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津口访茶》
作者:伍达
2024年7月12日,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我怀揣着对茶的热爱与好奇,走进了泰安那闻名遐迩的茶乡小津口村,探寻这里茶叶独特的发展历程。
小津口村,宛如一颗隐匿在泰山东路省庄镇最北端的璀璨明珠。它四面环山,东依刘家庄水库,清新的空气里没有一丝污染的痕迹,纯粹得如同世外桃源。清澈的河水潺潺流淌,幽静的山林郁郁葱葱,这般美景,让人心醉神迷。这里种植了上千亩茶树,是泰山茶的重要产区。
回溯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毛主席提出“能不能搞一搞南茶北引,把南方的茶种在北方”,山东省迅速响应并落实毛主席的指示,在山东泰安泰山的东麓选定了小津口村、刘家庄一带作为试点。然而,当时由于对茶叶在北方气候的适应条件认识不足,第一批引种的5000棵茶苗在经历一个寒冬后,所剩寥寥无几。但科研人员并未气馁,第二年带着新的茶苗继续进行气候适应性试验,不断培育适合北方生长的茶树品种。经过数次不懈的试种,茶叶终于在这片土地上引种成功。
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小津口村一带已能成批出产茶叶。90年代,有人给泰山茶取名为“女儿茶”,尽管这一名称在一段时间内流传开来,但对于泰安而言,并非是最合适的称呼。现在又习惯成为泰山茶。并申请了地理商标标志。作为带有浓郁地域特色的茶品。泰山茶也在小津口村绽放出独特的光彩。小津口村茶叶之所以品质出众,离不开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这里海拔在400至500米之间,纯净的空气和适宜茶叶生长的肥沃土壤,尤其是土壤中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硒的含量颇为丰富。这般优越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共同铸就了泰山茶独特的品质。看到一片片的茶园,郁郁葱葱的茶树,青翠欲滴的鲜茶叶。感受到好山好水出好茶叶。当然,为了进一步提升茶叶品质,勤劳智慧的小金口村民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他们在茶叶的后续加工、炒制工艺等方面不断钻研创新。随后,我来到了由村两委领办的津口女儿茶厂,看到整洁的无尘车间,先进的设备。还有茶文化博物馆,在这里,仿佛能看到每一片茶叶都承载着村民们的心血与期望,最终化为一杯杯香气四溢的佳茗。
小津口村的茶香,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村民们辛勤努力的结晶,它飘过山川,飘过岁月,飘进每一位爱茶人的心中。
2025年7月13日修改于岱下。
作者简介
伍达,山东省泰安市市直机关退休干部,生于农村偏远地区,高考改变命运。参加工作42年,十余次调整工作岗位,从事过企业管理、教师、驻村干部、县、市机关综合管理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