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政协赋
刘万成
(2024年全国诗词歌赋美文一等奖)
中华大地,融合各族,行稳致远,谁主沉浮?皇朝更替,兴亡忽焉,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何以跳出“周期律”①?历史阅从头。
人猿揖别,轩辕初祖②。尧舜禅让③,惠泽黔首。桀纣暴亡④,周裂诸侯⑤。江山一统,二世即殁⑥,攻守势异⑦,生民之命而未立;辛亥雷动⑧,功亏一篑,遗训之痛而刻骨。十月振聋⑨,五四发聩⑩,中共诞生⑪,马列为旗⑫。唤醒民众,河山带砺⑬。握紧枪杆⑭,南昌起义⑮,会师井岗⑯,长征万里⑰。驱倭寇⑱,谋共和⑲,“雄鸡一唱天下白”⑳;倚猫论,搞改革㉑,秉承“法宝”而开泰。
据闻:扶舆淑气,峙为山峦,流为江河。贤良淑德,公序良俗,人育其间,心性仁厚。江湖之远,清风入怀而有节;庙堂之高,明月出岫而正途。修齐治平㉒,臧穀亡羊㉓,风清气正,信马由缰。统一战线㉔,民胞物与㉕,中共掌舵之幸;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源自人民之力。协商立国㉖,炮火未息。进军全国,所向披靡。《共同纲领》㉗,开国立极。代行人大职权,商定了国旗国徽,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于是乎,泱泱大国,实力倍增,跳梁小丑岂奈我何?脚步铿铿,献芹寰宇,命运一体而襄盛举。
《诗》曰:山有扶苏,隰有荷华㉘,如见君子,云胡不喜㉙?观我镇安,钟灵毓秀。五方杂处,势扼咽喉。耕读传家,人才辈出。诗书礼义,终南翘楚。周有贤相㉚,辅佐共和。唐武建县,肇始安业㉛。明代方图科举,进士唯有垂街㉜。从此承前启后,明道征圣宗经。清末安澜,兼备文武;承继张载,治盐造福㉝。然则万千民众,困苦一千余载,感恩翻身解放,登上历史舞台。人大政体,政协商议,民主监督,开天辟地。
尔乃镇安政协,各界精英荟萃,履职四十一载,汇集民智民力。坚持“一条原则”㉞,紧扣“两大主题”㉟;贯彻“四个方针”㊱,依法依章办事。学习讨论,畅谈国是,明辨方向,夯实提案建议之基础;视察调研,沟通各界,体察民情,充分发挥委员之优势。政治协商,有事好商量,构建清明之生态;民主监督,坦诚建真言,创新文明之风尚。参政议政,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始终如一。吾当委员,历时两届。以和为贵,快哉乐哉。防人之口,胜于防川㊲,古时子产不毁乡校㊳;献策赋能,和衷共济,今日镇安风景独好。
岁序甲辰㊴,仲夏入乡。致事摄生,幸福容光。涂鸦月河,恭赋短章。滥竽而已,以引群玉。抚今追昔,调寄《行香子》而歌曰:
四句横渠㊵,一往情深。
协议言㊶、发自初心。
阳光雨露,冬夏秋春。
爱镇安山,镇安水,镇安人。
同舟共济,共振同频。
展宏图、矢志求真。
人共一梦,奔向光明。
注释
① 周期律:指历史周期律,即朝代兴衰更替的规律,常用来形容统治者因脱离人民而覆灭的必然性。
② 轩辕初祖:指黄帝,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③ 尧舜禅让:指上古时期尧帝与舜帝通过禅让制传递权力,象征贤德治理。
④ 桀纣暴亡:桀是夏朝末代暴君,纣是商朝末代暴君,均因暴政而亡国。
⑤ 周裂诸侯:指周朝分封诸侯后,导致权力分散和诸侯国分裂。
⑥ 二世即殁:指秦朝仅传至秦二世胡亥便迅速灭亡。
⑦ 攻守势异:出自贾谊《过秦论》,指秦统一后从攻势转为守势却失败,比喻治国策略需适时调整。
⑧ 辛亥雷动:指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
⑨ 十月振聋:指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中国革命思想。
⑩ 五四发聩:指1919年五四运动,唤醒国民爱国意识和民主追求。
⑪ 中共诞生:指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⑫ 马列为旗:指以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
⑬ 河山带砺:比喻国家疆土坚固持久,源自成语“河山带砺”,形容誓言永固。
⑭ 握紧枪杆:指中国共产党强调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⑮ 南昌起义: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标志独立建军。
⑯ 会师井岗:指1928年毛泽东与朱德在井冈山会师,建立革命根据地。
⑰ 长征万里:指1934-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行程万里。
⑱ 驱倭寇:指抗日战争期间驱逐日本侵略者。
⑲ 谋共和:指争取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⑳ 雄鸡一唱天下白:引自毛泽东诗词,比喻新中国成立带来光明。
㉑ 倚猫论,搞改革:“猫论”指“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的经济发展观,象征改革开放。
㉒ 修齐治平:指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㉓ 臧穀亡羊:典故出自《庄子》,比喻因疏忽或分歧导致失败,强调团结的重要性。
㉔ 统一战线:指中国共产党团结各阶级、党派和群体的策略。
㉕ 民胞物与:源自张载思想,意为视民为同胞、万物为朋友,体现仁爱精神。
㉖ 协商立国:指1949年通过政治协商会议筹建新中国。
㉗ 共同纲领:指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临时宪法性文件。
㉘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引自《诗经•郑风•山有扶苏》,形容自然美景,此处喻镇安风光。
㉙ 如见君子,云胡不喜:续引《诗经》,表达见到君子时的喜悦之情。
㉚ 周有贤相:指镇安史上人物张仲,以其辅佐“周召共和”象征政协广纳贤能辅佐共和事业。
㉛ 唐武建县,肇始安业:指唐代武则天时期设立镇安县,初名“安业县”。
㉜ 明代方图科举,进士唯有垂街:说明明代镇安始兴科举,但镇安籍明朝进士稀少,仅存虚街记载。
㉝ 清末安澜,兼备文武;承继张载,治盐造福:“安澜”指清末镇安籍人物晏安澜,文武兼备,继张载关学思想,在盐政改革中造福民生。
㉞ 一条原则: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政协工作的核心原则。
㉟ 两大主题:指政协工作的两大主题:团结和民主。
㊱ 四个方针:指政协工作的基本方针,包括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㊲ 防人之口,胜于防川:比喻压制言论如堵塞洪水,终会导致更大灾难,源自《国语》。
㊳ 子产不毁乡校:典故出自《左传》,郑国子产不毁乡校以容言论,强调民主监督的重要性。
㊴ 岁序甲辰:指农历甲辰年,对应公历2024年。
㊵ 四句横渠:指北宋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㊶ 协议言:指政协通过协商建言献策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