂书写、历史联想等),视角新颖,易引发读者共鸣。
2、 虚实结合:既有对少年日常书写场景的真实描摹(如抄写名言、演算数学题),又融入对历史人物(周恩来、陈景润)和哲学思想(苏格拉底)的联想,将个人经历与宏大叙事结合,让文章既有生活质感,又富有深度。
3、情感真挚:字里行间蕴含着对成长、求知、理想的赞美,通过钢笔与少年的互动,传递出对专注、坚持、思考等品质的肯定,情感细腻且积极向上。
4、语言优美:用词生动形象,如“墨痕便深了几分”“笔杆微微发烫”等细节描写,以及“墨水瓶在窗台上闪着幽蓝的光,像一片浓缩的夜空”等比喻,让文字兼具画面感与抒情性,读来流畅且富有感染力。

作者简介:乌以强,山东省泰山文学奖、山东省精品工程奖、中国首届网络文学大奖赛特别大奖获得者;叶圣陶杯中学生全国新作文大赛评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