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墩峡的夏天
文/欢喜有约@乡泽暖心
在华夏大地的西北版图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西6公里处,隐匿着一处如诗如画的人间仙境——大墩峡。当夏日的骄阳炽热地烘烤着大地,许多地方被暑气笼罩得沉闷压抑时,大墩峡却以它独有的清凉与秀丽,成为了人们心驰神往的避暑胜地。
初到大墩峡,迎接我的是景区入口处那一片开阔的景象。大门之左,一方阔大的水潭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镶嵌在这片土地上。潭水呈幽幽的绿色,清澈见底,能瞧见一群群灵动的游鱼在水中自在嬉戏。水潭边,绿树成荫,繁花似锦,蜜蜂与蝴蝶在花丛间追逐飞舞,忙碌而欢快。一条清澈的小溪,如一条银白的丝带,从远处潺潺流淌而来,它穿过烂漫的花草,绕过挺拔的树木,最终注入水潭之中。在潭中几经翻滚后,又匆匆地向着远方奔去。小溪之上,安置着古老的石磨、水碾和舂米用的石臼,它们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我国农耕文化的源远流长,展示着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的无穷智慧,引得不少游人驻足凝视,沉浸在这历史的韵味之中。对此情此景,我不禁赋诗一首:
初临大墩峡口
初临胜境意悠然,潭水清幽映碧天。
鱼戏清波添韵致,花迎丽日舞蹁跹。
溪边旧物遗农事,道畔新枝笼紫烟。
未入峡中情已醉,遥思今古梦魂牵。
沿着溪边的小道缓缓向景区深处走去,仿若踏入了一个绿色的梦幻世界。谷中,层峦叠嶂,连绵起伏的山峦好似一条沉睡的巨龙,又似一个个巨人守护着这片净土。山上的林木郁郁葱葱,繁茂的枝叶相互交织,遮天蔽日,洒下一地斑驳的光影。其间,不时传来清脆悦耳的鸟鸣声,或婉转悠扬,或短促激昂,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一曲曲美妙乐章,为这清幽的山谷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峡谷中,清泉从山体岩缝间汩汩涌出,它们或汇聚成潺潺的溪流,沿着山势蜿蜒而下;或形成一道道洁白的瀑布,从高处飞泻而下,如银河落九天,水雾弥漫在山林之间,如梦如幻,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行至山腰,一处观景台豁然眼前。站在观景台上,极目远眺,平川之中,几座村落错落有致地分布着,袅袅炊烟从屋顶升起,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生活气息。而那蜿蜒汹涌的黄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宛如一条金色的巨龙奔腾不息,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历史的厚重。再看叭口沟、碗架山、洼洼沟,它们层峦叠嶂,山山相连,沟沟相通。山上绿树葱茏,仿佛是大自然用最浓郁的色彩涂抹而成的画卷;山间流水潺潺,如同一架架灵动的琴,弹奏出悦耳动听的旋律。
山腰观景台远眺
登上山腰意未休,凭栏远眺韵长留。
炊烟袅袅村郭静,河水滔滔岁月悠。
峰岭相连青黛绕,沟溪互映碧光浮。
山河胜景催吾醉,欲赋诗篇意韵求。
继续前行,便来到了大墩峡最为壮观的瀑布群区域。洼洼沟瀑布、鸡腔子瀑布、碗架瀑布……一道道瀑布如同一幅幅巨大的白色幕布,从悬崖峭壁上飞泻而下,气势磅礴。有的瀑布如从天际下垂的白练,轻柔飘渺,在微风的吹拂下,泛起层层涟漪,如烟如雾,如梦如幻;有的瀑布则如雷霆万钧,巨大的水流冲击着下方的岩石,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溅起层层雪白的浪花,水花四溅,水雾弥漫,让周围的空气都变得湿润清凉起来。其中,“碗架瀑布”最为震撼人心。水流从高高的山崖上垂悬而下,以排山倒海之势倾泻到地面的巨石上,发出雷鸣般的咆哮,泛起道道如雪的浪涌。在阳光的折射下,瀑布周围形成了一道道绚丽的彩虹,如梦似幻,美轮美奂,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面对如此壮观的景象,我再次诗兴大发:
观碗架瀑布
峭壁千寻挂素流,惊雷滚滚韵长留。
银涛拍岸飞花碎,玉练垂空映彩绸。
水雾氤氲添梦幻,清风拂过解烦忧。
自然胜境催吾醉,愿化闲云伴此游。
沿着曲折迂回的木栈道继续攀登,栈道两旁是茂密的森林,各种珍稀的植物在这里肆意生长。除了常见的松树、柏树等,还有“红桦”“华山松”等珍贵树种。它们高大挺拔,树干笔直,有的需要几人才能合抱过来。在这些高大树木的脚下,是各种各样的“小巧”花草,它们形态各异,色彩斑斓,有的如繁星点点,点缀在林间;有的如娇羞的少女,藏在树叶之下。它们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吸引着无数的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穿梭忙碌。行走其间,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天然植物园,让人目不暇接,沉醉其中。我不禁为这生机盎然的森林之景赋诗:
栈道漫步
栈道蜿蜒入翠林,葱茏草木醉吾心。
珍稀树种参天立,烂漫繁花遍地侵。
蝶舞翩跹寻蜜意,蜂飞忙碌采芳音。
自然胜境如诗画,漫步其间岁月吟。
除了迷人的自然景观,大墩峡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山腰间,有几个大小不一的山洞,小的可容数人,大的能纳十几二十人。传说,这些山洞是古时候大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入归沧海”时,大禹和他带领的治水工匠居住和工作的地方。虽然这只是传说,但它却寄托了人民群众对造福人民的大禹和他的助手们无限的崇敬、热爱和怀念之情,也为积石山增添了神秘的魅力,成为了积石文化的部分底蕴。抚摸着山洞粗糙的石壁,我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大禹带领着众人在这里辛勤劳作的场景,心中涌起一股对先人的敬仰之情。为纪念这神秘的历史遗迹,我又作一诗:
山洞怀古
山腹幽洞岁月悠,大禹传说千古留。
治水功勋垂史册,为民福祉刻心头。
手抚石壁思贤圣,目望山川念旧游。
遗迹长存情不朽,精神熠熠耀千秋。
当夜幕降临,大墩峡又展现出另一番迷人的景象。此时,白天的喧嚣渐渐散去,整个峡谷被宁静所笼罩。抬头仰望,浩瀚的星空如同一块镶嵌着无数宝石的巨大黑幕,繁星闪烁,璀璨夺目。明月高悬,洒下银白的光辉,给山谷披上了一层轻纱,如梦如幻。远处的山峦在月色的映照下,轮廓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淡墨的山水画。山间偶尔传来几声虫鸣,更增添了夜晚的静谧。我躺在露营区的草地上,感受着清凉的山风拂面,望着满天的繁星,心中的烦恼与疲惫都被这宁静的夜色所抚平,只留下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大墩峡夏夜
夜幕降临万籁宁,繁星闪烁耀天庭。
山披月色如诗画,谷隐虫声似妙铃。
静卧草坪听夏语,闲观夜空赏流萤。
身心沉醉桃源里,尘世烦忧脑后冥。
大墩峡的夏天,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是一首动人心弦的乐章,是一部蕴含着历史与文化的厚重书籍。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我愿将自己的心灵留驻于此,沉醉在这大自然的怀抱中,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期待着下一次与大墩峡的重逢,去探寻它更多的美丽与神秘。在这繁华喧嚣的世界里,大墩峡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前来领略它的风采,感受它的温柔与力量。
作者简介
文/欢喜有约,青海乐都人。出生于80年代。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建造师、工程咨询师。曾在《河湟》、《柳湾》《税务学习》等文学杂志发表过作品,作歌词《纳顿之光·黄河谣》、《世界第一碗》、《梦飞扬》等。系乐都区作协会员,《都市头条》“欢喜有约”专栏。
文/乡泽暖心,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中国乡村发展协会专家,青海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实务导师,青海省税务学会副秘书长,企业法律顾问,经济师。发表散文在《河湟》杂志文章《土族儿女,笑靥如花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