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繁华半城殇(小小说)
特约作者:饶晓辉(江西)
城市的雨,总带着些说不出的愁绪。王华站在汝水河边,看雨滴在河面上砸出一个个小坑,涟漪一圈圈荡开,像极了那些被岁月模糊的记忆。远处的王安石纪念馆在雨雾中若隐若现,仿佛这位北宋名相也在为这半城的繁华与半城的殇叹息。
王华和她曾在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留下过足迹。春天,他们在人民公园里看樱花飘落,她的笑比樱花还灿烂;夏天,他们在千子湖畔的阴凉里,听蝉鸣蛙叫,她说那是大自然最美的乐章;秋天,他们登上吉和塔,看夕阳把整个城市染成金黄,她倚靠在王华的肩上,说这是她见过最温暖的画面;冬天,他们一起在街边小食店吃着热气腾腾的泡粉,她总是喜欢把最后一口留给王华。
可如今,那些美好的时光都成了刺痛王华心的回忆。她走了,带着他们的梦想和承诺,消失在这个城市的车水马龙里。王华无数次在曾经一起走过的地方徘徊,希望能再见到她的身影,可每次都只看到自己孤独的影子。
城市的夜,依旧繁华。霓虹灯照亮了整个城市,街头巷尾弥漫着美食的香气,人们在酒吧里尽情狂欢。可这繁华的背后,又有多少像王华这样的人,在黑暗中独自舔舐着伤口。那些曾经的欢声笑语,如今只剩下无尽的寂静;那些曾经的海誓山盟,如今只剩下冰冷的空气。在小城的中心,是一片繁华的景象。高楼大厦如巨人般矗立着,它们穿着玻璃和钢铁制成的铠甲,在霓虹灯的照耀下,散发着冰冷而耀眼的光芒。商场里,人们像欢快的鱼儿,在五彩斑斓的商品中游弋。橱窗里的模特,脸上挂着永恒的微笑,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生活的美好与富足。街道上,车水马龙,喇叭声、刹车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曲繁华的交响乐。
王华走在这半城繁华半城殇的城市里,心中五味杂陈。繁华与殇,就像一对孪生兄弟,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繁华是城市的外表,它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让人们为之奋斗,为之向往;而殇则是城市的内心,它承载着人们的痛苦,让人们在繁华的背后,感受到生活的无奈与沧桑。王华常常在想,如果当时能多一点勇气,多一点坚持,是不是结局就会不一样。可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她的离开,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把王华原本美好的世界打得粉碎。他也试图去拼凑过那些破碎的片段,可每次都只是让自己更加痛苦。
雨还在下,王华转身离开汝水河边。城市的霓虹灯在雨中闪烁,像极了那些破碎的梦。半城繁华,半城殇,而他,终究是那个在繁华与殇之间徘徊的人。
(文中主人公王华纯属虚构,若有“撞名”,请勿对号入座)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