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沁园春·贺颜世举、公茂兰伉俪蓝宝石婚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双影清辉,墨韵盈怀,艺海同舟。看仙翁走笔,龙蛇飞舞;琼娥调彩,云锦轻收。四十五载,相濡以沫,默契天成胜画俦。凝眸处,是灵犀一点,不语温柔。
平生砚畔同修,任烟雨江南塞北游。赞兰陵才俊,风华独步;金闺淑质,雅韵长留。笔写乾坤,情钟山水,白首同心共唱酬。凭栏望:这蓝田美玉,何必封侯?
备注:伉俪简介
颜世举,字岩石,号师汉斋主,复圣后裔,兰陵人。书艺精绝,隶书尤胜,曾赴美加办展,"颜体"入方正字库,荣宝斋藏其作,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皆悬其巨幅。公茂兰,金闺画师,晚岁习艺,工笔精妙,《葡萄》为天坛博物馆所藏。二〇一九,伉俪书画联展于北京金台,艺林称羡。
七律·砺志行吟(二首)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
浮生芥叶渡舟轻,雾散星河趁好风。
百味沉浮融墨韵,千般激荡化诗情。
三更炼就冰壶魄,永夜勤磨玉轸声。
洗尽铅华心自远,踏平棘路见峥嵘。
其二
云程万里御罡风,历尽沧桑目愈明。
墨海藏锋凝剑气,书山问道引鸾声。
半生抛却浮名累,一曲吟成肝胆倾。
待到天门开曙色,青峰独坐对霜晴。
水调歌头·川鲁情深——绵阳刀迷赴临沂谢恩录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序:时值乙巳盛夏,蜀中刀客越千山而至沂蒙。一则续乐坛之缘,更怀汶川震后齐鲁鼎助之恩。忆昔板房栉比,观今玉盏交辉,情动于衷,遂撰斯词以志。
驻马沂河畔,赤绶系龙泉。曾揽天府形胜,今谒凤凰垣。犹记坤维崩裂,九域星驰赴难,肝胆照霜天。十七春秋过,把盏话前缘。
流云遏,飞泉咽,篆烟旋。同操郢缶,但将心火铸冰弦。屏里万言切切,弦上千回婉转,相对竟无言。愿作琅琊柏,永护海东烟。
后记:汶川劫火淬肝胆,沂蒙乳汁润尘襟。冀川鲁之谊若泰岱峙坤维,沂泗滋疆土;纵星霜荏苒而情坚金石,虽百代更迭而义薄云天。

七律三章·沂蒙赤子颂
——刀郎临沂演唱会礼赞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
鲁南烽火忆峥嵘,乳水滋军大爱凝。
箪食千家支铁旅,弦歌百代铸豪情。
铁板铿锵金玉振,铜琶激越凤凰鸣。
谁翻新曲惊寰宇?赤帜高扬沂水清。
其二
民谣根脉种琅琊,弦上乡愁入酒茶。
九转新声传海峤,千年古调醉烟霞。
慈怀已化峰头月,赤子长歌云外槎。
最是钧天交响处,山河谱入浪淘沙。
其三
沂蒙七月暑方遒,剑气箫心满画楼。
万壑松涛龙甲动,千秋鼓角虎符收。
星燃故垒生花笔,月照新词刻玉瓯。
莫道鲁风成绝响,铜琶铁板自风流。
七律·小暑遣怀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夏至方消暑气催,炎风烈烈卷楼台。
蝉嘶高树声渐咽,云滞长空意转哀。
浅水荷塘蜓影瘦,疏篱豆架蝶衣裁。
闲斟一盏槐荫下,自有清凉入我怀。

七绝·炎夏寄情
文/李思義
赤日炎炎似火烧,清风一缕寄情遥。
平安最是心中愿,纳暑犹能品寂寥。
暑期盛夏,酷热难熬。
保重身体,当为首要。
唯有健康,人生至宝。
遥寄祝福,同品寂寥。
安然度夏,共迎秋高!

七律三章·贺〈鲁南文学创作〉创刊暨迎七一誌庆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咏刊
欣逢双庆共腾骧,圣手培新艺苑芳。
腕底烟霞凝北斗,笺中星火耀东方。
一刊破晓惊雷动,万壑鸣泉桃李香。
欲向兰台询春信,沂蒙文脉韵苍苍。
其二:咏雅
琅琊墨浪启新航,笔阵连云动玉堂。
千载遗珠辉鲁韵,五更裁月绣齐光。
即开坛坫传兰浦,已展旌旗向帝乡。
漫汲沂河千载韵,月斟北斗醉琼觞。
其三:咏志
雕龙未负鲁风扬,结阵文旌触穹苍。
腕底星河浮海岱,胸中丘壑纳齐梁。
风承稷下三千士,帜立兰陵第一香。
试看春雷生卷首,同邀明月醉诗行。
七律·读《西西弗斯神话》感怀(外一首)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凛凛罡风削嶂巅,永沦劫厄倩谁诠?
看穿神谕终虚妄,踏破天条始凛然。
危顶星垂窥太古,断岩苔蚀镂寒烟。
孤身负石苍冥立,撑起青穹岂问天?

五律·心月澄空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灵台本澄澈,雾霭自浮沉。
风住玄晖澈,光清鉴物真。
幽襟涵太素,永夜守冰轮。
万有归空寂,山河璧月新。

七律·痛悼尹股长仙逝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序:惊悉原101团军务股尹增利股长仙逝,享年九十三岁。噩耗骤至,悲不自胜。老首长戎马一生,清廉正直,德范长存。虽高寿而终,然骤失良师,曷胜哀痛!今赋诗一章,以寄哀思。
逝者期颐近九三,鹤归蓬岛别尘寰。
戎马半生勋业著,冰心一片口碑传。
同袍挥泪悲声动,旧部衔哀素旐悬。
英魄已登仙阙去,音容犹在梦魂间。
鹧鸪天·读史咏怀并依韵敬和孙景坡老师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稽古钩沉仰圣贤,浮生若梦逝流年。
青编汗简留名少,红袖笙歌逐世喧。
山未老,水依然。兴亡弹指一挥间。
英雄霸业归尘土,唯有青山伴月眠。
附孙景坡老师原玉:
鹧鸪天·读史感怀
文/孙景坡(山东临沂)
稽古钩沉数圣贤,几人青史百千年?
红尘紫陌言难尽,舞榭歌台演不完。
山不转,水回旋,笑谈沧海变桑田。
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孤魂墟野边。

七律·传茂弟海南归来同窗故友欢聚感吟(三首)
文/李思義
其一
岁序迁流鬓已斑,芸窗契阔共欣欢。
泉山载酒云生座,兰浦裁诗月满坛。
铜鉴已融霜色重,金罍频注岁华阑。
莫嗟松柏临秋老,犹抱冰心立嶂峦。
其二
连床风雨志相关,文藻争春各竞妍。
题壁句成惊鹤舞,离亭酒尽伴鸿旋。
旌扶巴山千寻月,鼓震楚水百尺烟。
五十春秋书札在,墨痕犹润故人笺。
其三
逝川如箭柳吹绵,顾影昏灯惊雪颠。
宦海沉浮谙世路,客槎漂泊守心莲。
归舟已系垂虹岸,洗耳来听漱玉泉。
好是东篱新酿熟,落英扶醉唱尧年。
七律·兰陵吟怀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兰陵古调韵悠长,吟罢心潮动大江。
文脉千年承圣哲,风华百代育贤良。
青山叠翠围城碧,秀水回环抱月凉。
最是乡情难割舍,丹心一片寄苍茫。

满江红·依韵奉和朱三贤弟
文/李思义(山东临沂)
名郡兰陵,千年史、人文殊绝。忆往昔、荀卿设帐,儒风长烈。玉液盈樽香衢陌,虹梁焕彩映宫阙。步长街、漫抚唐宋础,思幽切。
泇水清,烟波澈;黎庶乐,笙歌悦。喜毂击肩摩,琼宇参差。商贾若云荣万井,吟觞啸咏醉晴月。待来年、梅信报春时,共高歌。
附朱三贤弟原玉:
满江红·兰陵谣
文/朱三(山东临沂)
古邑兰陵,千秋韵、风华独绝。溯往迹、荀子传学,墨韵犹烈。美酒金波浮玉盏,星河夜色笼城阙。踏青阶、漫览汉时碑,情殷切。
沂河碧,粼光澈;田园秀,丰年悦。看车水马龙,画楼相接。商贾云集兴百业,弦歌不辍邀明月。待重来、醉卧这方春,同欢悦。

沁园春·寰球即景
文/李思义(山东临沂)
寰宇硝烟,万仞兵戈,云谲浪惊。望乌东三载,干戈未歇;印巴一怒,矢石相争。中东小霸,屡逞凶顽,焦土频添新怨生。抬望眼,纵长天鹰啸,域外鏖兵。
东方独守清平,秉丝路和弦四海鸣。看云帆高挂,潮头稳立;星河入梦,凤阙含情。汉月当楼,唐风在抱,一带联珠照眼明。且凝眸,待沧溟击浪,重订新盟。
七律·浮生三叠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
韶光似水向东流,霜鬓萧疏近暮秋。
曾抱焦桐临玉阁,亦披铁甲戍边楼。
容颜纵改心犹劲,风雨频经志未休。
漫把烟霞藏袖底,明月清辉照吴钩。
其二
逝水无痕任去留,且抛尘虑伴闲鸥。
剑光已敛芸窗静,墨韵初开莲社幽。
莫效冯谖空铗叹,休同甯戚苦歌讴。
但存暖意春风里,笑看新萌满故丘。
其三
穿云倦鸟自悠悠,欲访蓬山策杖游。
衔蕊麋鹿迷竹径,浴波黄莺啭蘋洲。
百年光景梭中逝,万种沧桑眼底收。
莫道残阳将欲尽,晚霞犹自映江楼。

七律·贺至友爱孙周岁有寄(二首)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
慈颜舒展德辉融,笑揽娇孙周岁逢。
彩幔低垂凝瑞露,金樽斜映醉霞红。
琼枝已具凌霄势,玉树先存济世风。
最喜今宵新酿熟,满庭月色浸玲珑。
其二
锦堂欢声笑语浓,兰桂香浮隔代情。
绣幔徐掀朝露白,霓裳轻卷晚霞明。
童蒙早蓄凌云志,弱齿先闻礼乐声。
尤爱星河垂绣户,清辉万缕祖孙同。

七律·砚畔行吟(三首)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
闲将逸兴寄鸥盟,浣却尘襟玉露清。
数点飘红春水皱,一痕垂碧远山晴。
胸中丘壑随毫转,笔底乾坤任手耕。
醉里浑忘斜日暮,推窗忽讶月盈空。
其二
芸窗独对夜光盈,砚海微茫曙色生。
雾绕岫眉凝墨润,舟摇云鬓带香行。
千峰聚散烟绡薄,河汉浮沉练影轻。
忽有松涛穿牖入,满天珠玉作琴鸣。
其三
吟肩欲耸破云屏,自向溪山索性灵。
竹露烹茶烟篆翠,松泉淬墨月涵澄。
偶随鹿迹寻苔径,时立鸥滩数荻汀。
最是砚池风定后,一痕秋水映天星。
七律·夏至吟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昼长极至暑初张,数点新荷浮暗香。
蛱蝶闲穿花影乱,蜻蜓倦立水风凉。
百年荣谢空留迹,万顷烟波未系缰。
莫叹驹阴飞似箭,山亭容我醉壶觞。

七律·山居夏咏(三首)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
浮生七秩意难休,乐沐尧天慰晚秋。
墨沁冰绡涵雅韵,诗分荷露系兰舟。
坐观云岫千峰列,闲采花蹊一雨收。
最是含饴传礼训,松风邀月共清讴。
其二
踏遍云深第几程,家山一望晓烟晴。
风移竹影诗心净,露润荷香璧月明。
醉墨临窗星斗近,孤舟钓雪肺肠清。
此身合向江湖老,心棹轻摇云水情。
其三
蝉琴渐涩柳阴浓,小阁凭虚暑气融。
竹影摇窗惊砚静,荷香透案引毫丰。
慢煎龙井消残日,细校芸编候晚风。
莫道人间无逸趣,笑揽烟霞寄寸衷。

七绝·喜雨消暑吟(三首)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
麦浪初收暑气稠,
新秧渴饮待霖流。
忽闻天际雷声动,
喜看甘霖润绿畴。
其二
天公解意降清幽,
遍洒琼浆润垄沟。
最爱檐前珠玉落,
叮咚声里暑炎收。
其三
细雨无声滋陌头,
农家笑语满田畴。
蓼花影里蛙声脆,
唱得金秋入梦柔。

七律·无言挖薯视频观后感赋(三首)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小序:山乡老叟,皓首躬耕,携二幼女荷锄往田。挖薯装篓,汗透衣衫,而笑颜相顾,怡然自乐。此景无声,唯见其劳,唯见其亲。叟之慈,女之纯,天伦之乐,尽在其中。后此视频流布海外,观者如堵,莫不泫然动容,竟获国际嘉奖二十二项,誉满寰宇。嗟乎!道德尊严,人性光辉,虽不言而自显,虽无华而自彰。观罢心潮澎湃,援笔为诗,以赞其美。
其一
云锄生辉映晚霞,挖薯老翁携双娃。
仁心写意传三界,至善流芳泽万家。
陌上锄声惊海宇,人间大爱暖天涯。
回看击节千层浪,胜却桃源万树花。
其二
白发犁云守岁华,红巾舞日逐流霞。
前缘早种三生石,厚德新开九畹花。
莫道田间无雅韵,须知垄上有清嘉。
百年定格须臾影,留待春秋说素纱。
其三
稚子牵衣垄上行,老翁俯首掘秋声。
黄土无言藏白玉,青襟有泪见真情。
廿枚桂冠殊尘俗,万仞丰碑立野耕。
无言最是动人处,一帧能传万古名。
水调歌头·咏军人张伟救人壮举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序:乙巳岁次,豫商丘夫妇坠湖,三义士援之复溺。现役军人张伟纵身五救,力竭昏迷,母闻垂涕。及愈归营,百姓举辕相送,镌"国士"锦旌以彰其德。
雪浪破寒云,金甲踏沧渊。谁擎紫电青霜?只手截狂澜!铁铸长缨缚恶,血淬吴钩凝碧,肝胆照河山。千丈银涛底,七尺化灵鼋。
盾徽耀,忠魂铸,立坤乾。春风欲劝斜阳,休落古梁垣。散尽金章酬义,遍种心灯续昼,星斗满中原。试问英雄迹,红日透征鞍。

七律·忆先父耕读咏怀三章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
披星垄亩理桑蔴,铁臂扶犁印岁沙
茧指量天承族运,宽肩荷月养田家
粗瓷碗纳三江味,布履痕藏四海霞
此去蓬莱归鹤骨,青山立碣忆生涯。
其二
残灯瘦影透寒窗,旧褐摩挲触手凉。
隔世晨昏书未竟,萦庭笑语泪先藏。
家规墨迹遗笺重,麦场鞭痕入梦长。
偶得萱堂言父事,倚门星斗渐成行。
其三
苔碑静对夕阳斜,八载风霜砺岁华。
厚土仁心凝祖训,寒梅劲骨作篱笆。
常忧稼穑荒还稔,每诫儿孙俭与奢。
忽见霜毫描鹤迹,砚生春水润新芽。

沁园春·夏韵抒怀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麦浪鎏金,梅雨初收,荷韵渐长。看榴花照眼,红燃陌上;蝉声沸树,翠锁林冈。蒲扇分凉,瓜棚话古,蛙鼓星灯入醉乡。凝眸处,有云帆远岫,霞海苍茫。
且将素墨濡香,趁此日素笺拓九章。念屈子问天,徒留哀郢;少陵咏史,尽作沧桑。吾辈披襟,搦管飞白,笔蘸星河向八荒。君休笑,纵霜侵两鬓,襟抱春芳。

【作者简介】李思義(微信昵称:夕阳余晖),男,汉族,1956年11月生于山东临沂兰陵,高中文化,中共党员。务过农、当过兵、从过教、下过海、打过工…经历曲折,命运多舛。但对人生信念坚定,自强不息,热爱生活,乐观处世。平生喜欢文学,尤爱诗歌,业余闲暇笔耕不辍,时有作品文字见诸于报刊及网媒平台。不求闻达,只为乐趣。现为临沂市诗词学会会员、兰陵县诗词学会会员、兰山区作家协会会员。诗观:真情催生诗歌,诗歌源自生活,生活带来灵感,灵感激发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