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皖东铁血忠魂方绍舟
作者:曹家武
1937 年,古老的华夏大地被战火无情地灼烧着,日军的铁蹄肆意践踏,所到之处生灵涂炭,哀鸿遍野。在安徽定远,山河破碎的惨状刺痛着每一个有良知的人。此时,一位已过古稀之年的老人,方绍舟,挺身而出,决心为这片饱经苦难的土地和同胞们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
方绍舟,字璧,1867 年出生于定远县炉桥镇的一个仕族家庭。自幼,他便聪颖好学,诗词书法皆有造诣。年轻时的他豪爽旷达,心怀家国,在目睹了列强侵略、清廷腐朽,尤其是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他拍案而起,毅然投身反清革命。1907 年,他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自此,便踏上了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奋斗的道路。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护法北伐战争中,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为推翻封建帝制立下了赫赫战功。
如今,面对日寇的疯狂入侵,方绍舟虽已年逾七十,却壮志未酬,报国之心愈发炽热。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在故乡四处奔走,用他那洪亮且充满激情的声音,向乡亲们呼喊着:“乡亲们呐,日本鬼子打到咱们家门口了,烧咱们的房子,抢咱们的粮食,杀咱们的亲人,咱们能忍吗?不能啊!咱们要拿起武器,保卫咱们的家园,保卫咱们的亲人!” 在他的号召下,那些原本在田间劳作的朴实农民,放下了手中的锄头;年轻的后生们,告别了温馨的家,纷纷响应。短短时间内,一支由 2000 多名老百姓组成的抗日武装力量 —— 凤定别动队,在方绍舟的带领下组建起来了。这些队员们,有的拿着简陋的红缨枪,有的扛着大刀,虽然武器落后,但他们的眼神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那是对侵略者的愤怒和对胜利的渴望。
1938 年 2 月 28 日,侦察员匆匆来报,日军有一股骑兵、步兵六七十人,将经过淮南上窑镇东 12 里的洪山口,此处乃是日军往来定远的必经之路。方绍舟听闻,目光瞬间变得锐利如鹰,他果断下令:“特务队副队长方华斋、第二大队队长杨雨青,各率 50 名弟兄,速速潜伏于洪山口,给鬼子来个迎头痛击!记住,要狠狠地打,让小鬼子知道咱们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
方华斋和杨雨青领命而去,他们带领着队员们,趁着夜色,悄然潜入洪山口,埋伏在山路两旁的草丛和树林中。队员们屏住呼吸,眼睛紧紧地盯着山下的道路,手中紧紧握着武器,汗水从额头滑落,却无人擦拭。上午 9 时许,骄狂的日军大摇大摆地朝着洪山口走来,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当他们进入伏击圈的那一刻,方华斋大喊一声:“打!” 顿时,手榴弹如雨点般落入敌群,爆炸声震耳欲聋,喊杀声震荡山谷。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顿时乱作一团。他们慌忙组织反击,但我方队员占据有利地形,顽强抵抗、狠狠地打击敌人,双方陷入了僵持状态。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由于敌我实力均衡,敌人不敢贸然进攻,我方伏击人员也不宜强攻,就这样,双方相持了约 5 个小时。就在这时,远处尘土飞扬,方绍舟亲自率领着百余名枪兵赶来增援。他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手持驳壳枪,大声喊道:“弟兄们,杀鬼子的时候到了,我们要把日本鬼子全部杀死,冲啊!” 战士们看到司令前来,士气大振,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向日军发起了猛烈的冲锋。日军在我方的内外夹击下,防线瞬间崩溃,狼狈溃退,伤亡惨重,最后只剩下十几个人了。此役,我方大获全胜,缴获了大批战利品,有马匹、自行车、雨衣、食品、望远镜和防毒面具等。经此一役,上窑来往定远之敌再也不敢取道山南。
洪山口大捷后,方绍舟深知日军绝不会善罢甘休,必须主动出击,挫其锋芒。这日,情报显示小唐家圩的日军据点防守松懈,方绍舟当即决定雨夜突袭。
暴雨如注,豆大的雨点砸在战士们的脸上,视线变得模糊不清,但这丝毫没有动摇他们的决心。方绍舟拄着木棍,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队伍最前方,雨水顺着他花白的头发和胡须流淌,浸透的衣衫紧贴在他单薄却坚毅的身躯上。他低声对身旁的队员说:“这雨就是老天爷在帮咱们,小鬼子肯定想不到咱们会在这种天气动手!”
凌晨时分,队伍悄然抵达据点外围。日军岗哨缩在屋檐下,打着哈欠,枪随意地倚在墙上。方绍舟做了个手势,队员们如鬼魅般摸了过去,没等岗哨反应过来,便被捂住口鼻,无声无息地解决了。
然而,就在队伍准备接近寨门时,一名新兵不小心踩到枯枝,发出清脆的声响。“谁?” 据点内传来警惕的喝问。方绍舟当机立断,大喊:“全体突击!” 他率先抓起两颗手榴弹,奋力向寨门扔去。“轰!轰!” 两声巨响,寨门被炸出一个大洞,木屑纷飞。方绍舟挥舞着大刀,第一个冲进据点,喊道:“杀鬼子,为乡亲们报仇!” 队员们紧随其后,与惊醒的日军展开激烈的近身肉搏。
黑暗中,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惨叫声混着雨声回荡。方绍舟虽年事已高,但身手依然矫健,他的大刀上下翻飞,寒光所至,日军纷纷倒地。一名日军军官挥舞着指挥刀向他扑来,方绍舟侧身躲过,顺势一刀砍在对方手臂上,日军军官惨叫着丢下刀,方绍舟补上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这场战斗持续到天色微明,日军死伤大半,残部仓皇逃窜,凤定别动队成功捣毁了。
小唐家圩据点。
不久后,在雷罗郑的土路上,凤定别动队与一支日军巡逻队狭路相逢。凤定别动队队员立马隐身到墙后、土墩下、草丛里等,准备好手榴弹、拉上枪栓直接对小日本开火。日本鬼子立马趴倒在地上,用机关胡乱扫射,密集的子弹打在队员们身旁的土墙上,溅起阵阵泥土和灰尘。方绍舟迅速指挥队员们寻找掩护,他看着身边满脸惊恐却又紧握大刀的队员,大声喊道:“别怕!机枪再厉害,也有换子弹的时候,咱们等机会!你先躲一躲,等一时别急,要稳住了。”
敌人的火力太猛,队员们被压制得无法动弹。方绍舟心急如焚,突然,他发现日军机枪的射击频率似乎有些规律,每次扫射完,都会停顿几秒钟换弹夹。他立刻抓住这个机会,喊道:“听我命令,我数到三,大家一起冲!”“一、二、三冲啊!” 方绍舟率先脱去上衣,露出布满伤痕的胸膛,挥舞着大刀冲了出去。队员们见状,纷纷怒吼着脱去上衣,如同一群猛虎,迎着枪林弹雨冲了上去。
子弹从耳边呼啸而过,不断有队员倒下,但其他人没有丝毫退缩。一名队员被流弹击中腹部,鲜血汩汩流出,他却咬着牙,继续向前冲,用最后的力气将红缨枪刺入日军胸膛。方绍舟越战越勇,冲到日军机枪手面前,大刀狠狠砍下,结果了这个凶残的敌人。失去了机枪的压制,日军顿时阵脚大乱,队员们一拥而上,剁得剁砍得砍,还有开枪打的,扔手榴弹的,小日本被凤定别动队杀得死的死残的残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经过连续的战斗,凤定别动队的威名愈发响亮,但日军也对他们恨之入骨,加强了防御。刘府大来公司是日军在当地的重要据点,建筑坚固,四周设有铁丝网和碉堡,易守难攻。方绍舟带着队员们在据点外观察了几天,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行动的当天晚,月光黯淡,队员们分成几个小组,借着夜色的掩护匍匐前进。方绍舟亲自带领一组队员,负责突破铁丝网。他们小心翼翼地靠近,用钳子剪断铁丝,尽量不发出声响。然而,还是惊动了日军哨兵,枪声响起。
方绍舟大喊:“全体进攻!” 队员们纷纷投出手榴弹,爆炸声此起彼伏,火光冲天。日军依托碉堡和建筑疯狂射击,子弹如雨点般落下。方绍舟指挥队员们交替掩护,一步步向据点逼近。一名队员抱着炸药包,在战友的掩护下,冒着枪林弹雨冲到碉堡下,拉响炸药包,与碉堡同归于尽。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日军被迫撤出据点。方绍舟大手一挥:“追!不能让鬼子跑了!” 队员们乘胜追击,追出了十几里地,歼灭了大量残敌,其余的仓皇逃窜,缴获了许多武器弹药,收获了当地的土地。
从1938 年 2 月下旬到 6 月初的短短 3 个多月时间里,方绍舟率领的凤定别动队,经历了大小激战 8 次之多,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他们的英勇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百姓们纷纷称赞:“方司令带着咱们打鬼子,那是真正的英雄,咱们有了主心骨!” 第五战区司令部也对方绍舟部的英勇表现给予了传令嘉奖,称赞他们作战勇敢,功勋卓著。
然而,在残酷的战争中,危险无处不在,背叛与阴谋也悄然降临。1940 年 5 月,方绍舟在办理战区赈济工作时,一个噩耗如同晴天霹雳般传来。原来,与伪军勾结的曹世嘉,这个卑鄙的叛徒,为了一己私利,竟然设下圈套,诱骗方绍舟前往卸甲店附近。方绍舟一心只为抗日,毫无防备,当他路过那片麦田时,曹世嘉露出了狰狞的面目,下令开枪。罪恶的子弹穿透了方绍舟的身体,这位英勇的抗日英雄,倒在了自己深爱的土地上,享年 73 岁。
方绍舟的牺牲,让整个定远为之悲痛,乡亲们纷纷落泪。但他的精神,却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心中。他的全家,有五人为国家和民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满门忠烈,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在抗日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方绍舟和他的凤定别动队,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日赞歌,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2025.7.5)
作者简历:曹家武,男,1970年生,笔名曹功,安徽省明光市人,文学家、作家、诗人、书法家、教授、针灸专家、书法导师、执业医师,供职于明光市中医院。在毛笔、硬笔、文学在大赛中共获70多个奖项。
著有医学类文章200余篇。文学类作品100余篇,总共300余篇作品。诗歌200多首、格言200余句。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人才、一带一路重点文化艺术家、中国书画终身成就奖,”等荣誉称号。
已出版书籍有《人道经》《论人问》。拟出版书籍有《曹家武书法集》《曹家武硬笔书法集》《论针灸易解》《头手足点刺治疗常见病》《针灸名家实录》《中医偶拾解》《中医百家术》和长篇小说《白石山侠客传》中篇小说《皖东方绍舟忠魂烈传》《曹家武文学》。《世界文学》签约作家。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永胜杯”参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175596.html&
第二届“白鹭杯”参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053488.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