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大地】4924 冰箱便签 作者║萧欣(吉林)

社区拐角的绿皮共享冰箱总蒙着层水汽,像块被岁月哈气的老玻璃。林小满第一次往里头塞半袋速冻饺子时,特意撕了笔记本内页写便签:"搬家清库存,荠菜猪肉馅。"三天后再路过,饺子没了,纸条右下角多了行铅笔字,轻得像风刮过:"煮了萝卜汤,暖到胃里直冒热气呢。"
从那天起,冰箱内壁渐渐成了便签的森林。穿校服的姑娘在快过期的酸奶盒上贴哭脸:"妈妈又买错啦";戴鸭舌帽的小哥用全麦面包换生菜,画了三只举爪的流浪猫;最逗的是张卡通熊便利贴,歪扭着写:"谁有酱油呀?番茄炒蛋快变糖水了!"
小满的便签成了深夜暗号。加班到凌晨三点,她会塞两罐热奶茶,附手绘太阳:"打工人补给站,不许掉珍珠哦。"有次躲在便利店观察,见下夜班的保安大叔取奶茶时,指尖在便签上摩挲很久,帽檐压着的嘴角抿出笑。她想起自己刚毕业时,在陌生城市的共享冰箱里,曾用半袋挂面换到过陌生人的暖宝宝——那枚暖宝宝在冬夜里焐热了她攥着简历的手,胶面至今还留着她指腹的温度。
秋分前三天,社区公告栏就贴出了通知草稿。红笔圈着"卫生隐患"四个字,底下有居民用铅笔歪歪扭扭写:"上周吃了冰箱的剩苹果,闹肚子了"。小满盯着公告栏玻璃上自己的倒影,看见张阿姨总在傍晚时分踮脚往冰箱塞东西的影子,想起她总说:"我这卤蛋煮得咸,年轻人肯定爱吃。"
果然,秋分那天,冰箱门贴上了A4纸。黑体字像道冰棱:"禁止投放自制食品。"原本蜂巢般的便签墙瞬间沉寂,有人在角落画了瘪嘴小人,眼泪是三个墨点。
"姑娘,你看见我前天放的卤蛋没?"张阿姨的声音从身后飘来。她深蓝色工作服沾着洗不掉的油斑,指尖反复揉着围裙角磨得起毛的布料,像在搓洗什么看不见的污渍:"儿子总嫌我煮的咸,其实想留给保安小李......他膝盖不好,总帮我搬清洁工具。"上周暴雨夜,小满撞见阿姨踮脚往冰箱塞保温桶,桶上便签写着:"小李说卤蛋要配粥,今早煮了南瓜的",纸角还沾着她不小心蹭上的面粉。
那晚小满对着空白笔记本坐了很久。窗外梧桐叶沙沙响,她想起第一次收到回复时,那种被陌生人攥住手心的暖。凌晨四点,她在台灯下画了张征集令:"致冰箱的朋友:听说每个便签都藏着小太阳。你的故事,换刚烤的司康吗?(烤箱180℃,和人心一样暖)"
第二天清晨,她看见穿校服的姑娘在征集令前站了十分钟,校服裙摆被风吹得贴着小腿。姑娘最终从书包里掏出半张练习本纸,荧光笔在纸上顿了三次,才写下:"上个月用旧辅导书,换到了隔壁姐姐的中考笔记,她还画了加油小人"。傍晚时,打印纸周围已贴满便签,像雨后冒头的蘑菇——外卖小哥画的电动车轮子上沾着泥点,三个太阳分别涂了红、黄、橙;张阿姨的便签边缘皱巴巴的,水渍在"比我做的香"五个字上洇出毛边,红笔描的笑脸眼睛处,有个指甲盖大小的破洞。
三天后,小满在冰箱里发现了新变化。A4纸旁边多了张手写的《冰箱公约》,格子纸边缘用彩笔描了花边:"① 自制食品请标注日期 ② 过期食品勿投放 ③ 分享故事可换司康"。公约底下,保安小李的字迹很工整,末尾画了个保温杯:"谢谢张阿姨的卤蛋,粥很好喝,以后我帮您搬工具",笔画间还留着钢笔漏墨的蓝点。
如今绿冰箱成了社区的秘密花园。有人用彩色便签折了千纸鹤挂在把手上,粉色的翅膀上写着"今天开心";有人用粉笔在侧面画了打开的信箱,信箱口画着正在投递便签的小人。某天小满放司康时,发现便签堆里夹着颗糖,透明糖纸裹着琥珀色的糖体,纸上用记号笔写着:"给第101个讲故事的人——真诚比规定甜。"糖纸边缘粘着片干枯的桂花,花瓣蜷缩成小拳头,还留着被指尖摩挲过的褶皱。
昨夜她又看见张阿姨往冰箱塞东西。路灯透过梧桐叶洒在阿姨身上,在地面投下晃动的光斑。她先拿出块蓝布,把保温桶擦了三遍,连桶盖上的螺纹都用指甲抠掉了灰尘。然后从围裙兜里掏出便签——那是小李前天帮她写的,字迹底下垫着超市的购物小票,"新鲜卤蛋,不含防腐剂"八个字旁边,小李用铅笔描了个小小的笑脸。阿姨贴便签时,左手食指的创可贴蹭到了冰箱门,创可贴边缘还粘着根银白色的头发,和她鬓角新生的白发一样,在灯光下泛着珍珠母贝的光泽。
现在每当冰箱门开合,白雾里总飘着面包香、卤蛋味和旧纸张的暖。那些被便签串起的瞬间,正从锈铁缝隙渗出微光。就像张阿姨说的,有些规定是冷的,但人心得是热的,热得能把冰箱里的霜,暖成会发光的糖霜。
小满的笔记本里,至今夹着第一页便签的复印件。铅笔字旁,她用钢笔描了道细金边,金边在某次翻页时蹭到了咖啡渍,形成一道弯弯曲曲的琥珀色纹路。而冰箱玻璃上的水汽,在某个清晨阳光里,悄悄凝结成了细小的彩虹,七种颜色刚好对应着便签墙上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彩纸。
冰箱的绿漆虽已斑驳,但那些被便签覆盖的地方,总像藏着无数个小太阳。当新的晨光漫过巷口,穿校服的姑娘会撕下旧便签,贴上"今天数学进步了";张阿姨会摸着新贴的卤蛋便签笑,围裙上的油斑在阳光下闪着暖光;而小满路过时,总会看见保安小李在擦冰箱门,帽檐下的眼睛里,映着便签墙上跳动的光。这台蒙着水汽的老冰箱,终究成了时光里最暖的注脚,让每个路过的人都懂得:有些温度,从来不需要开关,只要人心还在发烫,它就永远不会断电。
06-06-2025

【 作者简介】
王晓军,字保平,笔名,萧欣,喜欢文学和摄影。东北吉林省人,1975年高中毕业后下乡知青,忙碌奔波直至退休。
2025年伊始,希望用余生参与文化交流传播,汲取文学摄影作品精华,广交各方朋友,共同分享和享受美的作品,共同探讨文学的发展,共同在文学作品中找到美好生活的真谛,享受文学作品带来的精彩世界。

声明:插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总编联系方式15841806399文字 版权属原作者。
音频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
【诗与大地·蒙古贞部落】
【阜蒙诗词·现代诗】
【诗与大地·名家有约】
【诗与大地·拓展】
【诗与大地·绝句小说】
【诗与大地·读诗心得】
【诗与大地·诗坛十三姨】
【诗与大地·渤海潮】
【诗与大地·诗情画意】
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诗与大地”。
总裁总编辑:
微信:荆枫wu2630582695
副总裁音频总监:
微信:箫雅jia745405216
投稿请附200字以内作者简介,照片一幅。有声作品MP3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