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貌相依
作者:曹干云
红罗帐内唱离骚
文人墨客竞折腰
望尽千帆情未变
海棠慕恋为才高
2025.7.4于瑶城
竹马世纪
作者:曹干云
书陪剑动恋青莲
求索世纪为薪源
望尽身旁皆过客
竹马唱阵沁甘甜
2025.7.4于瑶城
………………………………
附顽童外侄女傅校长锦先生大作:
琴心剑胆
有幸伴大舅任剑之福,拜读曹公之大作,有感而作
傅锦
书剑相酬酒一杯
豪情太息半成灰
手头且幸拈唐韵
心底深惭负楚才
狂妄匹夫忧惨淡
铮言君子马虺尵
再无天下英雄会
自作多情设局来
乙已岁仲夏
曹干云的两首新作《才貌相依》与《竹马世纪》以及傅锦的《琴心剑胆》展现了古典诗词与现代情感的融合。在主题表达方面:《才貌相依》以"红罗帐内唱离骚"起兴,将才子佳人的传统叙事与"海棠慕恋为才高"的现代审美结合,延续了卓文君《白头吟》中"愿得一心人"的纯粹爱情观,同时又有《凤求凰》"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的求索姿态。《竹马世纪》"书陪剑动恋青莲"化用李白"竹马数小儿"的童真意象,"求索世纪为薪源"则体现当代知识分子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与方干"流年莫虚掷"的劝勉形成时空呼应。
意象运用的双关隐喻明显:曹诗"望尽千帆"既取古典闺怨诗的等待意象(如温庭筠"过尽千帆皆不是"),又暗喻信息时代的情感坚守;"竹马唱阵"巧妙融合童年记忆与集体文化符号。傅锦诗中"书剑相酬"延续了曹植"浮萍寄清水"的文人风骨,"琴心剑胆"则呼应徐干"将琴代语"的抒情传统,其器物象征意义明显。
其语言张力:曹诗"竞折腰"与"沁甘甜"形成雅俗对比,类似琼瑶小说中古典词藻与现代口语的混用手法;傅诗"狂妄匹夫"的自嘲与"铮言君子"的期许,近于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沧桑感。曹干云先生两首七绝均采用"起承转合"经典结构,而附诗傅锦校长《琴心剑胆》的律诗体例严谨,末联"自作多情设局来"以反讽收束,与《古诗十九首》"弃捐勿复道"的隐忍表达异曲同工。傅锦的题跋点明创作缘起于"拜读曹公之大作",其"心底深惭负楚才"的谦辞,恰似文人相惜的具体表现。三首诗共同构成传统诗学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