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爷爷的抗日背包(外二首)
文/笑之
缝合沂蒙老区的家织布
裹几缕硝烟为世纪作证
背带上,妇救会的针眼站成一排
怒视着日寇凶残的目光
背包里的地图被岁月虚化
爷爷的眼睛却在敌堡上游移
正如那颗陈旧的红五星
仍闪着掩不灭的火焰
那些战斗的故事
已经被积尘晕开
可,后代的视线
都化作一次次的冲锋
磨刀老人
每一条山道
都有你磨亮的记忆
一副挑凳,一张“良民证”
你悄悄嗅准日伪的鼻息
磨平山农刀剪上的豁口
就串通准敌堡的软肋
每一块刀刃上的指纹
都化为致敌败亡的枪声
如今,传递过情报的挑凳
陈列在展览馆的角落
苍老的口唇仍咀嚼着往日的神奇
挑凳成了一段靓丽的解说词
遥远的祭奠
其实,女儿在母腹里
就听到一声凄厉的枪响
——日寇罪恶的子弹
使父亲冲锋的姿态轰倒在茶马道上
那管石碑是永不倒毙的胸膛
是一副注视人间的微笑
孢子菌封闭的残缺番号
被扫墓的彝族老人牢牢收藏
考察战争历史的目光突然发潮
墓碑的指南针没被雨水泡软
七十多年了,穿过时光的隧道
查询的电波触动了女儿的心颤
梦里来去是昨天的故事
女儿终于找到父亲的归宿
她带着白发梳理的泪痕
千里迢迢来吻父亲冰冷的额
她带来父亲倾慕的陕北皮影
连同家乡民歌啄透的亲情
让香火烘干滇边的潮湿
为后代找到一方倾吐悲壮的位置
作者简介:笑之,原名宋永基,男,1938年生,山东泗水县人。从事多年教育、文化工作,曾在《时代文学》、《山东诗歌》、《凤凰诗歌》、《小说界》、《曲艺》、《中国楹联报》等全国各报刊发表小说、诗歌、曲艺、楹联等作品,获奖多件。退休后参与本县文化遗产挖掘工作。出版诗集、散文小说集、歌词集、楹联集以及本县历史文化丛书多部。系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老来酷爱新诗,以诗趣颐养晚年。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永胜杯”参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175596.html&
第二届“白鹭杯”参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053488.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