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抗战雪国耻 日寇俯首开远城
陈怀志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日。这个日子,应该欢庆、应该纪念,也应该懂得,胜利来之不易,国耻切莫忘记,更须明白,只有彻底扫除一切害人虫,社会才能太平,人民才能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
回顾日寇侵华史,我的心在滴血,仇恨在增长,拳头在握紧。我不由得唱起了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是的!我没有忘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的,我没有忘记,倭国自产生之日起,就对我伟大的祖国虎视眈眈,企图忘我之心就一天天增长。早在1300年前的公元663年8月27日,倭寇派虎狼军4万余人,战船1千余艘,侵犯我属地白江口,挑起海战。结果被我唐朝军队1万3千人打得落花流水,仓皇逃窜。这一战,打出了唐朝的军威,基本奠定了此后八百余年间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与文化格局。然而,倭寇不甘心失败,14世纪中叶日军多次侵犯我领土,至1928年日军在东北策划“皇姑屯事件”,炸死张作霖,制造“济南惨案”,竟然11次犯我疆域,妄想霸占中国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此后倭寇自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始,至1937年“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仅6年时间,就发动侵华战争6次,将企图灭亡中国的野心暴露无遗。仅14年时间,日寇实行杀光、烧光、抢光“三光政策”、实施细菌战、毒气战,屠杀我无辜民众、革命军人3500余万,其中仅南京大屠杀,就荼毒我同胞30余万。如狼似虎、胜过妖魔鬼怪的倭寇,犯下了前所未有的、触目惊心的战争罪、反人类罪。
日本侵略者犯下的罪恶,遍布全中国,偏僻的云南也未能幸免。据档案资料显示,从1938年到1944年12月26日最后一次空袭,日机轰炸几乎遍及云南,共281天、508批次,出动飞机3599架次,投弹7588枚,无辜群众伤亡7592人,毁坏房屋29904间,云南20余个市、县的生命财产以及城市建筑、交通运输、工农业生产等方面遭受的损失巨大、前所未有。我的第二故乡开远,同样没有逃过浩劫,自1940年1月5日至4月25日,日军罪恶的飞机12架,共5次轰炸小龙潭铁路桥和开远市区,造成人员伤亡。1940年10月1日,倭寇又出动飞机27架,由东北方向侵入开远城区上空,投弹百余枚,炸死市民26人,重伤9人,轻伤7人,毁屋数百间。1941年4月18日,日军出动27架飞机,轰炸开远城区,投弹百余枚,致38名无辜市民失去生命,轻重伤30多人,190余间房屋被炸毁……
这些深仇大恨,奇耻大辱,开远人早已铭记心中,永世不忘。而且,热爱和平、反对侵略的开远人民,早已看清了日本鬼子的狼子野心,为了不当亡国奴,早已奋起反抗。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仅一周时间,就成立了“阿迷抗日救国会“,向民众宣传东三省沦陷的噩耗,号召全民抗日。1936年,中共中央派地下党员、白族人施介(原名施如显,字介庵)到开远中学组织成立“抗日后援会”,号召会员捐款支援前线。1937年11月,施介领导开远铁路工人反迫害的罢工斗争。中共地下党员、培英小学教师刘渭南带领县中学生杨蔚淇、谢嘉绩等,与县党部职员张小西、李士溪等,组织文艺演出三晚,剧目是甲午战争爆发后,清军总兵左宝贵赴朝鲜抗日,在平壤与敌作战,弹尽粮绝、不幸被俘、誓死如归、壮烈殉国的爱国话剧《左宝贵平壤泣血录》。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又成立“开远抗敌后援会”,同时组建“抗日救国话剧团”“孩子剧团”。谢家绩团长带领大家演出了《凤凰城》《血洒晴空》《八百壮士》等剧目。由学生组成的“孩子剧团”,在团长邹桂峰、副团长尙灵媛(女)组织下,与徐琨、李谦、李元彪、佴如璟、龙鸣图、石惠仙(女)等抓紧时间排练节目,演出了《 十三号情报员》《小三子》《出征》《孤岛烽火》等剧目。“开远旅昆同学回乡会”尙瑛、尙玮、尙瑚、王锡候率领十多名学生,演唱了《义勇军进行曲》《救亡进行曲》《我们在太行山上》《松花江上》《游击队歌》《誓雪国耻》《放下你的鞭子》等抗日歌曲;还演出了《打回老家去》《铁蹄下的歌女》《省下一颗子弹》等街头活报剧。这些演出宣传,催人泪下,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更鼓舞着人们树立奋起反抗、势必赶走倭寇的决心。
决心有多大,具体看行动。阿迷县立中学的学生,看了演出,请求成立“县中义勇军”,发誓要“读好书,练好杀敌本领,一旦祖国需要,立刻奔赴战场”。当时的县长蒋子孝对学生的抗日激情赞赏不绝,不但批准了学生的要求,还发给他们一百多支枪,鼓舞他们好好练武。县中十一班刘兆麟、何兆全等同学,则立即投笔从戎,随滇军奔赴前线,实现了杀敌立功、报效祖国的愿望。简易师范二班的王锡龄、陈开明,跟随中共地下党员、白族人施介庵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党中央的指挥下,英勇战斗、杀敌立功。简师、中十班的刘铣、李光蕃、李光福、王之贤、周铫、马家龙、孙飞鹏、杨恩泽、张毓奇、谷绍域等则报考军校,毕业后领兵杀敌、报效祖国。
值得称颂的是,原滇军排长、滇军教导团(云南讲武堂)见习副队长、滇军靖卫二团一连连长、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八期学员朱家璧,因仰慕红军英勇善战,敬佩共产党光明磊落、信仰坚定,于1938年毅然决然投奔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1月受党组织派遣,回滇军秘密工作,以国民党军营长、团长等职务为掩护,开展统战和抗日准备,作了大量艰苦细致的革命工作。驻防开远期间,朱营长大力宣传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官兵及群众唱延安带来的《黄河大合唱》《延水谣》等抗日歌曲,又创作《还我河山》《盘江水》《十里相送》《丈夫去当兵》等抗日歌曲,让开远大庄明德中学教师、中共地下党员罗丽英和艺工队队员、云南著名歌唱家黄虹到处传唱,使文化抗日深入人心,抗日精神不断增强,抗日行动更加扎实。1949年1月,朱家璧调任桂滇黔边纵队副司令员,屡立战功。为抗日战争胜利立下赫赫战功,正值英年、以身殉国的开远人还有王有德、张书绅、陈开明等烈士,还有县府奉令征集,到印度对日作战的400名壮士和众多无名英雄。
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抗战大旗,灵活机动的游击战与大兵团作战的阵地战有机配合,将敌后开辟成主战场,与友军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经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逼日本天皇在1945年8月15日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于9月9日上午9点,在中国南京黄埔路陆军总部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在南京举行正式签字仪式前,有两次仪式,即湖南芷江洽降和云南开远洽降。芷江洽降时间是1945年8月21日至23日。开远洽降时间是同年9月2日至3日。2日中午1时30分,驻开远的中国陆军第一方面军参谋长马瑛、副参谋长尹继勋及滇南美军总部参谋长黑格森上校,在司令部礼堂(开远铁路医院旧址)召见前来洽降的越(南)北日军代表酒井干城等三人,宣读致日军汉字第一号《备忘录》。次日上午11时,中方第一方面军总司令卢汉传见从越南赶来的日方战犯酒井干城,按第一号《备忘录》,通令越南北纬16°以北地区日本海陆空三军,只能向第一方面军投降。第二号《备忘录》,规定日本海陆空三军聚集的位置。第三号《备忘录》,规定中方第一方面军到达时,日本必须提前24小时撤离越南河内。第四号《备忘录》,通告日军,中方第一方面军司令部派参谋谢崇琦为先遣参谋组组长,率领军官12员,随日军洽降代表同机到河内,准备前进指挥所驻河内之一切事宜。第五号《备忘录》,规定日军将越南北纬16°以北地区公路、铁路、水路的交通工具、通信设施等详细造册移交第一方面军,以备调用。日方侵华战犯酒井干城对5个《备忘录》毫无异议,唯有点头哈腰、乖乖签字。
洽降典礼仪式历时四小时,昆明及各地各界首长、各界人士、中外新闻记者、不少报社记者远道赶来观看、拍照,群情激昂,盛况空前。这不但彰显了伟大祖国的胜利和光荣,也凸显了开远人的骄傲和自豪。为记下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1948年,开远各界同心协力,在第一方面军司令部西侧建了一座牌楼式三间受降纪念坊、一座砖木结构六角攒尖顶受降亭。纪念坊镶嵌云南省主席兼第一方面军总司令卢汉题写的 “开远受降亭”五字黑底金字匾。
伟大的中国各族人民,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经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纪念这一伟大胜利80周年的今天,我们要牢牢记住:不忘国耻,为实现伟大祖国的伟大复兴,砥砺前行。
抗日精神万岁!
艺术简历陈怀志 1945年2月生于云南石屏。迄今在全国300余种报纸、杂志、书籍发表文学作品200余万字。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明代王廷表传奇》、古籍评赏《杨升庵王钝庵双百梅花诗鉴赏》、小说选集《清河缘》、130首诗词入编《诗书画三人行》,待出版散文集《文心琢玉》、诗词集《倾听天籁》、诗集《次韵冯海粟先生梅花百咏》、诗集《和王钝庵先贤梅花百咏》。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永胜杯”参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175596.html&
第二届“白鹭杯”金笔作家金笔诗人文学大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053488.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