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占奇老师论诗小辑(二)
郑板桥有句话叫“难得糊塗”。确实如此。如果事事认真,可能就会失去某些乐趣。读诗文尤其如此。第八届“人间要好诗”选出的第一名是下边这首诗。
崔杰《端阳感怀》
国步艰难罔自伤,怀沙一赋水茫茫。
时人谁哭灵均死,竞瘦腰身事楚王。
这首诗怎么样呢?我的看法如下。
一,首先我们得弄清楚楚王是哪个楚王。“好细腰”的那个楚王是楚灵王,是春秋时人,而与屈原同时的那个楚王是楚怀王,是战国时人。两个楚王前后相距二百多年。
二,楚灵王好的是男人的细腰还是女人的细腰?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楚灵王好的是女人的细腰。因为大家都熟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这两句诗,而且也有典籍记载。《管子·七臣七主篇》:“夫楚王好细腰,而美人省食。吴王好剑,而国士轻死。”但是楚灵王好的也可能是男人的细腰。《墨子·兼爱》:“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我们到底该信管子还是墨子的记载呢?从人性和道理上分析,好女人之细腰的可能性更大些。
三,现在我们回到上面那首诗,看看他用典用对了没有?很显然,作者是想把牛头对上马嘴。因为楚怀王没有“好细腰”,那些大臣们也没有以细腰媚上。
四,作者用典失误,是否就可以否定那首作品呢?我觉得不必,这个时候可以糊塗一点。我们许多人都知道,苏东坡的《赤壁赋》《赤壁怀古》其实写的是湖北的黄州赤壁,而不是三国时赤壁之战那个赤壁,那个赤壁在湖北的蒲圻县(今属赤壁市)。苏东坡可能是装糊塗,我们又何必弄那么清楚呢?只要读诗文读着舒服就行了。
五,结论:管他是哪个楚王呢,写诗又不是考古,读着有那么点味道就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