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雨巷文学社

作者简介:
沈志荣,杭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杭州越剧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1971年发表处女作:诗歌《烧窑工》《红梅赞》,至今已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1000余篇作品计500余万字,已出版文学作品专著10部。

陌 上 谣
作者:沈志荣 - 杭州
房东儿子微信:”麻车埠的油菜花开了,你们啥时再来第二故乡?”我和一帮”老插”学友驱车直奔浙西的大山深处.
——题记
钱王砚底墨初凝,岁月已蘸千顷金
父辈河桥战寇枪尖挑落日,浙西剿匪血淬青山铸剑铭
临安山秀水青青,至今春雷仍隐隐
那是弹壳与麦穗同窖一瓮春
车行山中,聆听得六八洪水似号角
犹在油菜花蕊上浅唱轻吟
知青扁担压弯银河,星子溅作草鞋纹
翻开旧年历,工分簿里留着尘封的姓名

当无人机银翼掠过天穹,阡陌化作经纬之琴
指纹拓进年轮,与父辈掌纹叠成圆圆同心
索桥颤着月光弦歌,炭盆火煨琥珀晶莹
把当年每一粒汗滴,缝进麻车埠的衣襟
熔断戟为犁,山雀衔弹片补缀出天蓝蓝
将八千里烽烟,十万担谷浪炸响滚滚雷霆
大坝锁住旧涛声,却锁不住脚印与地火共跳环舞
陌上每一朵菜花都擎着不熄的灯盏,复燃的星

暮色漫过酒瓮,往事在杯盏中浮沉
葵花低垂,是大地写给星空深情的信
当群山将所有黄昏收拢且再折叠成史册
流萤便提着灯,替沧海桑田丈量归程
大数据在光纤里奔涌,把且行且歌拧作争朝夕
父辈遗落的铜壶煮沸银河潮汐
我们仰颈长饮,醉了带钢火的字节
让永不结痂的乡愁,长成永恒的不老春
2025年7月6日

上图左一为本文作者沈志荣先生

投稿须知:
1.本刊为公益平台,欢迎公益投稿。
2.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首发作品。
4.本平台刊发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文学评论,书法、绘画等。
5.投稿作品一经刊登,本刊以及中国雨巷文学所属机构均有使用、出版之权利。
6.投稿作品7日后未刊登,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须提供:
1.文本、2.作者简介、照片
3.朗诵者简介、照片,4.诵读音频、视频
投稿联系热线:13306500910
中国雨巷文学社
首席顾问:黄健 、特别顾问:周绍志
顾问:毛建一、 邓国安、徐勤
海外顾问:鄧瑛(德国)、王静(英国)
社长:陈继业
副社长:孙建胜(兼秘书长)
副社长:刘虹、王木清、李君
雨巷文学编辑部
总编:陈继业(兼)
主编:韩菜菜、朱双碧
本期编辑:陈继业
2025年 7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