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笛声
文/边缘村夫 诵/雪花飞舞
银白的发丝在灯光下微微颤动,手指头不甚灵活地按着电吹管的键,吹出的声音起初是断断续续的,像极了秋日里将断未断的蛛丝。我们这些老学生,牙齿不甚牢靠,肺活量也打了折扣,却偏要学这年轻人的玩意儿。王达老师站在一旁,眼睛眯成一条缝,倒像是比我们还高兴似的。
"慢慢来,不急。"他总这般说,声音不高不低,恰好能钻进我们有些背的耳朵里。
他教人吹管,竟是从呼吸教起的。我们这些老骨头,呼吸了大半辈子,自以为很会喘气了,谁知在他面前,竟连气都不会出了。他倒也不恼,一遍遍示范,那肚皮一鼓一瘪,活像个青蛙。我们便笑,他也笑,教室里便漾开了皱纹的波纹。
"吸气要像闻花香,呼气要像吹蜡烛。"这话他说了不下百遍,我们听了不下百遍,却每回都像头一遭听见似的点头。老年人学东西,原是要这般反复的。
指法更是难为我们。关节僵硬如枯枝,偏要在那些小键上跳来跳去。王达老师便一个个地扳我们的手指,那手掌上的温度,竟让我想起小时候小学老师捏着我的手画画的情景。只是如今这手已不是孩童的嫩手,而是布满斑点、青筋凸起的老手了。
"这里要这样按。"他不厌其烦,将我的手指头摆在正确的位置上。我分明看见他额角沁出的汗珠,在阳光下闪着微光。
班上老李头最是笨拙,一个音阶学了半月不得要领。我们都替他着急,王达老师却单独留下他,一遍又一遍。后来老李头竟也能吹出调子来了,那日他高兴得像个孩子,我们也都跟着欢喜。
不到一年光景,我们这些老胳膊老腿,居然也能凑成曲子,登上那亮晃晃的舞台了。灯光打下来,我看见前排坐着的老张太太紧张得手抖,王达老师冲我们点头微笑,那笑容里盛着的,全是信心的酒,鼓励的神,我们便都醉了似的,吹得格外卖力。
曲终时,台下掌声响起来,不甚整齐,却格外真诚。我瞥见站在我们前面指挥王达老师,眼睛里亮晶晶的,不知是不是灯光晃的。
老年人学艺,原不是为了成名成家,不过是给余生添些声响。而王达老师教我们,大约也不是为了什么伟大的教育理想,只是见不得这些白发苍苍的脑袋,整日里空空荡荡地晃悠罢。
课后,在群里王达老师经常把一些基础的资料发给大家,用以加深印象,我们常向他问东问西,他解答的不急不躁,仿佛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浪费在我们这些老学生身上。其实我们都知道,他教我们一小时,比教年轻人三小时还费精神。
有一回我早到教室,见他一个人在调试乐器,嘴里哼着小调,那调子欢快得很,与他平日里的沉稳大不相同。见我来,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停了,又恢复那副温和的模样。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他哪里只是我们的老师,分明是把生命中最活泼的那部分,也分给了我们这些黄昏中人。
如今我们已能吹好些曲子了,虽然偶尔还会走调,手指头也不甚灵光,但每当笛声响起,我总看见王老师站在那儿,眉眼弯弯,仿佛我们吹出的不是音符,而是什么了不得的珍宝似的。
这般教师,世上少有。他不教我们老气横秋,倒教我们这些老骨头,又年轻了一回。
本文由蓉蓉(车艳荣)叙述,边缘村夫整理。
——2025、7、5
王达:
毕业于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爵士乐专业。
在校期间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及娴熟的演奏技术多次代表学校参加人民大会堂、德国大使馆及现场音乐节等大型演出。
返连后成为一名资深爵士音乐人。师从于美国著名爵士乐大师Barry Harris旅美爵士钢琴家Chungye Liu 美国著名爵士萨克斯演奏家Eric Alexander 。拥有出色的控制乐器的能力,性格诚实、友好、具有亲和力,直率且完全不做作。多年来丰富的演奏及教学经验,使多位学生考入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美国曼哈顿音乐学院。多次为担任优秀学生个人音乐会音乐总监。

作者简介:边缘村夫,本名郭家臣,曾经的政府官员,后来的商海中与文化艺术结缘,做过省级纸媒和主流杂志主编,各种类型作品也频发市、省、全国的各种媒体,也著过书,从事过大型文艺晚会的总策划和总导演。近几年重拾文学创作的信心,先后担任过全球诗社的常务总社长和世界诗歌题图诗社的总社长和现任的惜阴亭诗社的主编。如今在诗歌领域寻找着灵感和快乐,尽情地感受着文学领域内的激情。

朗诵:雪花飞舞 退休,喜爱朗诵,用心体会文字,用声音诠释文字,让文字乘着声音的翅膀飞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