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篇 大清帝国赋(下篇)
乾隆末年,政治腐败,嘉庆皇帝登基,虽铲除权臣和珅,整顿内政,却未能从根本上扭转局面,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道光、咸丰时期,清政府内忧外患,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主权沦丧。天平天国运动风起云涌,沉重打击了满清统治。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相继失败,清政府病入膏肓,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溥仪退位,清朝灭亡,结束了长达二百多年的统治。
一、打开锁国门
清仁宗嘉庆(颙琰)、清宣宗道光(旻宁)、清大臣(林则徐)。
嘉庆四年太皇崩,危机四伏王思忖。
咸与维新整内政,诛杀权臣灭和珅。
去邪扶正开言路,褒奖复用国旧臣。
黜奢崇俭尊民意,力戒欺隐怠惰风。
乾隆末年国不稳,阶级矛盾日渐深。
各地农民起兵反,剿抚兼施慎用兵。
严禁鸦片入中国,通商口岸不开通。
闭关锁国力排外,倾力稳定大清朝。
在位二十五年终,次子旻宁登基承。
年号道光国门开,鸦片输入大祸临。
帝命则徐禁鸦片,虎门销烟清威严。
销烟惹怒英国相,坚船利炮击海江。
销烟壮举惊世人,禁毒先驱铁骨铮。
笃志降夷趣洋魔,千秋青史载功名。
则徐被撤琦善上,穿鼻草约英军狂。
琦善革职被审讯,英军攻下广州城。
鸦片战争惨失败,清英谈判屈辱来。
南京条约国权丧,割让香港商贸开。
赔英白银二千万,英人如魔更凶狂。
闭关锁国国门开,洋人入境国沉沦。

二、内忧外患
清文宗咸丰(奕詝)、清穆宗同治(载淳)、太平天国(洪秀全)、湘军首领(曾国藩)、闽浙总督(左宗棠)。
道光驾崩圆明园,四子奕詝登金銮。
年号咸丰皇权尊,上位国运最艰辛。
勤于政事慎决策,任贤去邪抗外敌。
加强中央集权制,改革弊政防衰败。
重用权臣曾国藩,罢斥怠政穆彰阿。
重新启用林则徐,革除乱政禁舞弊。
积重太深无力挽,山河动荡起狼烟。
太平天国在江南,半壁山河闹翻天。
天国领袖洪秀全,义气相投封大王。
屡败清军有奇招,军威庞大战船飘。
攻占南京定都城,颁布新政惠百姓。
与清对抗立权政,政治经济表面新。
天国高层多奢糜,妻妾成群倾轧凶。
各路王爷不配合,北伐西征终无功。
英法联军挑事端,二次鸦片战争惨。
北京条约割地赔,割地赔款抢明园。
沙俄出兵到东北,威胁清朝割土地。
瑷珲条约丧主权,六十万里沙俄占。
内忧外患风雨飘,瓜分中国狂潮飙。
权力旁落慈禧手,慈禧专权国难遭。
咸丰六年载淳生,储秀宫中宝珠晶。
慈禧皇后生王子,咸丰遗诏顾命臣。
咸丰驾崩载淳登,六岁即位权力空。
顾命大臣掌朝政,国家动荡乱纷争。
太平天国反朝廷,捻军苗回又起兵。
重用国藩左宗棠,镇压天国平捻军。
慈禧不满权落空,辛酉政变双垂帘。
祺祥年号改同治,慈禧太后掌实权。
开办洋务求自强,新式工业添花彰。
北洋水师军容整,同治中兴史有名。
时年十九大驾崩,死于天花病毒生。
在位一十三年整,英年早逝遗憾终。
三、慈禧专权
清德宗 光绪(载湉)、慈禧太后(那拉氏)。
同治皇帝无子嗣,死后大位谁可即。
同治皇帝姨母弟,载湉登基坐王位。
载湉慈禧亲妹生,他称慈禧姨母亲。
年仅四岁小皇帝,慈禧皇权握手中。
慈禧选皇喜奴才,专横跋扈束缚君。
十八亲政想进取,慈禧挟制难独行。
皇权旁落帝思忖,不甘沉沦费苦心。
接受西方新思想,推行变法独立行。
崇尚科学重教育,发展经济增国力。
兴办洋务图自强,洋儒合一兴清朝。
戊戌维新声势大,光绪支持慈根发。
谋图杀后颐和园,消息泄漏动兵甲。
戊戌变法惨失败,光绪被扣囚瀛台。
七人送上断头路,康梁日法避难灾。
光绪上位国凄惨,列强入侵战事连。
中日甲午海战败,马关条约国丧权。
八国联军占北京,烧杀抢掠毁园明。
慈禧光绪逃西安,国无君王洋人欢。
西洋入侵民遭殃,国丧主权瓜分狂。
朝廷白银流海外,山河动荡风雨来。
义和团练大兴兵,举旗灭洋怒火生。
慈禧发兵灭义和,助纣为虐毁长城。
四岁登基皇权空,傀儡皇帝庸碌终。
享年三十八岁死,死后一天慈禧崩。
四、宣统退位
废帝宣统(溥仪)
光绪死后溥仪登,溥仪生父光绪兄。
生母荣禄亲生女,慈禧干女贴心人。
登基上位二年多,民国兴兵捣清朝。
清帝溥仪退帝位,清朝灭亡没动兵。
劝降退位帝聪明,溥仪仍在深宫中。
老臣张勋辦子军,复辟帝制溥仪登。
溥仪坐了半月整,冯玉祥军进北京。
驱除出宫溥仪惊,逃往天津稳心身。
一九三一九一八,日本组建满洲国。
溥仪乘船走东北,称帝满洲又复威。
一九四五日投降,苏军俘虏满洲王。
押往苏联被管教,溥仪冠落清朝殁。
满清国祚二六七,九主传承朝有规。
顺康雍乾嘉道咸,同治光绪宣统完。
疆域辽阔地广茂,人口稠密风景飘。
占地一千三百万,都建北京置省份。
直隶江南两山河,川陕两广江浙湖。
藏疆青蒙福建省,南海四沙诸岛群。
注释:
1.咸与维新:咸,都,皆表示全面广泛;与,参与,参加;维,文言助词;新,革新,更新。原意是允许一切受恶习影响或有罪的人改过自新。
2.黜奢崇俭:罢免不作为的官员,推崇勤俭节约的风气。
3.欺隐怠惰:欺,即欺骗。隐,隐瞒。怠惰,懈怠,懒惰。
4.剿抚兼施:即围剿与招降相济并用。
5.虎门销烟:指清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今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集中销毁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的历史事件。
6.穿鼻草约:是鸦片战争中英国代表私拟的一份议和草约。
7.瑷珲条约:咸丰八年四月在俄国人武力恫吓下,清朝皇族奕山擅自与俄国人穆拉维约夫在瑷珲签订的一份丧权辱国的条约。
8.戊戌维新:又称戊戌变法,是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期间,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组织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工农商业等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9.戊戌七君子:参与变法的被慈禧太后诛杀的人,即徐致清、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
10. 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日本侵略中国的一次海战。战争爆发于1894年,时为甲午年,故称甲午中日战争。这次战争,清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11. 马关条约: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在日本马关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2. 义和团:又称义和拳,是晚清时期的民间团体组织,由山东、直隶一带的大刀会、义和拳、神拳、梅花拳等民间秘密结社,互相组合发展而成的反帝武装力量的组织。
【作者简介】
李治民,男,生1944年,家住扶风县城关街道双乐村,高中文化,中共党员,1964年参加教育工作,中学一级教师。任教期间一直从事中学数学教学与研究,曾两次获省级优秀班主任称号。退休后,创办(陕西省戏曲艺术职业学校),为秦腔梨园培养了众多艺术人才。曾担任城关街道政协组长,现任扶风县城关街道西区老干党支部副书记。<扶风县城关街道西区老干支部演艺团>团长。主要作品有:《扶风县乐稼后村誌》(30万字),《扶风城西系列故事集》,戏曲《利剑出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