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西瓜
我的家乡在河南省濮阳县庆祖镇新还城村,这里紧挨黄河故道,地势平坦,气候温和,盛产各种瓜果,今天,我们要谈的是新还城村的西瓜。
新还城西瓜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就成为献给皇帝的贡品,有着二百多年的种植历史。从清末到如今,该村还出现了李连芳、李海修、李全良、商周顺、商铜贵、商玉臣、张付柱、张运启、张运景这些种瓜能手,声名显赫。这里的西瓜品种很多,有大红籽、黑大皮、大白条、手巾道,更有早熟、个大、香甜的三大特点。每年到了七、八月份西瓜成熟季节,各地客商纷至前来,挑买西瓜,远近闻名。
春天的三月份中旬,村民们就开始腾出来些地,洒上籽种植西瓜了。随着一天天的过去,一棵棵瓜苗贪婪地吮吸着上天赐的甘露,漫条不紊的生长着,伸展着绿色的身子在天地间欢笑着。
初夏时节,地上爬满了又细又长的西瓜藤,藤条上开满了黄里带白的小花,经常招来蜜蜂与蝴蝶的光顾。不多久,这些花退休之后,就出现了大小不一的绿西瓜,几个一伙,好像在一起开会似的,非常热闹。
七、八月份成熟的西瓜是椭圆形的,也有像皮球一样圆的,遍身绿色,锯齿形的条纹覆盖表面。圆圆的瓜身顶端有个短短的“小尾巴”。
用钢刀切西瓜,随着“咔嚓”的一声,裂开两半,留出许多汁水,鲜红色的果肉就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只见红沙瓤中有黑色的瓜籽,就像一颗颗黑珍珠闪着亮光。当你咬上一口,清爽可口,又脆又甜,这样的味道让人越吃越爱吃。
西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还能祛暑降温,清咽利尿,是老少皆宜的水果。另外,西瓜皮还可以做一道清凉可口的菜,既方便又简单,也具有清凉解暑的功效呢!
这就是我家乡的特产——西瓜,怎么样,想吃西瓜就来吧!
作者简介
商廷标,1985年生,男,汉族,笔名鹏宇,河南省濮阳县庆祖镇新还城村人。濮阳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濮阳县诗词协会会员、作家协会会员、全民阅读促进会会员、新还城宋奎太祖长拳第七代传承人。爱好武术,曾在2025年濮阳县庆祖镇春节联欢会上,表演的“太祖长拳”得到领导的好评。爱好读书,曾获得“龙乡最美读书人”称号,自幼喜欢画画,勤学苦练,尤擅花鸟,业余收集整理村中民间故事与传说多篇。尤其喜欢古诗词,有诗词作品发表于《中国诗词》、《思想者选刊》、《华夏早报》、《乡村文艺报》、《九州诗韵》、《奔流诗苑》、《鸡鸣诗苑》、《白鹭文刊》、《中州诗词》、《河朔诗词》、《濮阳早报》、《濮阳广播电视报》、《澶渊诗林》等纸质刊物,以及《中国诗歌报》、《岁月中国》、《诗文化》、《千家诗词》、《黄鹤诗苑》、《顶端新闻》、《中原诗韵》、《濮阳文艺》、《龙乡文艺》、《今日龙乡》、《龙都诗韵》、《澶州文苑》等各家网络平台,散文发表于各大报刊与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