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唐诗之路(组诗)
唐德亮
走在唐诗之路上
走在陕西的大路 便走在
一条逶迤璀璨的唐诗之路
诗之故乡
在长安,辋川,蓝田,临童,渭水……我邂逅
众多的灿烂诗星
他们照亮唐朝 照亮千年时空
那些诗歌的太阳,月亮,巨星
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王勃,李贺……
诗仙,诗圣,诗豪,诗佛,诗鬼……
汇成一条光芒夺目的星河
朗照天地 人间 心灵
我,成了一个追星者
追李白,邈视权贵,醉卧长安
拔剑四顾 斗酒三百
再沾一点仙气 独步天地
追杜甫,在杜公祠
我见到忧国忧民的诗圣 忧愤的目光
穿透千年时光隧道
向他讨教:如何才能让我的诗
增加一点深度、高度与厚度?
追白居易,让他赐我一把
诗歌“以情动人”的钥匙
追王维,在终南山沾一点禅味
让我的诗多几丝山水的灵气
追高适,长安三万里
金戈铁马,建不朽功勋
追李商隐,期待一段
朦胧而令人回味的感情……
也曾比较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
李白的床前明月,张九龄的海上明月
哪个更圆,哪个更柔,哪个更亮
哪个更有人情、人性
哪个更有诗的悠长韵味
哪个更能醉人将人带入诗的梦乡
我纵橫神州,追尽大唐诗人,探寻他们
何以金句琳琅,诗传千古 香飘万里……
走在陕西唐诗之路
心在大唐徜徉
沐浴唐诗之光
诗风扑面而来
万树诗叶 万花诗香
万山诗峰 万水诗声
万云诗涌 万诗撼心……
满眼的诗情,遍地的画意
诗火如炽 诗心如海 诗潮澎湃
在诗中,我活出了最美的人生
探访王维“终南别业”
绿树掩映 屋舍俨然,田畴吐彩
王维走进唐朝腹部,在终南别业
构建他的诗歌天堂
行到水穷处,
寄情山水 遗世田园
悠然独行 诗佛沿终南山的幽径
一步步攀援 在山顶坐看云起
静观喧嚣尘世 他与他的诗与这座大山一起
矗立了一千三百多年
绿了四十五点五万天
与辋水、渭水、黄河、长江
一起 深流了十三个世纪
今天,我与远道而来的一众诗人
慕名来到“终南别业”
面对诗佛筑起的诗之巍峨终南大山
只能远远地
仰
望
华清宫
寒夜笼罩的骊山脚下
一声枪响,惊醒沉寂千年的华清宫
五间厅里,一个外战外行的大人物
仓皇翻身 越墙逃窜
兵谏亭前的山洞与树木
见证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
一九三六年的十二月十二日
张杨二将军 将天捅破了一个大穹窿
历史 在这一夜开始
悄然转身 华清宫
再度走进中国的历史
时间一瓣一瓣地凋谢
今日,华清宫道路两旁的石榴
红得那么艳丽耀眼
不知向湛蓝的天空
传递什么样的信息
华清池
温泉水滑。洗沐浴过它的皇帝妃子皇子皇孙
早已化作泥土 或湮没在宇宙
化一缕缕烟尘
一千多年 七月七日
长生殿的盟誓未散
恩爱早绝于一条白绫
夜幕降临,华清池前摆满椅子
人们正等待观看那场感天动地的《长恨歌》
比翼鸟,连理枝,此恨绵绵
那一段不伦之恋
借大诗人的不朽诗篇
在这里复活,并震撼心弦……
大唐芙蓉园
奇石险峻 飞瀑流泉
展不尽大唐诗人的才情
碧湖秋水 飞瀑流泉
流的是大唐风韵
无论爱国忧民的壮怀激烈
或者感喟人生的温婉柔情
都有缕缕诗魂的灵气升腾
壮观的诗墙上
每一个诗人的名字
都蕴含珠玑
每一行诗句
都灼灼闪光
巨大的诗人塑像不过几丈
但在后世诗人与百姓心中
却高过雁塔,秦岭,华山……
丝路快乐城观丝路博物展
快乐是今人的快乐
乘飞驰的过山车 眨眼
便跨越万水千山
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艰辛是古代先行者们的艰辛
遥想当年张骞 手擎大汉旗帜
驮着丝绸,瓷器,手捧竹简
穿行漫漫戈壁,茫茫沙漠,冰山,雪野,
敦煌,古堡,废城,边关
胡杨,风暴,冷月,干尸,孤烟……
艰难地跋涉,跋涉,凿空
烈日的炙烤 干渴的煎熬
一条丝绸之路 终于在他身后
长长地延伸
欧亚大陆桥 终于功成
丝路花雨 其实下的是
文化之雨
经贸之雨
两千多年 浇绿一路友谊之树
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自成一片
壮美风景
唐德亮简介:
唐德亮,1958年12月出生,瑶族,广东连山永和镇上草上沙水村人,曾任清远日报社党组成员、副总编辑,清远市作家协会主席,清远市青年文联副主席,清远市文联副主席,中国乡土诗人协会副会长,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副会长。现系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广东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广州理工学院客座教授,清远市老干大学教师。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 2008年与2014年分别被市委市政府评定为清远市第四、第五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11年当选清远市第六届人大代表。系广东高级文学职称评委专家库委员,十多次任广东高级文学职称与广东鲁迅文学奖、有为文学奖、精品扶持评委。几十年来,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诗刊》《光明日报》等国内外200多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三千多篇,出版诗集8部、长诗1部,散文、文学评论、杂文、小说集各1部,在意大利出版意大利文三人合集诗集1部;曾主编出版文学书刊几十种。有7首诗歌被著名朗诵艺术家姚锡娟与著名演员家张筠英等朗诵在中视文旅与东方电视台等播出。个人诗集《南方的橄榄树》获广东省作协主办的第八届广东新人新作奖,诗集《苍野》获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联、广东省作协主办的第七届广东鲁迅文学奖,长诗《惊蛰雷》获首届“中国阮章竞诗歌奖”、改革开放四十年全国文学作品评选特等奖与第六届中国长诗奖,两次被儿童文学杂志评为“全国十大魅力诗人”; 2017年被评为“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最具实力诗人”;2018年被评为中国诗歌春晚“十佳诗人”;2019年被国际诗人笔会授予“中国当代诗人杰出贡献金奖”;诗歌《挖》获意大利全国网络诗歌二等奖;组诗《远望昆仑》获首届王维国诗歌奖金奖;诗集《苍野》获香港龙文化金奖,文学评论集《文学的烛照》被《作家报》评为作家报杯全国优秀文艺作品大赛金锐奖。共获省以上奖项100余次;2022年被清远市作家协会评为清远市首届首位“凤采作家”。2019年12月8日晚举行的“潮起珠江 风华文章”——广东文学70年经典作品赏析会上,其报告文学《从孵化到突围》被列为广东文学70年16篇赏析经典作品之一;有近百篇作品被《新华文摘》《中国文学年鉴》《青年文摘》《诗选刊》《散文选刊》《杂文选刊》等选刊转载,有作品入选《中国百年新诗选》《百年中国文学经典》《中国百年新诗经》《1949—1999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经典文库诗歌卷》《中国百年儿童文学代表作·诗歌卷》以及各种年选等300多种选本,诗作入选两种《大学语文》本科教材,多篇诗作入选小学语文课标读本及多种教辅,组诗《鲁迅先生》6首在《人民日报》发表后被鲁迅博物馆长久收藏展出,后又入选全国中小学优秀图书教育部“十二部”规划课题《语文主题学习·六年级·上》,《倾听》入选由教育部审定的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配套阅读教材,多篇散文、杂文被选作多个省市中学语文考试试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文艺理论与批评》《名作欣赏》等100余家报刊发表300余篇关于唐德亮作品的评论,中国少数民族作家中心编选的研究评论唐德亮的《唐德亮研究专集》于2008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其诗作被译成意、日、英、韩等国文字在海外发表、出版。《中国诗歌通史》《中国诗歌三十年》《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广东文学通史》《改革开放与广东文艺40年》《岭南现当代散文史》《广东当代儿童文学概观》《中国珠江文化史》等多种文学史、诗歌史对其有专节论述,《中国文学年鉴》《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广东文学蓝皮书》对其文学成果有记载评介。


