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雨落七七
作者:郭永华
小暑时节,溽热如蒸。柏油马路晒得发软,行人步履匆匆,额角的汗珠刚渗出便被热风卷走。“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宋人戴复古笔下的大暑之景,此刻竟如此真切。偏是这般酷热天气,又逢七七国耻日,历史的伤痕在烈日下隐隐作痛。
午后风云突变。铅灰色的云层低垂如铅,风势渐急,先是轻抚树梢,转眼便狂啸着撕扯街边的广告牌,发出刺耳的哀鸣。街上行人纷纷驻足,有人蹙眉望天,有人加快脚步——这场雨,终究是躲不过了。
第一滴雨砸在窗玻璃上,碎成晶亮的水珠四散迸溅。转眼间,雨线连成水幕,天地间只剩一片混沌的白。雷声由远及近,时而闷如战鼓,时而尖似厉啸,恍惚间竟像极了当年卢沟桥畔的炮火轰鸣。
这雨来得蹊跷。不似江南梅雨的缠绵,倒像积蓄已久的悲怆倾泻而下。“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的诗句忽然浮现心头。这暴雨,莫非真是苍天在为七七的屈辱垂泪?为未能昭雪的冤魂鸣不平?
雨势渐收时,夕阳穿透云层,在积水中投下血色残光。那抹刺目的红,恍若当年宛平城墙上未冷的血迹。“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李世民的箴言在耳边回响。这场酣畅淋漓的暴雨,究竟是冲刷了历史的尘埃,还是让某些不堪的记忆愈发清晰?
小暑的热浪终被雨水浇熄,七七的警钟却在雨后愈发清晰。天公降此甘霖,或许正是要提醒我们:有些伤痛不该被遗忘,有些历史必须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