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叙 永 烧 耳 肉 赋
作者: 钟小平
策划:李腾双
制版:春到百草园
巍巍川南,赫赫叙永。钟灵毓秀,物阜民殷。佳肴萃此,烧耳名闻。其味奇绝,四海争歆;其韵悠长,千载犹存。
溯夫得名之由,传闻妙趣。食之则椒辛上涌,赤染双颊;辣意蒸腾,焰燎双耳。故以“烧耳”名之,独步川黔之域;虽为卤味一脉,别开风味之新。
观其选材,取资宏富。猪身百体,悉入珍馐。耳脆香唇,肠柔肚软;蹄筋莹润,肝嫩心悠。更兼牛脍卤鸡,同彰妙味;千张素品,别擅风流。
至于炮制之法,匠心独运。镊毛剔垢,净若冰绡;焯水烹鲜,辛香满甑。卤汤精制,八味调和:八角凝香,桂皮蕴馥;花椒迸烈,香叶藏幽。佐以冰糖提味,老抽润色,文火慢煨,香透重楼。猪耳入釜,慢煮四十余刻;箸能穿透,方得火候之优。复浸卤汤,滋味弥厚;冷藏隔夜,爽脆更稠。油辣之制,尤见神工:热油泼辣子,芝麻焕奇香;三叠激芳韵,九转透辛光。
及夫成馔,色味双绝。丝缕匀薄,皎若霜裁;红油浸润,灿如霞叠。葱绿缀其间,翠云映赤雪;椒香萦鼻端,玉盏伴琼屑。入口则脆响清越,麻辣纷沓;齿颊留香,舌喉绽悦。佐酒则觞飞琥珀,兴逸青云;下饭则箸动风云,味倾饕餮。
忆昔岁稔时康,斯味为珍。逢年设席,必列华樽;佳节邀宾,同飨至味。今则街巷飘香,摊肆星布。杨武坊前,人潮如织;十字街头,食客如鹜。或为解饥之选,或作宴客之主。无此不成席,已为叙永之俗;有香便忘忧,实乃川南之赋。
其艺代传,薪火相继。父子承其业,晨昏守其志;工序虽繁,匠心不易。纵历霜雪,风味犹存;虽经岁月,芳名愈炽。今者通衢万里,高速纵横;美味出山,香飘帝京。八方客至,争尝此味;四海宾来,共赞其精。愿斯味如川流之不息,似星月之长明,传千秋而不朽,耀万代以流馨!
乙巳年夏于叙永蓬莱书院
钟小平,汉族,笔名四美轩主。籍贯隆昌,生于叙永,曾供职于叙永二中。余德泉教授入室弟子,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诗词协会会员,四川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叙永工委主任,泸州市诗书画院创研员、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叙永县政协永宁诗书画院副秘书长,叙永县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叙永蓬莱书院负责人,叙永县政协文史研究员。书法作品数十次参加各级展赛入展获奖、入编作品集,3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在各类媒体、各级刊物发表。致力于叙永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发掘、传播工作,泸州、叙永景区文化策划,参与《叙永辞赋选》《叙永儿童歌谣》《神怡楼集》 《永宁儿女》《求索之路》《诗韵画稿铁笔风流》《大美长歌》等书籍的编辑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