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莲花,雪域高原军人的象征
(散文)
杜继申(四川)
回首20世纪70年代初,我决然投笔从戎,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青藏线某汽车部队服役,自此开启了一段与天路紧紧相依的热血岁月。在那被称作世界屋脊的青藏线上,唐古拉山和昆仑山成了我最为熟悉的景致。无数个日夜,我驾驭着军车,奔驰在这片广袤又神圣的雪域高原,用青春和车轮,细细丈量着四千里青藏线的辽阔壮美。
唐古拉山和昆仑山脉,仿若一条沉睡千年后苏醒、蜿蜒盘旋且高耸入云的巨龙,横亘在天地之间,其雄伟壮观、磅礴气势,难以用言语全然描绘。这里,四季被冰雪统治,严寒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哪怕在理应温暖的夏季,气温也常常徘徊在零下十几度。可大自然的神奇就在于,这般常人难以忍受的恶劣环境,恰恰是雪莲花绽放的绝佳之地。
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厚重云层,洒落在这片神秘土地上,金色光辉如同神奇画笔,缓缓勾勒出唐古拉山和昆仑山连绵起伏的轮廓。山峦层峦叠嶂,云雾在其间缭绕缠绵,如梦似幻,宛如天上仙境不经意遗落在人间。那时,每当车队行至唐古拉山兵站休整,我们这些年轻战士总会迫不及待地奔向路边,寻觅雪莲花的踪迹。
我曾以一首《永遇乐·雪莲花》,记录下它的神韵:
笑傲昆仑,登临天路,云舒云卷。仙子风姿,聘婷婀娜,裙罗随风展。风摇影动,诗魂缱绻,好似嫦娥舞转。月临空,银辉洒落,琼枝玉蕊光璨。
孤寒荒陌,晓露晶莹,峭壁流霞如幻。玉骨冰肌,素心若雪,惹得怜人眷。红尘如梦,知音难觅,谁解此中幽怨?自逍遥,云端漫步,韵悠意远。
雪莲花,这位扎根于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之巅、天路之畔的仙子,好似从天际翩然降临,超脱了尘世的一切纷扰。在无垠云海肆意舒卷间,毫无保留地展露着绝世风姿。它傲然挺立在世界屋脊之上,头顶是澄澈如宝石的蓝天,身旁是日月星辰默默守望,还有那云雾风雪与它共舞,奏响一曲激昂的生命乐章。
凑近端详,雪莲花的花瓣洁白胜雪,质地细腻犹如羊脂美玉,微微舒展,恰似舞女身上轻盈的罗裙,在微风中悠悠飘动。每一片花瓣都像是大自然这位顶级工匠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散发着温润迷人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悠悠岁月的故事。层层叠叠的花瓣紧紧簇拥着金黄的花蕊,宛如众星捧月,尽显高贵典雅气质。微风拂过,它那婀娜身姿轻轻摇曳,裙袂翩翩,恍惚间,就像嫦娥在清冷月宫中翩翩起舞,舞姿轻盈灵动,令人沉醉。当月光如水倾洒而下,为它披上一层薄如蝉翼的银纱,琼枝玉蕊闪烁着清冷迷人的光辉,更添几分神秘圣洁气息,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在那孤寂荒凉的山径上,每当破晓时分,晶莹剔透的露珠悄然凝结在雪莲的叶片与花瓣之上,它们像是大自然馈赠的珍珠,折射着晨曦那微弱却充满希望的光芒,璀璨夺目。雪莲花扎根于悬崖峭壁之间,四周是嶙峋怪石,耳边是呼啸山风,生存环境恶劣至极。然而,它却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在这片几乎被生命遗忘的土地上倔强生长。当落日余晖温柔映照在山壁上,天边流霞的绚烂色彩与雪莲花的洁白相互交织、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的绝美画卷,美得令人窒息。它以冰雪为挚友,与寒风深情相拥,在这近乎生命绝迹的绝境中,独自演绎着生命的奇迹,诠释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雪莲花,不仅有着玉一般的骨骼、冰一样的肌肤,它那素雅的花心更是纯净得如同雪花,不沾染一丝尘埃。它的美,超凡脱俗,世间难寻,每一个有幸目睹其姿容的人,都会被它深深吸引,为之倾心、眷恋。可是,它却孤独地生长在这远离人间烟火的地方,仿佛是一位被尘世遗忘的佳人,独自守望着这片苍茫大地。“红尘如梦,知音难觅,谁解此中幽怨?”在这高寒之境,它或许也在无数个寂静夜晚,期盼着能有一位真正懂它的知音,来聆听它在漫长岁月长河中的浅唱低吟。在这茫茫天地之间,它独自品味着生命的孤独与寂寥,那些深藏在内心的幽情别绪,又有谁能够真正知晓呢?
但雪莲花并未因孤独而自怨自艾、一蹶不振。它依旧在云端之上悠然自得地漫步,在寒风凛冽中保持着那份怡然自得的心境。它的神韵,悠悠地流淌在天地之间,那高远的意境,仿佛能够穿越时空的界限,直抵人们的心灵深处。它以坚韧不拔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以遗世独立的风姿,诉说着对自由与纯净的执着追求,成为了这片土地上永恒的传奇。
雪莲花的魅力,远不止于它那令人心醉神迷的外表,更在于它蕴含的深厚药用价值。之前我并不知道雪莲花可入药,只为她的美丽而喜爱。知道她能入药,是因为我在运输途中,发生了比今天买彩票中大奖还难的一件故事。
记得那是1973年的一个深秋,我随连队执行运输任务,从可可西里五道梁兵站前往沱沱河兵站宿营。汽车翻越昆仑山脉的风火山,这里山高路陡,路况可不是今天宽畅,平面如镜的柏油马路,而是高底不平,大坑套小坑的石碴路,前车尘土飞扬,后车灰头土脸,特别损耗车辆部件。抵达沱沱河兵站时,天色已黑。对我们而言,到兵站后首要之事并非吃饭、住宿,而是先加油,接着进场检查车辆,维修可能出现的零部件故障。说来真是惊险,发生了一件让我一生都感到后怕的故事。那天晚上当我在加油站加完油,准备开车进场停车,刚一打方向盘,只听“咔嚓”一声,方向盘空转了一圈,方向盘的内轴断了,当时吓出了我一身冷汗,寒风在夜暮中不停地呼叫,我却感受不到秋风的寒冷,在驾驶室硬是愣了许久。万幸的是,方向盘内轴不是在行驶途中断掉,否则年仅二十岁的我恐怕就成烈士了。
第二天,车队将我运载的物资转载带走。在修车的那几天,我和兵站的一位战友去后山采摘雪莲花,偶然遇到一位藏医阿妈,她把我们请进她的帐篷,只见里面采摘了许多雪莲花。
藏医阿妈说,雪莲花是雪山女神梳妆时掉落的一缕青丝。后来我在参观布达拉宫,听解说员说出了与藏医阿妈说雪连一样的传说。这种说法在布达拉宫的壁画里得到了印证:莲花生大师降生时,手持的正是雪莲花。千百年来,牧民们顶着暴风雪寻找它的身影,用铜壶盛着雪水煮沸花瓣,为高寒症患者送去生命的暖意。现代实验室里,科学家们从它的花蕊中提取抗炎因子时,试管里绽放的依然是同样的晶莹。
翻开古老的医学典籍《本草纲目拾遗》,便能找到关于雪莲花的记载:性温,味甘苦,入肝、脾、肾三经,具有除寒、止血之效,对风湿性关节炎及外伤出血等症有显著疗效。在藏医藏药的神秘世界里,雪莲花更是被尊奉为“药中之王”。千百年来,一直被用于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承载着藏族人民对健康的殷切希望。
现代医学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深入研究发现,雪莲花中蕴含着多种对人体大有裨益的成分,如生物碱、黄酮类、挥发油、多糖等。这些成分宛如一个个身怀绝技的小卫士,各自发挥着独特的药理作用。生物碱作为雪莲花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有着显著的抗炎和镇痛作用,对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疾病,能起到很好的缓解效果,为患者减轻痛苦;黄酮类化合物则像是身体的抗氧化小能手,不仅具备抗氧化、抗肿瘤的能力,还能降低血脂,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生;挥发油具有抗菌、抗病毒、祛痰等作用,在治疗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时,常常能发挥关键作用;多糖则在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糖等方面大显身手,可用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帮助糖尿病患者稳定病情。
然而,我们必须时刻牢记,雪莲花如今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它的生存环境日益脆弱,非法采集、买卖、收购、加工国家保护野生植物或破坏其生长环境的行为,都将对这珍贵的物种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在使用雪莲花时,我们务必选择合法来源的药材,并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安全有效地发挥它的药用价值,同时也为保护这大自然赐予人间的珍宝贡献一份力量。
我站在经幡飘扬的玛尼堆旁,捧起一抔冻土。那些深埋其中的种子仍在等待春天的雪融,就像高原战士守护边关的誓言永远鲜活。雪莲花教会我们,在生命绝境处绽放的不仅是美丽,更是对永恒的信仰。当我们带着敬畏之心俯身拾取这份馈赠时,指尖的温度终将传递给整个星球的脉搏。
雪莲花,这寒崖上的冰雪精灵,它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是神圣雪山孕育出的奇迹。它永远散发着令人敬仰的圣洁光辉,让每一个靠近它的灵魂,都能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与升华。它不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生命的顽强、自由的追求和大自然的神秘与伟大,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守护与敬仰。
然而驻守高原的军人,更似这圣洁的雪莲花。零下几十度的极寒中,他们踏雪巡逻,凛冽寒风割不破坚毅的脸庞;稀薄的氧气里,他们坚守哨位,缺氧不缺精神。被紫外线灼红的皮肤,是忠诚的勋章;磨破的军鞋,丈量着祖国的山河。他们远离繁华,在孤寂中守护万家灯火,以钢铁般的意志,筑起坚不可摧的界碑。
雪莲花用美丽装点高原,军人以热血铸就长城。他们在生命禁区默默坚守,将青春化作守护的力量,让“清澈的爱,只为祖国”的誓言,在雪域高原上仿佛永不退色的雕塑,在金色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作者简介
杜继申,中共党员,退休干部,本科文化。现为四川省诗词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协会,彭州市散文协会会员,四川省老年诗词创作研究会会员,四川省盈联协会会员,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彭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彭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彭州市政协诗书画院会员,四川省徐悲鸿,张大千书画研究院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