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校准备,后去延安(散文)
作者:王子昆
北京九中是英国人办的一所教会学校叫汇文中学,是北京最好的中学,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我的三伯父王炤文(解放后天津大港油田负责人)就在九中读高中。
三伯父的宿舍不仅有本宿舍的同学,还有外宿舍的进步学生,其中就有本县田家庄、解放后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康世恩,这些进步学生1935年参与了著名的“一二九”学生运动。12月9日,他们为了抗日参加了数千人的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12月12日,他们又参加了北平学生举行的第五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他们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展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一二九”运动意义重大,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动员全民族抗战的运动,它准备了抗战的思想,准备了抗战的人心,准备了抗战的干部。
在校期间他们成立了读书会,组织了“时事研究会”和“笔会”,通过开放阅览室,出版壁报,举办演讲会、辩论会、书写大型标语、张贴漫画、出版刊物、编印小册子、印发宣言告民众书和各种文艺形式,宣传马列主义,唤起人们抗日救国的意识,他们阅读的书籍有《政治经济学》、《社会发展史》、《大众哲学》等。“打倒小日本”是他们经常喊的口号,“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义勇军进行曲》是他们经常唱的歌曲,以激起他们的抗日救国热情,他们在任何环境之下也没有忘记为自由及光荣奋斗,他们知道中国青年是没有屈服的。
三伯父及他的同学接受了许多先进思想,明白了许多革命道理 ,知道了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自己肩负着伟大的使命,他们立志为国家争取独立,为民族谋求生存,为人类伸张正义,为世界寻求和平,他们宣誓,要秉承勇敢、坚强、战斗和牺牲的信念,因此他们懂得了要想抗日必须到延安去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与前线战士及全国同胞并肩作战,共同抵御敌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夏天他们放弃了学业便出发了。
从北京到延安899.7公里,当时没有汽车,也没有马车,全是步行走,因为战争年代,平坦的马路不能走,只能走小路、山路。从学校出来,走在坎坷曲折的乡间小路上,小路两边鲜花烂漫,草长鹰飞,树木郁郁葱葱,呼吸着暗香浮动的清新空气,观赏着阳光照耀下的美景,聆听着林间百鸟婉转的吟唱,使同学们心旷神怡,心情格外舒畅。这正是:“唱人唱水唱小路,路有九十九道弯,道道弯弯有美景,等着我这行路人。”
后来爬山涉水,风餐露宿,辛苦不言而喻。当走在山路上的时候,天上下起了大雨,行李衣服都被淋湿了,有的同学被大雨淋得感冒了,发着高烧,吃了药,在别人的搀扶下继续赶路。道路崎岖不平,坑坑洼洼,雨水聚集,泥泞不堪,同学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时刻得保持身体的平衡,不然会被摔倒。这正是:“世上苦难万般多,最苦就是行路人,山高路远都不怕,就怕病来路上倒。”
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大家发扬了团结友爱的精神,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前进。大同学帮助小同学,身体好的帮助身体差的,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终于走出了困境。这正是:“山靠山来水连水,都是同路人很熟,困难时期心连心,鱼水相连永不分。”
还有一次,他们晚上正在树林里休息,放哨的人突然传来了信息,说有一小股日本兵正向他们袭来,离他们已经很近了。大家赶紧起来,又出发了,向着安全的地方转移,由于天黑,什么也看不清楚,三伯父的一只脚不小心沿着沟边踩了下去,多亏了同学们把他拉住,不然他就掉到沟底了。当同学们把他拽上来时,他的一只鞋却没了,脚趾头碰到石头上,大拇指的指甲盖当下被碰掉了,鲜血直流,经过简单的包扎,脚上缠了厚厚的绷带,才止住了血,勉强走完了所有的路程到达了目的地。后来脚好了,但长出了一个很厚的、很难看的指甲。这次幸亏了他们转移及时,不然非让日本兵洗劫一空不可,那就惨了!这正是:“月亮出来照山坡,照见山坡白石头,要学石头千年在,不学半路丢草鞋。”
到了延安,同学们被编入了抗日队伍里,走上了抗日前线,他们大多是在晋绥地区从事抗日武装斗争,英勇杀敌。三伯父的同学康世恩就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历任八路军120师民运部工作员、晋西北区党委警卫连指导员,山西朔县战地动委会主任中共朔县县委统战部部长,山西决死纵队游击六团组织股股长,牺盟会太原中心区组织部部长、晋绥八分区专员等职,为抗战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王子昆,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柴沟堡二中语文退休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世界文学》优秀签约作家。《现代作家》特约作家,多年来一直从事写作,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数十篇,偶有获奖。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永胜杯”参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175596.html&
第二届“白鹭杯”参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053488.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