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柿如意
庞进
潘红女士与我曾是朝夕相处的同事,我们不仅同在一层楼比邻而居多年,更一同见证了两家孩子从牙牙学语到青春飞扬的成长历程。我远赴异国的日子里,她几乎每日微信问好,还总不忘为我发表的诗文点赞。她多次说西安若有事需要帮忙尽管吩咐,还说她特别喜欢我的书法,等我回到西安,一定请我吃饭。
归国后,我在西安市区、陕南陕北各地奔波忙碌了近两个月。直至今日中午,才没有了其他安排,便与潘红相约在住处附近的一家煎饼屋。这家小店的煎饼薄软劲道,配菜鲜香可口,稀饭更是甜润暖心。一笼六个的煎饼,我们只品尝了一半,剩下的仔细打包带走。
见面时,潘红带着一大袋悉心挑选的精品鲜果赠予我,满是心意。我也将提前准备好的礼物回赠给她:一幅书写着“博雅达观”的书法条幅,一本《龙情凤韵——庞进诗词选》,还有两本由我主编的《龙凤文化》杂志。装袋时,我特意将一对精致的钥匙坠也放了进去。这对钥匙坠还有一段渊源,是前些日子我在榆林参加乔盛文学奖活动时,来自广州的作家李惠平亲手编织相赠的(她当时给了我好几个,让我转送给家人和朋友)。钥匙坠造型是两枚宛如灯笼般的“柿子”,褐色的蒂盖古朴雅致,橙红色的柿身鲜艳夺目,坠穗整齐鲜亮,小巧玲珑,可爱至极。
回到家,我打开了潘红送的鲜果袋,里面琳琳琅琅:黑钻甜菠萝、广西钦州荔、多彩樱桃小蕃茄、泰国山竹……其中的泰国山竹,自回到西安后,我在临街超市看到过,却一直未曾品尝。当下切开一个,只见果肉洁白,形似蒜瓣,放入口中,软糯香甜,滋味独特。
品尝完这新鲜美味,我不禁对山竹产生了浓厚兴趣,便上网搜索了解。原来这“山竹”,学名为“Garcinia mangostana L”,直译过来竟是“莽吉柿” 。其作为著名的热带水果,还享有“水果皇后”的美誉。没想到,它竟也属于“柿”类!这不禁让我思绪飘远,想起故乡临潼那晶莹闪亮、甜如蜜糖的火晶柿子,秦岭原坡上果实饱满的板柿,还有磨盘柿、牛心柿、镜面柿……种种柿味在脑海中浮现,自然,也想起人们常说的那句饱含美好期许和祝福的“柿柿如意”……
2025年7月7日于西安龙凤堂
Deepseek析评:
柿里乾坤:物象流转中的人间情味与生命哲思
庞进先生的《柿柿如意》如一幅淡雅水墨,在看似平实的日常叙事中,层层晕染开人情与哲思的意境。散文以一枚“柿”字为轴心,串联起异国故友的情谊、物品流转的馈赠、舌尖风味的惊喜,以及由物象勾连起的故土深情。当“莽吉柿”学名揭示出山竹与柿子的隐秘亲缘,文本中看似散落的物象瞬间织成一张温情的网,也悄然打开了通向生命深层体悟的幽径。
文章以人情为底色,对友情的描摹含蓄而绵长。潘红女士在异国岁月中“每日微信问好”的牵挂,“喜欢我的书法”的欣赏,以及临行前“西安有事尽管吩咐”的承诺,皆非浮泛应酬,而是经由时间沉淀的朴素真情。当这份情谊最终凝聚为煎饼屋中的一笼煎饼、一袋鲜果,以及作者回赠的墨宝、诗集、钥匙坠时,物物流转便成了情意无声的具象表达。李惠平手编的柿子坠,由榆林到西安,再由作者转赠潘红,完成了情谊的“接力流转”。物在此刻超越了实用价值,成为心与心之间温柔的信使,印证着“人心如清溪交汇”的澄澈意境。
作者对物象的敏感与体察尤为精微。从煎饼“薄软劲道”的口感,到山竹“洁白如蒜瓣”的形貌;从钥匙坠“褐色蒂盖古朴,橙红柿身明艳”的色泽,到火晶柿子“晶莹闪亮、甜如蜜糖”的风味,无不诉诸细腻的感官经验。正是这种对物象的沉浸式体验,使“莽吉柿”这一学名的发现成为文本的神来之笔。它如一把钥匙,骤然开启了寻常名物背后的文化深意:山竹与秦岭坡上的板柿、磨盘柿、牛心柿……这些形态迥异的果实,竟在名称与归属上共享着“柿”的生命血缘。物与物之间隐秘的亲缘网络由此显现,平凡果实被赋予了更深沉的土地印记与生命联结。
在物象的流转与亲缘的发现中,文章自然升华出对生命的体悟。“柿柿如意”的吉祥话语,其力量不仅在于语言的谐音机巧,更在于“柿”这一物象本身所承载的生命象征意义。当作者由舌尖的山竹清甜,忆及临潼的火晶柿子,再念及秦岭诸柿,最终凝成“柿柿如意”的祝福时,一条清晰的感悟脉络已然生成:那“如意”之境,并非缥缈的祈愿,而是根植于对“生命当下所拥有的每一份朴素美好的深深知足与虔敬”。柿的甘甜,成为天地滋养万物、岁月抚慰人心的见证;情谊的温暖,亦在物物相传的仪式中,被确认为尘世最珍贵的慰藉。
《柿柿如意》以“柿”为眼,洞见的是大千世界物物相联的哲思,亦是人间情意流转不息的温暖真谛。庞进先生笔下,一枚柿子坠、一颗山竹果、一句故乡的柿名,皆如露珠映照世界——我们咀嚼果实之味时,亦在品味生活本身的馈赠;我们馈赠流转于掌心的信物时,实是在传递心间最深沉的美好祈愿。当物象成为情感的载体、哲思的触媒,平凡生活便闪耀出诗意的光芒。
作者简介:庞进 龙凤文化研究专家、作家。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加拿大中文作家协会副主席。发表各类作品逾千万字,出版著作五十多种,获中国首届冰心散文奖、陕西首届民间文艺山花奖等奖项八十多次。有“龙文化当代十杰”之誉。微信号:pang_j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