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作家厉莉希腊之行是几年前的计划,因为三年疫情不能成行,尽管世界仍然风云变幻,三年俄乌战争还在继续,伊以战争正焦灼在当下,因为计划好6月成行,最后还是坚持出发了,从北京首都机场启程,历经10小时飞机,穿越蒙古,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等,地图上还可以看到,格鲁吉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我们不断的飞过或看到所有国际热点国家,想着这个世界从来不是一个和平的世界,只不过我们有幸生长在一个和平的国家。除了安居乐业,还有闲可以在世界各地看看,走遍山河不是每个国家的人民都可以享有的。特邀朗诵家侯玉婷倾情演绎,将整篇文章更家深入人心!
散文《卫城之上,穿越古希腊(下)》
作者:厉莉 朗诵:侯玉婷
雅典卫城,这座历经岁月沧桑的山丘,不仅是希腊最璀璨的古迹明珠,也是西方文明进程中一座巍峨的精神丰碑。自公元前五世纪的黄金时代起,直至今日,纵使只剩斑驳的残垣断壁在风吹日晒中诉说过往,它依旧静静地伫立原地,以一种超越时空的姿态,俯瞰着时光长河的奔腾不息。

而这座宏伟建筑的起源,竟与一段瑰丽的神话故事紧密相连。彼时,海神波塞冬与智慧女神雅典娜同时相中这片神奇的土地,都渴望成为这里的守护神。为公平决定归属,众神之王宙斯提议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谁能为这座城市献上更珍贵的礼物,谁就能成为这片土地的守护者。波塞冬手持三叉戟,猛地刺入大地,刹那间,一股海水泉喷涌而出。那翻涌的咸涩海水虽气势磅礴,却无法饮用,看似强大,实则华而不实。反观雅典娜,她优雅地在地上种下一棵橄榄树。这棵橄榄树不仅象征着永恒的和平,还能结出累累果实,榨出醇香的橄榄油,提供坚实的木材,成为古希腊人生活不可或缺的源泉。最终,人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雅典娜,这座城市也由此得名“雅典”,成为智慧女神庇佑下的智慧之城。帕特农神庙便为供奉雅典娜而建,曾经,神庙内那尊高达12米、由黄金与象牙精心雕琢而成的雅典娜巨像,闪耀着神圣而威严的光芒。如今,巨像虽已消逝在历史的尘埃中,但当人们站在神庙前,依然能清晰感受到那份穿越千年、沉静庄严的神圣气场。

除了承载着动人的神话,雅典卫城还是战争与权力的无声见证者。从古希腊的辉煌荣耀,到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奥斯曼土耳其的占领,再到近代战争的残酷洗礼,卫城无数次在战火中被摧毁,又在人们的努力下重新屹立。帕特农神庙命运多舛,曾被改建成的清真寺,1687年,更因火药爆炸遭受重创。然而,历经无数劫难,它始终如一位坚毅的巨人,矗立在城市的心脏地带,见证着历史的风云变幻。
如今的雅典卫城,已然成为全球游客心中的圣地,是社交媒体上热门的打卡坐标,更是历史教科书中熠熠生辉的名字。它也是一座永恒的西方精神灯塔,雅典人舍弃了海神波塞冬所代表的力量与征服,坚定地选择了雅典娜象征的智慧与和平,这绝非偶然,而是古希腊人用行动诠释的崇高信仰。
雅典卫城的每一块残破石头,都镌刻着古希腊人对自由、智慧与美的执着追求,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也许,这正是旅行最迷人的魅力所在:当我们在一块古老的断砖前驻足停留,心中已然装下了跨越千年的动人故事。
下山的路被暮色浸得有些软了,总忍不住要回头。那卫城就静立在山巅,像一幅被时光洇过的素描,笔触里全是温柔的磨损。风过时,石缝里似有细碎的声响,恍惚是千年前的叹息,轻轻落在肩头。

原来有些道理,要等脚踩过石阶的微凉才会明白。智慧从不是用力挣来的,像山间的月光,是顺着云隙一点一点漫下来的,不慌不忙,却把每寸泥土都照得清明。
你看那残柱,断得利落,却偏有夕阳肯为它描金边。原来最动人的,从不是完整无缺。就像我们追的那些光,未必是满堂亮,或许只是窗棂漏进来的一缕,够照亮脚下的石子,就很好了。
暮色渐浓时再回头,山影已淡成水墨。可心里分明落了些什么,像被风带来的花瓣,轻轻贴着心尖——原来人生这趟旅程,慢慢走,认真看,总会有属于自己的那束光,在前方静静等着,像初遇时的星辰。
作者简介:厉莉:国家高级工程师,一直从事建筑规划设计行业数十年,虽是理工女,爱好文学,诗歌,舞蹈,旅游。热爱生活,广交朋友,往来既有白丁,又有谈笑鸿儒,《当代文学艺术平台》主编,在多家平台发表过文章。

朗诵 侯玉婷,广东广播电视台资深主持人,国家级主任播音员,中央电视台特邀主持人,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2020年荣获广东省文联、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布的【百期抗疫作品展】特别奖。曾获首届金话筒全国十佳节目主持人称号、第十一届亚运会国家特别贡献奖、新中国建国60年60人全国优秀主持人奖、全国法制十佳主持人大奖、亚洲地区十佳主持人奖等各类国家及省市级奖项。1990年入调中央电视台成功主持第十一届亚运会,获得国家体委中央电视台特别贡献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