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天下第九洞天
王慧仙
随着2015年五一劳动节的临近,儿媳温馨地询问:“妈,五一节我们安排去哪里游玩呢?”我微笑着回答:“你们做主就好。”儿媳充满期待地建议:“那我们去苏州逛逛如何?”我轻轻叹息:“苏州已数度游历,还有未知的乐趣吗?”儿媳说:“古语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的魅力远不止您所见。”
5月2日上午10点多,儿子开着自己的车,带我们全家去苏州玩。那天正下着绵绵细雨,这种天气出游别有一番风味。虽然太湖的水、远处的山、绿绿的树,还有那金黄的油菜花都被雾气遮住了一点,看得不那么清楚,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对旅游的热情。出去玩的心情就是不一样,感觉比在家里待着舒服多了。就在这么想着的时候,我们不知不觉就开到了太湖大桥。眼前的太湖一片白白茫茫,水天相接,那湖光山色的美景就像画里的一样,让人看了心情特别愉悦。
中午我们在农家乐吃了顿午餐,尝了太湖有名的三白:白鱼、白虾、银鱼。吃完饭就去西山景区逛了逛,第一站是林屋洞。洞口旁边的大石头上用红漆写了“天下第九洞天”六个大字,看着就让人忍不住想进去探险。一进去,就像是进了石头做的迷宫,要不是石头上的箭头指引,我还真怕会迷路呢。我小心翼翼地跟着儿子他们,生怕走丢。
林屋洞是个石灰岩的地下溶洞,洞里大得像座大厦,石头林立,洞顶平平的,洞里的路又平又静,走在里面,感觉就像在自家的院子里散步。洞里还有洞,弯弯绕绕的,有时候窄有时候宽,灯光一照,变化多端,真是让人着迷。洞里的石纹高低起伏,都是水滴石钟乳年复一年积累形成的,看起来就像龙床、龙盆,还有各种动物形状的石头,就像工匠精心雕刻出来的一样,形状各异,玲珑剔透。
儿子指着一排石钟乳说:“这像不像牙齿?”我一看,还真有点像龙嘴里的牙齿呢。整个石头看起来就像一条龙,怪不得道教把它叫作神龙洞。孙女兴奋地拿着我的手机,一会儿拍这个,一会儿拍那个,到处摸摸看看,还差点在一个像大猩猩的石头上滑倒了。
游客们都说:“林屋洞的特点就是六个‘多’:1. 石茅多,2. 石堑多,3. 象形石多,4. 泉水多,5. 倒影多,6. 桥梁多。”这话一点儿也没错。耳边是水滴嗒嗒的声响,灯光一照,眼前就是潺潺的流水,人影、象形石和五彩斑斓的倒影在水中晃动,整个洞里显得特别妖娆,就像进入了一个梦幻世界。我就在想,以前这里没灯的时候,黑洞洞的,得多吓人啊!正沉浸在我的想象里呢,突然听见儿子喊:“妈,出口到了。”这才把我从幻想中拉回来。
出洞登山,儿媳说:“妈上不了这么高的山吧?”儿子说:“上到山顶的驾浮阁居高临下,才能观赏周围远近的环境,慢慢上吧?”在儿子的鼓励下,终于上到山顶,还上到驾浮阁的顶层,远望四周,真是山外有山,湖中有湖,山水交融,近看袅袅炊烟冉冉升起,好一幅美景。我说:“可惜我们来的不是梅花开放的季节,看不到梅海,太遗憾了。”儿媳妇说:“来日方长,明年梅花开放时再来看。”
在回家的路上不由自主地回忆起自己的艰苦童年,那个从甘肃山大沟深农村出来的黄毛丫头,怎么也想不到如今住在国际大上海,节假日就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景点旅游,托儿子、儿媳的福。
饮水思源,我更加感激母亲在艰苦的一九六一年六二年,坚持让我学业不辍,成就了我今天的幸福生活,心中满是知足与喜悦。
作者简介:王慧仙,退休教师。爱好写作、绘画、旅游等。早年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上海“母亲陵”》曾获奖。近年,相继在《茌平文苑》发表散文、诗歌若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